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要素緩解慢阻肺的症狀

慢阻肺是怎麼一回事?

慢阻肺的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持續呼吸道症狀及氣流受限為特徵,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是氣道和肺部的炎症引起氣道、肺部的結構發生改變,最終出現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也就是「透不上氣」。邯鄲中山哮喘病醫生科普,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是一種可以預防和可以治療的疾病。

緩解慢阻肺的四大要點


積極關注


患者應積極向醫生或醫務人員詳細諮詢,了解病情急性加重發生的因素,並加以避免。例如,吸煙、 感冒 、著涼、下呼吸道反覆感染等。吸煙可導致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易受外來微生物的侵襲和破壞。

適量運動

在身體情況允許時,要加強運動鍛鍊,包括呼吸肌鍛鍊。例如,進行腹式呼吸鍛鍊,以發揮腹肌作用,同時也增強膈肌功能,增加運動時最大通氣量,減少呼吸功耗,改善機體氧合度。穩定期患者可做一些節奏較慢、較溫和的體育運動,如打太極拳,可使骨骼肌得到鍛鍊。每天鍛鍊數十分鐘,長期堅持下去,可提高呼吸肌的耐力和機體的生理功能,並能促進食慾和睡眠。


合理用藥

支氣管擴張藥物是控制慢阻肺患者症狀的中心藥物。對於病情比較重的患者可能要終身應用支氣管擴張劑,藥物包括β2-受體激動劑、M受體阻斷劑和茶鹼等。目前,對中、重度患者主張長效β2 -受體激動劑和激素同時吸入使用,可減緩肺功能下降,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但每一位患者情況不同,何時遞增或遞減這些藥物,都應向有經驗的專科醫生諮詢。

長期氧療

研究表明,長期家庭氧療是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生存率的治療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糾正低氧血症,減少呼吸功以及減輕心臟負荷,防止和逆轉缺氧所致的組織損傷和器官功能障礙,同時儘量保持患者的活動能力。對伴有慢性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需要長期低流量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