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陪伴乾隆帝65年,年逾七十還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盡皆知的阿哥

2023-06-10     雲夕客

原標題:她陪伴乾隆帝65年,年逾七十還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盡皆知的阿哥

電視劇《如懿傳》雖然收視率和口碑都不如其姊妹版《甄嬛傳》,不過電視劇里有幾個角色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後宮紛爭

《如懿傳》原本就是沿襲《甄嬛傳》的歷史故事,在《甄嬛傳》的最後也做了交代,皇后宜修為了保住三阿哥弘時的地位和家族的勢力,想讓自己的侄女青櫻格格嫁給三阿哥。

卻不想弄巧成拙,青櫻格格和三阿哥弘時互看不順眼,一氣之下便將青櫻許給了四阿哥弘曆。

而《如懿傳》承襲這個結尾,講述了年少的四皇子弘曆和青櫻格格的故事。兩個人從年少無知懵懂的初戀,攜手度過重重阻礙,共同登上權力巔峰。然而婚姻原本都有好有壞,更何況是後宮妃嬪眾多的後宮,自然也充滿了猜忌和自私的虛情假意。

年少的弘曆早已失去了本心,被至高無上的權力所支配,愛的也不再是如懿,而是一個個可以征服的女人。

拋開這部電視劇的好壞不講,其中有一個人物卻是出彩的,令人影響深刻。這個人就是如懿身邊的好友,無論順境逆境都一直堅定地站在她身邊的珂里葉特·海蘭。

而珂里葉特·海蘭是榮親王永琪的親生母親,其歷史原型也確有其人,正是乾隆皇帝眾多妃嬪里最長壽的一位,也是陪伴乾隆皇帝時間最久的一位,整整陪伴了乾隆六十五年。

不過電視劇和真實的歷史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電視劇畢竟改編自小說,小說是在歷史的基礎上杜撰了人物。

政治聯姻

珂里葉特氏並不是如電視劇所說,是繡娘出身,被還是太子的弘曆酒後侮辱,被迫嫁給了弘曆。也正因為這件事,入府的海蘭因為受到了如懿的照顧,所以才會為了感恩,一生追隨如懿。

實際上的愉貴妃出身顯貴,並不是什麼卑微的繡娘,而是蒙古族額爾吉圖之女,而她之所以嫁給身為太子的弘曆,是為了維護滿族和蒙古族利益的聯姻。

畢竟古時候皇帝娶的很多妃嬪,都是來自於各大家族和勢力,目的就為了朝堂的安寧和皇族利益,國家安寧和平。

因此乾隆皇帝的後宮裡有來自各個部族和貴族的妃子,珂里葉特氏和一般人不同,她不喜歡爭搶,進入太子府之後,也是一派淡然。

要不是因為必須犧牲自己,與滿族皇室聯姻,估計珂里葉特氏也不會離開自己鍾愛的大草原,而來到人生地不熟,且處處算計,吃人不吐骨頭的皇室。

不過珂里葉特氏的性格倒是成了一張護身符,原本其相貌清秀卻不驚艷,性格和相貌上也不足以吸引弘曆,又不在乎弘曆是否寵幸她,也從不耍一些計謀和心思奪寵。

這在太子府里也屬於特例,畢竟那些各大家族嫁過來的姑娘,哪一個不想一直往上爬,為了家族榮耀和個人利益以及長遠打算。

所以這樣的珂里葉特氏不被任何人放在眼裡,因為她不會造成任何威脅,也不會影響任何人的利益。

作為蒙古族聯姻的妻子,弘曆既不寵愛也不冷淡,相敬如賓,客客氣氣地做一對夫妻。畢竟在這女人如雲,壓抑的皇宮裡,毫無感情反倒成了最大的底氣。

在太子弘曆繼位以後,珂里葉特氏被封為了海常在,寄居在紫禁城屬於自己的一個角落裡,悠然自得的過日子。

對於她而言,衣食無憂,平平淡淡,偶爾幾個月見一次乾隆皇帝也挺好,既不用大費周章的準備接駕,也不必去伺候他,何樂而不為。

還不如自己吃吃喝喝,干點自己想乾的事情,唯一的不足就是不能出宮,但是在自己的小院裡倒是自在。

看著那一個個貌美如花的女子入了宮,為了爭寵,為了家族利益和皇嗣斗得不亦樂乎,自己樂得清閒。

尤其是後入宮成為妃嬪的魏佳氏令妃,比乾隆皇帝小十六歲。雖然出身並不高貴,只是滿洲正黃旗包衣,其父親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內管領。

但是魏佳氏卻頗有手段,自入宮以來就很受寵愛,深得皇帝喜歡。

一路從魏貴人升到令妃,只用了三年的時間,比珂里葉特氏這個從潛邸陪伴到後宮的十數年的人都快,所以皇后也十分忌憚這個令妃。

而珂里葉特氏也在魏貴人晉升為令妃之時,被一同晉升為愉妃。一同冊封的還有舒妃。而愉妃雖然最為年長,在乾隆身邊的日子也最久,但奈何她對於位分也不是很在乎,因此位分慢慢地排在了兩人之後。

雖然愉妃心性善良,性格溫婉,對於什麼事情都不甚在乎,但是唯獨在乎自己的兒子五阿哥永琪。

永失愛子

五阿哥永琪在清朝後宮電視劇里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工具和作用,更是在還珠格格里和小燕子私奔到海角天涯。

而這位五阿哥正是愉妃十月懷胎生下來的皇子,永琪自小養在愉妃身邊,因此性子也有幾分隨自己的母親,善良敦厚,性格寬厚,對於自己的幾個兄弟也極為和氣。

愉妃對其教導嚴格,在學業上絲毫不能馬虎,而永琪也十分聰明,過目不忘,對於朝堂之事也頗有一番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不過永琪在眾多的皇子之中並不顯眼,畢竟乾隆皇帝妃嬪兒子眾多,要想讓他專門去關注某個人,定然是這皇子的母親有本事。

但是愉妃卻是個不喜歡爭搶的性子,也從來沒想過要在皇帝面前賣弄自己的兒子,讓其有朝一日成為皇帝,因此永琪一直默默無聞的生活在後宮裡。

有些事情的發展卻往往不在預料之中,命中注定的事情有時候躲不掉。九洲清宴殿走水,恰巧乾隆皇帝和眾多皇子正在殿內商討事宜。這大火突然燒起來,眾人紛紛往門外逃竄。

而乾隆皇帝在殿內最裡面,加上其身體已經年邁,跑也跑不快,因此永琪沒有自己逃走,而是將乾隆背了出來。

乾隆這才發現遇到真事的時候,也就這一個兒子會管自己,心中頗為動容,因此將其封為榮親王。

只可惜永琪因為一場疾病被奪去了生命,否則可能真的會繼承大統。乾隆皇帝和愉妃同樣傷心,因此常常去探望愉妃,說說永琪的往事。也許真是年紀大了,開始回憶了,反倒是此時才發現待在愉妃身邊有一種寧靜和歲月靜好的平靜感。

這也是為何直到愉妃七十多歲,乾隆還會翻她牌子,也許在人生嘈雜的後宮裡,一批人來了,一批人又走了,到最後所剩的人寥寥無幾。

到最後只有長壽的愉妃陪伴乾隆,也和他擁有那流逝歲月里的共同記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e437122dd4ac7887a09de7ca70ee4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