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國家的餃子很特別,俄羅斯的餃子,是「麵包做耳朵」

2022-03-12     雅歌小汐

原標題:這5個國家的餃子很特別,俄羅斯的餃子,是「麵包做耳朵」

法國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曾經在《今日的圖騰主義》提出這樣的概念:「食物好吃還不夠,想起來也要好吃。」

意指,一種食物是在美好想像中誕生的。一種食物的出現,實際上匯聚了一個地方的民族、信仰、習俗等文化元素,它才能因此滿足特定地區的食慾。

而今天,小汐想與大家分享的能「滿足特定地區食慾」的食物,是世界各國的餃子。單是在大中華地區,餃子早已演變出多種做法與口味。不知其他國家的餃子又有何特別?

俄羅斯水餃——麵包做耳朵Pelymeni

俄羅斯餃子Pelymeni,或稱西伯利亞餃子,是一種源自烏拉爾山的俄國菜。在烏拉爾語系的彼爾姆語中,Pelymeni是「麵包的耳朵」的意思。

Pelymeni形狀偏而圓,餡料以牛肉、羊肉、豬肉為主。烹飪方法出與中國大致相同, 烹飪方法可以是放入高湯中做成湯水餅,也可以用清水煮,或者煎、蒸、炸都可以。

餃子在俄羅斯通常也是作為主食食用的。幾乎每家俄羅斯餐廳的菜單上都可以找到。它同時又是平常不過的家常料理,每位俄羅斯媽媽都會製作Pelymeni。

如果要說最大的特色,那就是它的蘸醬。一般是蘸番茄、奶油或者酸奶油、沙拉醬。

義大利水餃Ravioli

Ravioli即是餃子,但同時又被歸類為義大利面(Pasta)的一種,不過做法和外形還是趨向餃子。一般會拌以湯汁或稀薄的醬汁食用。

傳統的Ravioli是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的家庭料理,內餡隨地區不同而有所變化。在羅馬和拉丁姆地區(Latium),習慣用芝士、菠菜作餡,外加黑胡椒和豆蔻調味。

而在薩丁尼亞島(Sardinia),則多以芝士加些許檸檬皮作餡料。

德國施瓦本民族水餃,被列為文化遺產的餃子Maultasche

Maultasche在德國語中,有「口裡的包包」的意思。

它的外形也較咱們熟悉的餃子要大得多,內里包裹的餡料也非常豐富,傳統上有燻肉、鮮肉碎、菠菜、洋蔥、麵包糠,配以一些香料混合成餡料。

比較特別的是,它的形狀通常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約8-12cm大小。2009年,歐盟已將Maultasche認證為「地方特產」,並將它視為「Baden-Württemberg」的文化遺產。

這個做法,是為了保留這個水餃的「正宗做法」?

尼泊爾內瓦人蒸餃Yomari

在尼泊爾,有一種被稱為「Yomari」的蒸餃。然而,它卻是甜的。它的內里,包裹著一種名為Chaku的餡料,這種餡料由蔗糖和堅果組成。

除了在平時會食用,在當地一些重要節慶或慶祝農作物豐收的場合,都會用上Yomari這道美食。

喬治亞(喬治亞)卡里蒸餃Khinkali

Khinkali在外觀上像極了中國的小籠包,而且同樣都是以蒸的方式製作的。肉餡也是以肉為主,也會加入高湯讓餡料增添濕潤口感與鮮味,另外再配以一些香料。

食用方法也相似,同樣都是先咬一口,吸食里內餡的湯汁,然後再慢慢品嘗。不過他們習慣用手拿。而Khinkali頂端那一個頗為突出「結」的設計,就是為了方便拿起來食用。

有趣的是,這個頂端的「結」是不會被吃掉的。它的作用有兩個,一是為了方便用手拿起餃子,二要把它吃剩並留在盤子裡,不能丟掉,因為用餐結束後需要用它來計算吃了多少個。

所以正宗的Khinkali餃子的吃法是,不能吃完,但也不能丟棄。而在喬治亞語中,這個端丁的結,稱為「Kudi」。

看完以上5個國家的餃子後,我的感覺是,起源於中國的餃子,竟可以在不同文化孕育下有如此多元的風貌。在世界其他角落,一定還存在沒有被記載,但同樣有趣的餃子吧?

今天分享的「這5個國家的餃子很特別,俄羅斯的餃子,是「麵包做耳朵」」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b1a82c88b6f04590a770a02ca23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