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泡饃,古稱「羊羹」,西北風味美食,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就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來讚美這道美食。
羊肉被稱為「性熱味甘的補陽佳品」,具有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力等功效。
羊肉與饃相配,對反胃、瘧疾、脾虛吐食、身面浮腫、陰虛遺尿等有較好療效。冬季寒冷乾燥、脾胃虛弱的人多吃溫熱性的羊肉可養胃健脾,還能強腎。
故羊肉泡饃這道美食,深受廣大西北人民的喜愛。
今天我們來說說甘肅平涼的羊肉泡饃。
「不吃羊肉泡,枉把平涼到"。這是平涼人常說的一句話,平涼人把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接待客人羊肉泡是必不可少的。以前羊肉泡是專門用來待客的,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羊肉泡已成為平涼人的家常美食。
平涼的羊肉泡選取的是料羊,也叫站羊,肉質肥嫩可口,站羊意思是在家中欄圈內喂養的羊,夏秋之時,每天有專人上山割草回家喂養,沒有青草時,便以穀草、豆莢、玉米殼等喂養。追肥時,還要給羊喂些豆類等料糧。這種料羊,長得快,肉嫩鮮美。
說起羊肉泡饃,那可不能不提西安的羊肉泡饃。
西安和平涼的的羊肉泡饃在吃法上是不同的。
西安羊肉泡饃的吃法有四種。
第一種俗稱「干泡」。沒有湯,湯汁和饃融為一體,特別黏稠,上面是羊肉片,如果你吃完了,碗基本就乾淨了
第二種俗稱「口湯」。比干泡的湯多點,當你吃完肉和饃,碗里最多能留一口湯,所以叫口湯。
第三種俗稱「水圍城」。就是饃在中間,湯在四周,肉和粉絲在上面,這種湯比較多,好像是湯把饃包圍了。
第四種俗稱「單走」。羊肉湯和饃給你分開端上來,你自己看著吃,一口饃一口湯也行,饃泡上吃也行,湯和饃是單開的,所以叫單走,前面那三種吃法都是湯和饃在一起的。
按西安的這種吃法類別,平涼的羊肉泡屬於「單走」的吃法,也就是說湯和饃分開的,自己愛怎麼吃都行,平涼、蘭州以及甘肅河西一帶基本都是這種吃法。
我覺得平涼的羊肉泡有三大特點:
1.湯清。好的師傅用純羊肉煮出來的湯很清,能看見碗底的肉和粉絲,喝的時候很清爽,但現在有的館子就不是羊肉湯,全是用味精,調料加水兌出來的,完全沒有羊肉的那種香味。
2.肉嫩無膻味。因為用的料羊,也就是站羊,再加上平涼當地羊品種的原因,它的肉是比較嫩的,而且沒有膻味,主要是肉香味,好多人不吃羊肉,尤其是女土,就是受不了那個膻味,那我建議你嘗嘗平涼的羊肉泡饃,絕對不膻。
3.饃是發麵,全是熟饃,不是半生饃或者生饃。西安的饃有的是半生饃或者生饃,饃是選用平涼當地的冬小麥做出來的,口感比較勁道,人吃了後胃比較舒服,沒有頂的那種感覺。
平涼的羊肉泡猶如當地民風一樣,樸實無華,很實在,分量很足,上次去平涼,早上9點多吃了一碗,非常飽,下午2點了還都不餓。做餐飲,味道好、實惠,實實在在才能長久。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如果你去平涼,是不是也想去品嘗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