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材討巧,田雨主演,電影《那一夜,我給你開過車》定檔了

2019-09-22   神明的娛樂

大家說到田雨,可能浮現的是《夏洛特煩惱》裡面心機很重的王老師,又或者是今年年初上映的《飛馳人生》裡面老幹部形象的駕校教練,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二級男演員的田雨,如今身上早被打上了喜劇的標籤,他的臉仿佛有種天然的喜感,看到他就忍不住想笑。

最近,他主演的電影《那一夜,我給你開過車》就定檔10月18日上映,前期只放出了一段預告,也沒怎麼宣傳,不過看過預告的大家應該會被這類型的題材所吸引。

電影由6個小故事串聯而成,講述的是由田雨飾演的代駕司機李渤,在代駕過程中和乘客之間發生的趣事,從簡短的預告中我們能夠看到涉及的元素就有親情、愛情、事業等方方面面。

電影採用多線並進的方式來把六個故事同時講述,方式在很多電影電視劇都有用過,如最近剛結束的電視劇《小幸運》就是通過三個家庭的故事互相平行交錯來表達對於家庭教育中遭遇的不同情況。方式用得好,節奏把握得當就會讓電影所表達的中心思想疊加增益,產生共鳴;如果用得不好,那就會讓整個電影的故事雜亂無章,也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欣賞度大打折扣,所以這就對導演的掌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說實話,6個故事組成就有點多了,還要在110分鐘內把電影的主題思想通過故事來傳達給觀眾,這樣不僅容易造成故事淺嘗輒止,還會給人中心浮於淺表的印象,讓觀眾認為這是爆米花電影,看過就忘記了,只是不知道導演是如何處理這問題。

大家都知道,代駕司機一般都是晚上工作,工作的內容就是送喝了酒的車主回家,每個人都有自己喝酒的理由,有的熱衷於喝酒,有的言不由衷,有的借酒消愁,當然大家最後的結果都一樣,就是喝醉了。

酒後當你叫了代駕,坐上了車,看著身邊完全不認識的代駕司機,隨著車輛發動,車窗里的景色迅速往後退,酒醉的感覺讓你比平時更勇敢,這時把自己平時想說不敢說的話說出來,除了感到一陣舒暢,更多的是不用為說出的話負責任。人心裡壓抑久了需要釋放,喝酒只是一個引子,為的是帶出可以釋放的途徑。

題材的選擇非常討巧,以代駕司機為題材的電影比較少見,從代駕司機的角度來傾聽乘客的故事,再延展出背後深藏的故事和潛藏的原因,可以創作的範圍就十分廣闊了,可以說既接地氣又可以創新。唯一要注意的是會不會用力過猛過於煽情了。

整個預告的基調走的是輕鬆詼諧的路線,演員們演得怎樣?因為正片還沒有上映,所以不作評論,但選用田雨作為主角是個明智之選,他之前飾演的角色往往都是表面嚴肅正經,但內里的心理活動十分活躍,反差非常大,也正因為這種反差萌,給觀眾帶來了歡笑,也讓觀眾記住了他,有時候喜劇並不一定就要不停地裝瘋賣傻或者動作表情很誇張,通過人物細微的變化也能達到出眾的效果。

田雨用20年的演出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把人物觀察得足夠細微,正經和搞笑其實只在一念之差,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然說電影並沒有怎麼宣傳,但在業內其實大家都早有耳聞了,因為在前不久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它是作為傳媒關注單元進行展映,與它一同展映的還有《鼠膽英雄》,這是由50位不同的傳媒評審委員評選出來的結果,所以對於電影的品質我們不用太擔心,需要關注的應該是它的票房能到達什麼程度。電影的上映日期剛好錯開了十一主旋律的電影檔期,相信《那一夜,我給你開過車》是做好了準備,打一場漂亮的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