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參
為馬齒莧科植物櫨蘭的根。。秋、冬季挖根洗凈、切片曬乾;葉則隨時可采,或秋季採集,曬乾或蒸後曬乾備用。常為栽培,亦有野生於山坡岩石縫中。我國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均有之。別名參草、土高麗參、假人參、土洋參、土參、紫人參、瓦坑頭、福參、土紅參、飛來參、瓦參、錐花、土人參、桃參、申時花。
《全國中草藥彙編》
甘,平。補中益氣,潤肺生津。用於氣虛乏力,體虛自汗,脾虛泄瀉,肺燥咳嗽,乳汁稀少。
《中藥大辭典》
甘,平,無毒。健脾潤肺,止咳,調經。治脾虛勞倦、泄瀉,肺勞咳痰帶血,眩暈潮熱,盜汗自汗,月經不調,帶下。
《中華本草》
甘;淡;性平。補氣潤肺;止咳;調經。主氣虛芝倦;食少;泄瀉;肺癆咳血;眩暈;潮熱;盜汗;自汗;月經不調;帶下,產婦乳汁不足。
脾;肺;腎經
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治虛勞咳嗽:
土洋參、隔山撬、通花根、冰糖。燉雞服。
治多尿症:
土高麗參二至三兩,金櫻根二兩。共煎服,日二、三次。
治盜汗、自汗:
土高麗參二兩,豬肚一個。燉服。
治勞倦乏力:
土人參五錢至一兩,或加墨魚乾一隻。酒水燉服。
治脾虛泄瀉:
土人參五錢至一兩,大棗五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