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彈性坐班」的建議,你支持嗎?如何實行?面臨哪些挑戰?

2023-03-12     校長傳媒

原標題:「中小學教師彈性坐班」的建議,你支持嗎?如何實行?面臨哪些挑戰?

今年兩會上

民進中央提出

「進一步減輕

義務教育教師負擔」的建議

引發熱議

民進中央提出——

支持學校結合工作實際需要 調整教師工作時間根據教師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差異實行靈活的彈性坐班制;將藝術興趣活動等課後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由教育行政部門擇優委託校外專業機構實施,學校負責總體設計和監督評價,減少教師課後服務的時間成本和教學壓力。

有人說,中小學教師工作時間長,加之課後託管服務、校園資源在課後以及周末更多向學生開放等原因使得教師工作壓力加大,推行彈性坐班制,有利於教師壓力的緩解,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教師幸福感。

本圖來源於中國教育報微信留言

《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提出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鼓勵各地在政策指導下推出教師彈性工作制方案。

在工作方式上如何為教師「鬆綁」?

值得關注

一些地區已經嘗試了彈性坐班制——

浙江省寧波市不少學校都探索推出中小學教師參與課後服務的 「無理由調休」制度,緩減教師身心壓力。

安徽省蚌埠市通過選配班主任助理,避免出現班級管理真空時段,探索建立課後服務教師AB崗制度,交替輪崗;合理安排教師的工作總量,教師可以選擇提早離校、推遲到校,每周半天假制度等。

福建省很多學校鼓勵各地通過「 調休」「AB崗」「時間銀行」等舉措,落實彈性工作制,讓參與課後服務的教師可適當靈活調配休息時間。

廣東省中山市某集團校採取了 「彈性坐班」制,儘可能讓教師自主安排時間。

山東省臨沂市某中學允許哺乳期女教師享有相應 「彈性坐班」的權利。

......

不過,

雖然彈性坐班制受到很多老師的歡迎,

但是增大了學校的管理難度,

面臨一定的挑戰。

中國教育報記者

採訪了部分局長、校長和教師

來聽聽他們的看法——

你支持中小學教師彈性上下班嗎?

支持,從教師自身來講,存在時間和精力不夠的現實問題,身心健康也受到影響,自身家庭難以兼顧, 特別是沒有讀書學習等專業發展的時間(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副局長、濰坊一中黨委書記 井光進)

支持,中小學教師教育工作是 一種「良心活」,是一種情緒勞動,並不是「計件工作」,教育教學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更不是靠過度消耗勞動時間所獲得的。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特級教師 吳金財)

如果能彈性坐班,老師可以用上完課的時間去看病或者回到家裡比較放鬆的環境工作,靈活安排時間,也能稍微顧及一下自己的孩子。學校信任老師,給老師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老師也會更信任學生,也會有更多的熱情投入到更有創造性的教學中,會帶給孩子更多的關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北京中學教師 周洋)

支持,教師的工作時間有較大的特殊性,不是完全可以在學校內有限的上班時間完成的,通常,會延長到下班後、周末和假期,只要有來自家長或者學生的詢問,教師往往需要及時解答。但同時,「用一生去備課」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如果能實施彈性坐班,可以在教師繁瑣的工作之餘,適當兼顧自己的家庭, 這可以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從而樂於從教。(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虎英小學教師 羅學芬)

我非常支持中小學教師彈性上下班,因為中小學教師平時的工作是比較繁忙和勞累的,尤其是班主任,早來晚歸,很疲憊,長此以往,對老師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甘肅省金昌市第六小學教師 高永春)

面臨哪些現實挑戰?

不同學科教師的工作量都有具體的規定,但在學校實際工作中,各種原因導致主課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班主任和非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和工作時間是不對等的,而且很難去公平量化。

另外,同學科的教師和班主任在不同的學校也存在差異,如農村小規模學校和城區學校。 所以,實行彈性上下班,要照顧到不同的教師,避免出現內部矛盾,需要決策者因校、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河南省修武縣教育體育局美育辦主任 王戰東)

「如何把握好彈性的度」是一大難題,例如,是上班彈性,還是下班彈性?上午彈性還是下午彈性?彈性一個小時,還是兩個小時或是半天?不同崗位的教師、不同年齡的教師、不同家庭情況的教師之間,如何平衡?如何在彈性上下班的背景下,不影響學校的常規工作和常規管理?(吳金財)

教師的職業特性和專業性,決定了他們需要時間和空間上的自主性,但是從管理層面而言,面對素質參差不齊的教師,尤其是面對職業發展動力不足的教師,有限的職權範圍難以進行管理與激勵,坐班制至少可以做到底線管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卿素蘭)

部分學校長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佳,實行彈性坐班後, 無法有效跟進評價和改進,可能影響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質效。(井光進)

因老師們的分工或者工作量不同,導致忙閒不一,如果要實行彈性制的話,會 導致部分老師心理失衡。(高永春)

學校需要進行哪些考量?

一是政策解讀,贏得教師、學生及家長的認同;二是優化管理制度,增強教師個性化選擇,平衡好教師與教學輔助人員關係,確保各方積極性;三是改進評價機制,處理好時間與效率的關係,確保育人質量和辦學滿意度不斷提升;四是確保政策的聯動與落實。當前,涉及教師關愛的政策很多,有些則是好看不能「吃」。

不斷優化教師職稱制度,提高高級崗位比例等,激發教師內在積極性,可能比彈性坐班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井光進)

彈性工作需要學校採取任務驅動管理模式。學校不需要制定上下班制度,而是要制定任務分配與績效評價制度;要用工作任務、過程和質量去要求和考核教師,而不是純粹地依靠在校時間的長短。比如線上教學、線上會議等,就完全沒有必要在學校內完成,學校需要做的是探索治理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創新。

因此,校長需要有高瞻遠矚的教育思想,相信教師的潛能,提升教師的道德自律能力。未來的教育,充滿泛在學習,有更多網絡平台資源、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 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不應該「困」在校園與教室。學校治理需要煥發教師工作活力,挖掘潛力,如此才能讓教師真正去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卿素蘭)

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我們的教師。教師對教育情感的付出,並非體現在在校工作的時長。中小學教師的工作質量,主要取決於教師個體的、以獨立性和自覺性為主的工作投入。雖然會有一些臨時性任務,但在通信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在OA系統或釘釘等自動化辦公系統的支持下,都不是問題。

此外,學校要主動作為,系統設計。要將教師彈性上下班,與學校的作息時間調整、課程安排、校本教研、資源調配、規章制度修訂,以及課後延時服務、教師彈性空間等結合起來。

最重要的一點是, 教育行政部門或基層地方政府應該要有所作為,一方面要鼓勵和支持學校先行先試,另一方面要在先行經驗的基礎上,為學校普遍推廣制定或公布相關的工作指引。(吳金財)

學校需要合理安排教師工作,不額外增加教師負擔。同時, 加強師德師風教育,關心關注教師心理健康等。(王戰東)

切實減負,

才能讓教師安心教書育人

讓教師 安心、靜心、舒心從教

落實中小學彈性坐班制

你支持嗎?有哪些建議?

評論區留下你的聲音

素材來源|中國教育報、光明社教育家

本文采寫 | 孔萌

責任編輯|孔萌

配圖設計 | 樊薇 王榮佳

延伸閱讀:

@所有家長,你知道什麼樣的家庭,會養出心理陽光的孩子嗎?

心理專家陳默:新學期,不要跟孩子打這場仗,你一定輸!

北大精神科醫生徐凱文的觀察:現在的孩子要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究竟有多難?

不要折騰老師!為教師減負要繼續落實再落實!

「孩子寫作業,你不能在旁邊玩手機!」這份「斷舍離」電子產品使用協議,你願意簽嗎?

養育孩子的壓力,你有嗎?代表委員獻策減輕養育負擔!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圖讀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職普分流推遲到高考,實行教師彈性坐班制,逐步取消體育中考統測……這些關於教育的建議引發熱議

重磅!任仲平來了!全國兩會是個什麼會?這份知識帖請收好!

張志勇:清理七種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加快修復教育生態,優化教師編制政策

熱搜!建議高考外語分值降至100分,免除2024年後出生孩子學費至大學,消除對罪犯子女考公限制...|代表委員建言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da0f1e29aa5e9b2adbd8c571413f4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