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牛新建 通訊員 李國軍 白雪濤
通渭縣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充分發動文藝志願者創新創作文藝作品,以「輕騎兵」形式開展文藝扶貧扶志活動,持續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扶正貧困群眾「精神脊樑」。
扶貧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扶正「精神脊樑」,讓其樹立起擺脫困境的鬥志和勇氣。2019年以來,通渭縣精選一批機動靈活、業務精良的文藝志願者,組建「紅色文藝輕騎兵」,編創了一批戲曲、舞蹈、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脫貧攻堅文藝節目,採取「輕騎兵」的方式下鄉進村,開展書法、繪畫、戲劇、曲藝、舞蹈文藝五下鄉扶貧扶志活動,通過義寫書畫作品,表演歌唱、戲曲、舞蹈、快板、相聲等文藝節目,為廣大群眾呈上了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沒想到在村裡能看到那麼精彩的節目,節目中有些唱詞還表達了我們精準扶貧戶的心聲,我將去年文藝輕騎兵來村裡表演的節目錄下來發到了朋友圈,親朋好友都點贊。」馬營鎮赤砂村村民張向東說,「希望今年的疫情早日散去,能夠很快看到那樣的節目。」
通渭縣2019年由縣委宣傳部、縣文聯牽頭組織,縣音樂家、舞蹈家、曲藝家、民間文藝家、戲劇家等協會負責人擔任導演,安排專人負責節目創排、報送、審核。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脫貧攻堅一線,創拍了《十九大精神撒陽光》《小曲唱響新時代》《姐妹逛新城》《夢想喜開幸福花》《隴原一派新氣象》《偉大祖國新時代》《金銀花開》等一大批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全面反映通渭縣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及各項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進步的勵志脫貧節目。
通渭縣文聯組織「紅色文藝輕騎兵」以義寫義畫和文藝節目表演為主,下鄉開展扶貧扶志活動120場次,參演節目192個,累計觀眾17萬人次,為貧困群眾義書勵志脫貧書畫作品達8000多幅,有效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被評為「2019年度定西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