萌娃頭頂「電飯煲」,全身沾滿米飯粒火了,網友:還是先洗再打吧

2020-09-04     兒科醫生鮑秀蘭

原標題:萌娃頭頂「電飯煲」,全身沾滿米飯粒火了,網友:還是先洗再打吧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從出生開始對身邊的一切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心,特別是等到孩子長到2-9歲的時候,絕大多數的孩子總是難以抑制地去搞破壞,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的好奇心太強了,他們見到任何東西都會感到很是新奇,但是他們的能力又不足夠去創新或組合新事物,所以他們只能夠通過破壞進行互動,從而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但是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強大的破壞力是因為他們具有很強的攻擊性而不是因為他們的好奇心,他們會直接摔、扔東西,所以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去干預和處理。父母在處理那些因為好奇心而去搞破壞的孩子到底該怎麼辦呢?

說起熊孩子真是一個讓人頭大的生物,他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畢竟他們還小對什麼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還是錯的,他們只知道自己這麼做自己可以開心。

近日一位母親把自己孩子搞破壞的視頻發到了網上,很多網友都感嘆道:可可愛愛的孩子卻有這麼強的破壞力。視頻中孩子的手和臉上都是那種被泡過的米,並且孩子正頂著電飯煲的內膽站在一個桌子前面,小心翼翼的撿著桌上的米飯粒,胖乎乎的小朋友頭上頂著電飯鍋,臉上沾滿了米飯粒,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自己的母親,另外一邊還在用手去撿著米飯粒。那個樣子既讓人感覺可愛又讓人覺得頭疼。

面對熊孩子搞破壞很多家長都是束手無策,那麼究竟家長在面對熊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1、處理好孩子搞破壞時可能帶來家庭矛盾

處理孩子搞破壞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比起處理孩子搞破壞更難的是可能帶來的家庭矛盾,因為很多人的思想觀念不同,特別是那些和長輩一起居住的家長們,有些家長可能開明覺得孩子搞一點破壞都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是有的家長對孩子搞破壞那完全就是零容忍。所以比起處理孩子搞破壞更難的是處理那些潛在的家庭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在處理孩子搞破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家庭其他成員對此持什麼樣的態度,再選擇合適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因為這種潛在的危險遠比孩子搞破壞帶來的影響大。

2、給孩子準備一個盒子,用來存放他的「破壞成果」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因為年齡太小,根本沒有好與壞的概念,而很多家長又覺得被孩子破壞的那些東西壞就壞了,已經變成了一堆沒有價值的垃圾。但還是建議各位家長把孩子每次破壞的東西用一個箱子當著孩子的面給裝起來,讓孩子明白這些被他拆的東西肯能成為他以後用得上的東西,這個箱子不僅提醒著孩子他搞過的破壞,還告訴孩子好奇心總是要留下結果的。

3、在應對搞破壞行為的時,最為治本的方法其實是跟孩子一起折騰

孩子的折騰總是漫無目的,沒有根據的,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參與進來,對孩子加以引導。因為孩子折騰的出發點是他的好奇心,那麼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引導就可以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

面對孩子搞破壞不要慌張,因為出發點是好的,父母只需要加以引導就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zuHWHQBLq-Ct6CZ-NV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