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去年曾說「好演員的春天到了」,一年過去了,好演員的春天到沒到不知道,演技類綜藝是全面開花了。《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角》風頭正勁,上周於正的《演技派》也加入混戰。但是,這麼多演員同台競技,沒有看到神仙打架,倒是看得滿眼尷尬。
雖然表演的片段不同,可幾乎每場戲都要哭上一段,然後莫名其妙地就爆發了,青筋迸發、以頭搶地,倒地不起……反正就是在哭得驚天動地和恨得咬牙切齒來回切換,然後就被誇成「炸裂式演技」,上了熱搜。每每看到這些,小編的表情跟李誠儒差不多。
某些演員仿佛是個炮仗,動不動就大吼大叫,但耳朵都要被他們震聾了,卻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麼。張雲龍掐陳小紜《情深深雨濛濛》,張雲龍說著說著就切換到了武打片,演技炸裂沒覺得,倒是覺得耳膜快裂了,但內心卻如一塊水泥板。
祝緒丹的林月如也是,上一秒還和靈兒姐妹般貼心,下一秒就變成了「嘶吼式」的質問:「逍遙哥哥,那我算什麼?」眉頭緊蹙,胸口劇烈起伏,整張臉因為激動而緊繃。
看看安以軒版的林月如,默默地淚如雨下,含淚成全之餘,再加上一點釋然,這樣的林月如才是眾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因為一堆哭不出來的面癱演員當道,於是能哭,仿佛成了一項特別值得炫耀的技能,會了這項技能的演員都要拼了命地哭給觀眾看,於是慢慢將會哭就演變成演技的代名詞。
醒醒吧,一個好演員,不僅要會哭有爆發力,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將情緒收放自如的能力。有控制的哭戲,才能讓人感覺到心痛。《甜蜜蜜》里,在拍認領豹哥屍體那場戲時,先笑後哭,沒有哭天搶地,也沒有捶胸頓足,淡淡的哭,卻感染到觀眾了。
章子怡在《一代宗師》里與梁朝偉告別,多年來內心深藏的情愫,都化為輕描淡寫的一滴淚,滑下來。
今年憑演技翻身的陶虹很早就明白,沒有什麼演技,就是把自己變成那個人物,和他同悲傷,共歡樂。
一直被認為有演技派代表的郝蕾則說「好的表演,其實特別容易理解的一句話就是,你永遠在演的一個人,而不是所謂的戲。有些演員,特別喜歡演個瘋子,什麼炸裂式的演技,非常可笑。」
《演技派》里,一個學員表演在小雨中跑20米後進屋的狀態,又是擰衣袖又是脫鞋倒水,有沒有搞錯,小雨淋20米頂多只會淋濕發梢。那些哭戲與爆發也是一樣,生活里有幾個能像他們演得那麼抓馬啊。作為正常人,我們想看的是正常人演戲,演正常的人。不需要感官上被轟炸,看完劇還得看五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