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奧迪和奔馳拋去橄欖枝,華為這是下得哪一步棋?

2023-12-12     汽車情報

華為正在下一盤大棋。

11月份的廣州車展,鴻蒙智行展台橫空出世,問界和智界兩大品牌車型分居展台左右,現場擠滿了前來圍觀的洶湧人群。悄無聲息間,華為智選車升級為鴻蒙智行。

隨後,據財聯社等多家財經媒體報道,目前除了大家看到的問界和智界外,還有另外兩個「界」呼之欲出,分別是華為與北汽、江淮合作打造的品牌。其中,華為或將與江淮聯手造百萬豪車,競品直指邁巴赫。

而就在前幾天,「閒不住」的華為繼續攪動車圈,其牽手央企長安擬成立新合資公司,並計劃把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至此。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級智能汽車技術平台或將就此誕生,未來將給國內智能汽車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讓人沒想到的是,華為的視野不僅局限在國內的自主品牌車企,似乎瞄準了更廣闊的領域。援引中國經濟網刊發的報道,華為已向奧迪和梅賽德斯-奔馳詢問是否有興趣購買其智能汽車軟體和零部件公司的少量股權。據悉,此舉旨在擴大其新公司的合作夥伴關係。

看到這,不少網友表示無限感慨,華為屢次在公開場合和媒體面前表示不會造車,只是在產品定義、產品體驗、產品營銷、渠道銷售等領域為車企賦能,幫助車企「賣好車」。而事實上其也是這麼做的,並且厲害的地方在於打造了一個開放的智能汽車平台,通過整合不同的技術和資源,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從而在汽車行業中占據領先地位。

說白了華為就是在組建一個「造車聯盟」,吸引各方諸侯投資進場,除了已經確定的長安、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外,其還喊話歡迎一汽前來參與,再加上此次媒體爆料的華為向奧迪和奔馳拋去橄欖枝,華為這個「武林盟主」算是穩了。

目前來看,其組建的這個「造車聯盟」可謂集資本、技術、研發、生產、人氣和流量於一體,如果能加上奧迪和奔馳的品牌光環加持,放眼整個中國乘用車市場,那可真是實力夠強的。

與此同時,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華為向奧迪和奔馳拋去橄欖枝還有另一層用意,即保護其智能汽車業務免受潛在的地緣局勢影響,畢竟你我都知道自2019年以來華為一直被制裁。

不過,根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內容,援引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來看,由於梅賽德斯-奔馳希望保持對軟體的控制以維持其高端品牌定位,使得其不想將軟體業務外包給供應商,因此他們對此事並不感興趣。而奧迪的話,目前還無法確定是否拒絕或接受了華為的邀請。據悉,奧迪想的是華為為其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並計劃在2025年將這些技術應用於中國市場的汽車。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講到,平台化戰略已經成為多家車企的選擇,此舉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加速研發和上市速度、提升品牌影響力以及促進產業升級。不過,也有一部分車企更願意將智能網聯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是上汽說的「靈魂」,未來如何讓開放平台擁有更廣泛的投資方與客戶群仍是一個小挑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fbf1a71fcd593496207a65675cb58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