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單位和企業已經復工,街上的行人好像也多了起來,在家憋了兩三周的人們,似乎都開始放鬆了警惕!不少人樂觀地以為,終於可以不用那麼緊張了!
但是!
絕對不可以放鬆警惕!
前日下午,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武漢前方的廣東醫療隊ICU治療團隊再次開展遠程視頻會診,討論疑難病例的治療策略,同時就全國疫情發展趨勢、危重症救治發表看法。
2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數據顯示,除湖北外,全國新增確診病總數已連續13天下降。鍾南山認為,這表明我國採取的強有力干預措施已經取得明顯效果。
鍾南山介紹,其團隊建立的數學模型將國家強有力干預措施和春節後務工人員返程高峰兩個變量納入考量,這兩個變量將改變疾病的自然發展規律。根據該模型預計,2月中下旬全國病例數將達到峰值,但並不意味著達到峰值後馬上下降。
「目前是否已經達到峰值還不確定,還需要再觀察幾天。」鍾南山說,峰值不等於「拐點」,疫情還有可能隨著務工人員返程再次出現新的高峰。
現在大家覺得鬆懈的這幾天,
恰恰是抗疫最最關鍵的時刻!
尤其是孩子家長不能鬆懈
因為兒童也是病毒易感人群。
2月2日,國家衛健委公布《關於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指齣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全國多地出現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家長尤為擔心。例如 ,1月30日0-24時,溫州市確診的55例病例中,有兩例分別是13歲和15歲的青少年——
患者二十六,女,15歲,現住瑞安市,無武漢旅居史,與確診病例有接觸史,1月26日發熱,現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患者五十一,男,13歲,現住龍港市,1月20日從武漢回溫,1月27日出現流涕,現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
在1月29日0-24時的確診病例中,杭州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確診病例18例,其中就包括13歲和7歲的兩名兒童確診病例。
同一天,安徽省衛健委發布疫情通報,確診患者中有8個月大的嬰兒。
嘉興市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領導小組發布:嘉興新增確診2例!南湖區新增確診病例才1歲!也就是說,浙江也出現了1歲確診病例。
兒童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自主防護能力低,那麼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防護工作呢?我們為你整理出一套「全方面兒童防疫指南」。
「全方位」兒童防疫指南
01
居家防護
1、儘量避免帶孩子出門
尤其是公共場所和密閉空間,如商場、劇院、兒童遊樂場所等;不可避免的外出時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1~2米以上);
與人接觸時,謝絕熟人近距離對兒童說話;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以及兩周內去過疫情高發地區的人群接觸。
2、少去醫院
疫情期間建議推遲或取消常規的兒童保健健康檢查,儘量避免去醫院。若孩子患有慢性病,複查是否可以改期一定要遵循主治醫師對患兒病情的評估,不可擅自做主。
如果醫生可以通過線上形式和家長溝通,做好患兒疾病的監測、療效判定並保持治療的延續性和有效性,可以減少到醫院就診的次數。
但如果病情不允許,或出現變化甚至惡化,則應及時就診。什麼時候必須去呢,張文宏醫生給出了答案。
3、家長或照護者及兒童都應勤洗手
跟孩子玩耍前,認真洗手;外出回家後要更換衣物、洗手後才能抱孩子;
教育或幫助孩子飯前便後、遊戲玩耍、咳嗽噴嚏、接觸過唾液和分泌物之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如要咳嗽或打噴嚏,應用紙巾遮住口鼻。並將污染的紙巾立刻扔進有蓋的垃圾箱,用流動的清水認真洗手。如果來不及用紙巾,可以用彎曲的手肘掩護,然後認真清洗手臂。
4、增強兒童抵抗力
保持孩子生活作息規律、睡眠充足;
選擇開闊的公園等地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或居家室內運動,增強抵抗力。兒童需穿著合適,不要過度捂熱或受涼。
02
外出防護
1、戴口罩
對以自我防護和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為目的的孩子而言,在醫院、密閉空間、人流密集的場所等,均應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在人口密度不高的通風空間,可不戴口罩。
佩戴口罩前,應先查看其是否在效期內,所有類型口罩的防護效果都有時效。此外,應洗手後再佩戴口罩,建議每隔4小時更換一次。
知識卡片
如果孩子不喜歡戴口罩怎麼辦?
首先,家長應購買適合孩子的兒童專用一次性醫用口罩,一般這些口罩可能會有一些花紋或色彩,孩子更容易接受;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家長可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告知孩子為什麼要戴口罩以及不戴口罩的危害。佩戴時幫孩子調整好口罩位置,減少其牴觸心理;
對於小一些的孩子,家長可通過角色扮演、做遊戲、講故事的方式,跟孩子對著鏡子一起戴,剛開始不要著急,可以反覆多試幾次,讓孩子減輕對口罩的抗拒感和陌生感;
如果孩子實在無法戴口罩,就只能儘量待在家中,減少出門。
2、攜帶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用來捂住口鼻或擦鼻涕的紙巾應包好並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
外出中不方便流水洗手時,咳嗽、打噴嚏、給孩子擦鼻涕後家長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雙手,嬰幼兒應該使用嬰幼兒專用濕巾。
3、戴手套
外出時可戴上手套,任何日用手套都可以,但不要戴潮濕的手套;儘量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教育孩子外出時不要到處亂摸,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
4、歸家後及時清洗消毒
外出回家後,應先脫衣服換鞋,然後認真洗手、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外出時穿戴的衣物、手套和攜帶的物品,如懷疑有沾染病毒的可能(如去發熱門診就診),應及時清潔消毒。
03
日常飲食
1、注意飲食衛生
肉蛋充分煮熟,生熟菜板和刀具要分開;
家長在處理生食及熟食之間要認真洗手,做好飯菜洗完手再去接觸孩子;
使用餐具時,最好每人單獨使用碗筷,用公筷分餐制;每頓飯後仔細清洗餐具,建議蒸鍋開鍋後,蒸十分鐘;
不要用嘴嘗試或咀嚼食物後喂食孩子(包括不用嘴吹涼食物),不跟孩子共用餐具。
2、均衡營養
給孩子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進食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保證充足的能量供應。建議多吃新鮮蔬菜(尤其各種青菜)、水果、瘦肉、蛋、奶、魚、豆製品等食物。
若孩子食慾欠佳,就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進食半流食或流食類食物,比如牛奶、蔬菜粥、瘦肉魚肉粥、面片湯、雞蛋羹等好消化的食物。
督促孩子多飲水,以白開水為好,新鮮果汁蔬菜汁亦可,多排汗、多排尿。均衡飲食,保證大便通暢,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
避免給孩子進食辛辣刺激性或重口味的食物,避免多食油炸高糖類食物,如油炸薯條,油炸雞塊,巧克力,奶油蛋糕等,此類食物易引起消化不良。
學生返校風險如何防範?
一、返校途中,哪些地方是疫情防控的高風險點?應有針對性地採取哪些保護措施?
如果開學時間確定,
那麼提醒學生注意這三個時間段——
準備返校,注意自己是否存在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等症狀:如果有,應該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如果沒有,可以正常出行。
返校途中,的確存在新型冠狀病毒高風險點,如車站機場人群密度大、飛機火車空間密閉、途中時間長、公共設施多人使用等,旅行途中全程至少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推薦戴手套保持手衛生,避免手直接接觸公共物品和部位,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用紙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如果途中自覺發熱應主動測量體溫,出現可疑症狀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不帶呼氣閥),避免接觸其他人員,視情況及時就醫,如發現身邊人員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報告。
返回學校,應減少與他人見面、接觸,避免參加聚會等集體活動,加強飲食營養,注意飲水充足。如必須參加外出活動應佩戴口罩。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保持住所的通風良好,勤洗手,不要隨地吐痰。
二、師生在校期間的個人防護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