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生命重託 「疫」路向陽前行——蘭大二院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楊志國

2020-03-13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我們只是一個個普通人,但身為醫者,戰「疫」號角打響,肩負職業使命,「疫」不容辭,逆向出征,一往無前!

我是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志國,2月16日23:25分,我接到醫院通知,將作為甘肅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出發馳援武漢防疫工作。我愛人是一名社區負責人,同樣沖在「一線」,由於任務繁重很難顧及家中老人和孩子,在和愛人商量後,我兩一致決定把兒子送回爸媽家中,由老人幫忙照看。

出征前,楊志國與愛人合影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空陣地」,戰「疫」一線,夫妻同行。我自己在前方用堅守、用付出、用努力,抗擊疫情,守護更多人的健康;而愛人,在後方用堅持、用責任、用擔當,確保轄區一方平安,因為我們堅信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防護服穿脫練習

2月21日,在唐仁健省長的囑託下,我作為甘肅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一員出征武漢。經過忙碌的院感防護培訓、防護服演練、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培訓,2月24日,我和同事們正式接管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2個病區,我被安排在呼吸四隔離病房,病區共有36張床位,當時接管已住院病人32人,大部分是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也有一部分重型患者。

楊志國(左一)在病區內與組員合影

在蘭大二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主戰地——武漢市中心醫院病房內,收治患者大部分為老年人,合併基礎性疾病居多、管理難度大。在當地醫院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我很快熟悉了工作流程,因進入病房要穿上隔離衣、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手腳感覺格外厚重,工作強度比平時加大了許多,白班6小時、夜班12小時,工作下來大家都會汗流浹背、身心俱疲。作為一名重症專業醫生,我每天都要做報表,詳細掌握收治病人情況,包括病重患者現有多少人、病危患者現有多少人、出院患者多少人、中藥療效如何、核酸檢查結果如何,與此同時,更要為每個患者制定詳細診療計劃,有效防止普通型病人發展為重型乃至危重型,從而避免上呼吸機甚至ECMO,不斷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

楊志國為患者制定治療計劃並撰寫病例

因病房不允許家屬探視,也沒有陪護,我還需要悉心照護,幫大家送食物,協助患者和家人通話,並做好家屬解釋溝通工作以及患者的心理安撫及鼓勵。在這裡我深深感受到患者對生命的渴望以及對治療康復的堅定信念,每查完一個病人、每做完一次檢查,大家都會向我怕我們表達謝意,這是患者們對我們工作的高度肯定。

最讓我感動的是5床患者舒某的感謝信,舒某在信中說道:「甘肅支援團隊的全體醫務人員們,你們不遠萬里來到武漢救援,辛苦你們了。我從外院轉來有一個星期了,病情也有所好轉。你們是一隻有能力的技術團隊,每位醫務人員都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把我們當親人,這讓我們感到很溫心。你們的工作態度兢兢業業,雖然大家語言不通,但都百問不煩。你們工作認真負責,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怕髒,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裡,等疫情結束後,再次歡迎你們來武漢,我們武漢人民一定會熱情接待」。醫者仁心,而心就是熱愛,一襲白衣,賦予我們責任、使命與擔當,面對疫情,衝鋒在前,我們義不容辭!

患者向甘肅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寫感謝信

「為什麼要來武漢,尤其是這個時刻」?除了不辜負醫生這份職業賦予的責任和訓練以外,我也想為阻擊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貢獻綿薄之力,因為只有守住了最後的防線,才能保護那些我愛的人們,那些我們需要守護的平凡生活,我想對於每一個投身這場戰役的普通人,不論是何種崗位,都是一樣的。

轉眼間,我們一行已經迎來春暖花開的3月。待花漸濃,待燕雀舞,願親珍重,靜待春歸。我們從死神手裡搶救下了很多生命,疫情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大家也會一戰到底,平安凱旋!再黑暗的夜也會走到盡頭,迎來曙光,期待每一個光明的明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9jK03ABjYh_GJGV5u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