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說「要把砸鍋者送進去」的「老環保」空降山東

2020-04-10     青島新聞網

龔正南下上海之後,生態環境部首任部長李干傑空降山東。

昨天上午,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中共中央關於山東省領導同志調整的決定。

中央組織部部務委員兼幹部二局局長張光軍出席會議並宣布中央決定:李干傑同志任山東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李干傑講話。省政協主席付志方,省委副書記楊東奇,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濟南市、青島市現職副省級領導幹部出席會議。

李干傑是十九屆中央委員,此前任生態環境部部長、黨組書記。

龔正3月19日南下上海出任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後,山東省長一職至今一直空缺。

一、李干傑是誰

公開資料顯示,李干傑,男,漢族,1964年11月生,湖南望城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核反應堆工程與安全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

從履歷上看,李干傑的工作經歷相對單純,主要集中在原國家核安全局和環保部,其間曾短暫擔任河北省委副書記半年時間。

從1981年進入清華大學開始,李干傑連續與「核安全、核反應堆」打了35年交道,從一個普通大學生逐步成為副部級的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在清華,他本科學的是核反應堆工程專業,研究生讀的是核反應堆工程與安全專業。清華8年,李干傑學業成績優異,打下了良好的專業基礎,畢業後直接進入了對口的國家核安全局,從北京核安全中心助理工程師干起,一路干到核反應堆處處長。此後,他曾在中國駐法國使館工作一年半,人科技處一等秘書。回國後,李干傑繼續在國家環保總局工作,後歷任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司副司長、核安全中心主任、核安全司司長等職務。

2006年12月,42歲的李干傑升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國家核安全局局長,躋身副部級。

2016年10月,李干傑首次到地方任職,出任河北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7個月後,李干傑重回環保部,接替出任北京市長的陳吉寧,正式擔任環保部黨組書記、部長,52歲躋身正部級。

2018年機構改革後,環境保護部改組為生態環境部,他繼續擔任部長、黨組書記。當時他用了五個「打通」來介紹這次改組:打通了地上和地下;打通了岸上和水裡;打通了陸地和海洋;打通了城市和農村;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二、為什麼是李干傑

近幾年來地方各級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在生態環境部部長任上,李干傑政績顯著。

堅決整治急時「一刀切」問題

2019年11月,李干傑在《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堅決整治平時不作為急時「一刀切」問題》。他在文章中說,平時不作為、急時一刀切問題,既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公信力,也違背生態環保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局造成很大幹擾和損害。生態環保領域的「一刀切」和簡單粗暴問題,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此我們歷來態度鮮明、堅決反對、嚴格禁止,發現一起、嚴懲一起、絕不姑息。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平時不作為、急時「一刀切」問題,生態環境部開展了專項整治,先後查實並公開曝光海南省東方市為應對督察臨時要求有關企業停產停運、臨沂蘭山區急功近利搞環保「一刀切」等問題,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對環保「一刀切」行為起到極大震懾、警示作用。

在一次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交流推進會上,李干傑詳解了「一刀切」問題。他說,所謂「一刀切」和簡單粗暴,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平時不作為、急時亂作為,平時不管不顧,督察檢查一來,先停再說,等到督察檢查一走,又依然故我,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分青紅皂白,不分是超標的還是達標的,也不分是與民生保障緊密的還是不緊密的。這種做法非常要不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把工夫下在平時。

第二種情況是不給合理的整改時間。有些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積累是一個過程,解決也需要一個過程,要給解決問題的時間。比如,有些企業污染物排放不達標,要給它時間進行整改實現達標,需要一個月給一個月,需要三個月給三個月,需要半年給半年,甚至更長時間都可以,只要企業行動起來,總比不行動好。當然,這裡也希望企業意識到,給予整改時間,不是意味著生態環境部門對你們就沒有要求了,而是有要求的,到了承諾的時間,問題還沒解決,就不能怪我們了,那樣就不屬於「一刀切」和簡單粗暴了。

監測數據誰造假就把誰「送進去」

在去年底召開的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表示,「藉助刑法修改的契機,推動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等違法行為入刑。」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立法工作安排,今年將審議刑法修正案。

李干傑說,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是環保工作的「生命線」。如果環境管理是一座大廈,那麼環境監測就是「頂樑柱」。關鍵是要把環境質量說清楚。

李干傑表示,對於干擾空氣品質國控監測站點的違法行為,發現一起嚴查一起,決不含糊。「實際上,搞這些伎倆很低級、很無效,越噴濕度越高,PM2.5濃度反而增加了,沒有任何意義。」李干傑說,另外一方面,現在的監控非常嚴密,伸手就被捉。

「勿謂言之不預,只要乾了,一定會送相關人員進去。環境監測數據是我們的『鍋』,你砸我的『鍋』,我就砸你的『鍋』。」李干傑說。

嚴肅查處干擾國控站點的案件

李干傑介紹,2019年生態環境部還對30餘起以噴淋等方式干擾國控站點的案件進行了嚴肅查處。

2018年10月20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廣西壯族自治區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時通報,2017年,玉林市大氣環境質量下降,PM2.5年均濃度全區漲幅最大,針對這一情況,不是在整改上想辦法,而是違規使用自動噴淋系統干擾空氣品質國控監測站點正常監測,性質惡劣。

此外,2017年3月,山西省臨汾市環保局原局長張文清為降低該市環境污染指標數據,授意環保局原辦公室主任張燁和臨汾市環境監測站原聘用人員張永鵬對該市6個國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進行人為干擾。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臨汾市6個國控站點共受到干擾上百次,監測數據嚴重失真53次。

2018年5月30日,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人民法院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對涉案16人作出判決:判處張文清有期徒刑兩年;分別判處張燁、張永鵬有期徒刑一年;分別判處崔勇勇、張安有期徒刑八個月和六個月;其餘11人分別處以拘役四至六個月,緩刑八個月至一年不等的處罰。

以個人名義給省長發函

以部長個人名義,給地方主要官員寫信以推進工作,這在政府工作中並不常見。但2018年,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卻曾親自致函給尚未完成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專項整治任務的各省(區、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請其關注並督促做好水源地整治工作」。

據悉,前後四批29封部長函發出後,收到函的省長都非常重視,立即批示親自部署組織推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這29封《部長函》里,李干傑都說了什麼?據了解,《部長函》大致有兩頁紙,除了提及水源地保護的重要性外,還專門針對收到函件的地方在水源地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列明尚未完成整改的問題數目,督促地方加快整改。

比如,李干傑在寫給山西省省長樓陽生的信件中就提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將其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七場標誌性戰役之一。」

李干傑在信中說,「山西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則,積極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紮實推進環境問題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18年8月底,列入今年飲用水水源地整治任務的74個環境問題中,已完成整改問題33個,占今年任務量的44.6%;其他41個問題尚未完成整改。」

李干傑同時表示,「從目前專項行動情況看,距離今年年底還剩下不到4個月時間,按期完成整治任務十分艱巨。餘下的問題很多是一些『硬骨頭』,涉及面廣、整治難度大,迫切需要地方黨委政府統籌協調解決。」

信中,李干傑對樓陽生表示,「建議您繼續給予高度關注,督促有關地方黨委政府切實採取有力措施,推動水源地環境問題有效整治,按期保質完成好整治任務,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據知情人士透露,樓陽生在收到函件後批示:「什麼原因推進慢?給幾個省寫了信?我們在全國的位次?」並要求抓緊研究落實。

據了解,這些《部長函》發出後,各地黨政負責人也都作出了重要批示指示。

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就水源地整治工作專門作出批示,「請楊斌、盧彥同志專題研究,確保完成年度任務」。北京市副市長楊斌主持召開專題調度會,專題研究水源地整改工作,要求建立「每周調度、逐一銷號」制度,不把任務完成時間壓到年底。

天津市市長張國清批示:「請文魁同志專題力促按時完成」。截至2018年9月底,天津市涉及的9項問題整改中已有5項完成,其餘4項進展順利。

河北省省長許勤針對第二輪督查情況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邯鄲市、滄州市等地市加快推進整改並報告結果。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批示:「請包鋼同志即刻部署,相關盟市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對照問題清單逐一研究落實責任,不折不扣按期保質完成任務。自治區環保廳要緊盯問題做好統籌協調指導和督辦,進展情況定期報生態環境部和自治區政府」。隨後,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印發督辦函,同時赴巴彥淖爾市開展督辦。

此外,黑龍江省省長王文濤、吉林省省長景俊海、遼寧省省長唐一軍、時任山東省省長龔正等也都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或深入實地調研,推動飲用水水源地整治。

三、李干傑與山東的關係

去年9月,2019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在濟南舉行。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和時任山東省長龔正出席大會。這是前後任最近的一次「同框」。

李干傑在致辭中說,設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表達了世界各國保護臭氧層、守護地球美好家園的共同意願。中國始終認真履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和《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把嚴格執法作為鞏固履約成果的重要保障,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涉消耗臭氧層物質非法行為,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國政府將直面挑戰,持續完善協作機制和政策法規體系,加強國家履約能力建設,保持對已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嚴格監督管理,堅決履行好承諾。

龔正則表示,山東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決扛牢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一手「強力治標」,全面打好8場標誌性重大戰役,一手「源頭治本」,開展「四減四增」專項行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按照國家部署要求,山東紮實實施履約項目、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嚴厲打擊非法行為,自覺主動履約踐諾。山東願一如既往地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持續鞏固履約成果,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作出更大貢獻。

此外,在2019年的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交流推進會上,李干傑還專門表揚山東減少審批許可事項的做法。他說,近年來各地積極減少審批許可事項,如浙江省全面推行「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區和省級特色小鎮環評編制時間平均縮減65%,編制費用平均降低55%;省級67個辦事事項實現「跑零次」。山東省、安徽省等實施並聯審批、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平均時間比法定時限減少一半以上。

(原標題:李干傑任山東省委副書記:曾稱把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者「送進去」)

李干傑同志簡歷

李干傑,男,漢族,1964年11月生,湖南望城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核反應堆工程與安全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職稱。

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生態環境部部長、黨組書記。

1981.09—1986.07,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反應堆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6.09—1989.07,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反應堆工程及安全專業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9.07—1991.09,國家核安全局北京核安全中心助理工程師、工程師;

1991.09—1993.01,在法國核安全與輻射防護研究院進修;

1993.01—1993.03,國家核安全局項目官員;

1993.03—1998.07,國家核安全局主任科員、副處長、處長;

1998.01—1999.01,掛職任湖南省平江縣委副書記;

1999.01—2000.07,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科技一等秘書;

2000.07—2001.07,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司正處級幹部、副司長;

2001.07—2002.07,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中心主任(正局級)兼黨委副書記;

2002.07—2005.07,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司司長兼核安全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

2005.07—2006.12,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司司長;

2006.12—2008.03,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國家核安全局局長;

2008.03—2016.10,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

2016.10—2017.05,河北省委副書記;

2017.05—2017.06,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

2017.06—2018.03,環境保護部部長、黨組書記;

2018.03—,生態環境部部長、黨組書記。

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yL1YXEBfwtFQPkdXs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