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梁山好漢外號狂實力弱,為人卑鄙吃軟怕硬,得宋江賞識卻死得慘

2023-12-21     古今記實1

原標題:此梁山好漢外號狂實力弱,為人卑鄙吃軟怕硬,得宋江賞識卻死得慘

水泊梁山之上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總計一百單八位梁山好漢,即便是沒讀過《水滸傳》原著的朋友也一定會知道這一「常識」,畢竟四大名著的影響力在文學界是其他文學作品難以企及的,但若是不翻一翻原著,便容易對梁山好漢這一團體產生一定程度的誤解,比如認為被逼上梁山的就一定是含冤的好人,其實不然,梁山之上可謂是歹人橫行,像魯智深、武松這樣相對正面形象的好漢其實寥寥無幾,比如本文的這位主角,他人品不咋地,屬於吃軟怕硬的那種人,然而宋江卻格外賞識他,只不過最終卻因作惡太多而被施耐庵安排一個悽慘的結局。

提及梁山上的惡人,絕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那早早落草為寇占山為王的王英、周通之流,這兩人乾的都是打家劫舍和強搶民女的事;或者是李逵、鮑旭這種嗜殺成性的惡人,殺紅了眼後部分黑白的連無辜百姓也能夠下得了毒手,簡直與畜生無異,但說實話,這些個「好漢」早已被人看透了,他們的「惡」是世人皆知的,本文的主角卻不是如此,那人的為人同樣令人不齒,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那人即是呂方。

呂方這人自詡「小溫侯」,他在原著中有這麼一段自我介紹,原著道:「那個穿紅的說道:小人姓呂,名方,祖貫潭州人氏,平昔愛學呂布為人,因此習學這枝方天畫戟,人都喚小人做小溫侯呂方。因販生藥到山東,消折了本錢,不能夠還鄉,權且占住這對影山打家劫舍。近日走這個壯士來,要奪呂方的山寨,和他各分一山,他又不肯,因此每日下山廝殺。」這短短兩句話中卻包含了太多的「黑理往白了說」。

比如他提到自己愛學呂布為人,然而呂布為人如何?可不就是吃軟怕硬麼?否則三姓家奴之名從何而來?又時候自己早年是個藥販子,因為虧了錢便落草為寇當了賊人,這算是道理麼?難道做生意賠了本的人都得落草?你說他落草欺負對影山周邊的人吧,可一見郭盛與他實力相當就立馬願意拿出一半勢力與之分享,這可不是吃軟怕硬麼?

當花榮一箭將他與郭盛的雙戟射開之後,他們便老老實實上了樑上,還得到了宋江的賞識,成為他的小跟班,說白了就是保鏢一個,有人會說比起郭盛來說,呂方有更多精彩的表現,比如他擊殺曾塗、厲天佑,還與石寶大戰,其實不然,曾塗和厲天佑缺乏戰績證明自己,也就是三流水平罷了,而真正對戰石寶級別的敵人時,原著的描述又顯得十分曖昧了,原著道:「宋江在門旗影里看時,呂方一騎馬一枝戟,直取石寶。那石寶時劈風刀相迎。兩個斗到五十合,呂方力怯。」其中「力怯」二字將呂方的吃軟怕硬的一面再次凸顯出來,打不過就慫了。

事實上這麼一位人品極差的人又怎麼能稱得上是「好漢」呢?又如何配得上一個善終呢?果不其然,施耐庵賜他和白欽同歸於盡,雙雙墜下山崖,雖然慘,卻是罪有應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6fdda20edac0b0ddcefafb0a2957a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