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沒早點來公園,什麼小黃魚、某寶,都弱爆了

2024-05-11   龜類愛好者

原標題:後悔沒早點來公園,什么小黃魚、某寶,都弱爆了

在城市的喧囂中,公園往往是我們休閒娛樂和鍛鍊的好地方,而公園裡的池塘更是一片寧靜的所在。然而,我們知道,不僅僅是寺廟的放生池,就連公園的人工湖和池塘也都是「放生愛好者」的最佳選擇,其中不乏價格昂貴的品種。那年龜友在放生池中拍攝到了金頭,就是令人羨慕的瞬間。

現在,有又龜友拍攝到了「驚人一幕」。那就是陸龜在公園的水裡飄著。

乍一看,這第一張圖還真是酷似緬甸陸龜的品種。這水陸都不分,還放生?這一現象不僅令人費解,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這放生都是這麼瘋狂的?真的有這麼多人做壞事,需要積累功德贖罪?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首先我們想到的就是宗教信仰與習俗。在一些宗教信仰中,放生是一種行善積德的方式。人們相信通過放生可以消除罪孽、積累功德。因此,一些人會選擇將龜類放生到公園的池塘中,以求得心靈的慰藉和安寧。而且龜類一直以來都是靈性的動物,放生肯定功德翻倍。

缺乏科學知識,很多人對龜類的生態習性和生活環境並不了解,認為只要將龜類放入水中就能生存。潛意識裡就是認為龜在水裡就行了。就是這種缺乏科學知識的行為,往往會導致錯誤的放生方式,甚至對龜類造成傷害。

當然,跟風與盲目模仿,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當今社會,跟風現象普遍存在,買龜也是如此。一些人看到別人在公園放生龜類,便盲目模仿,認為這是一種時尚或潮流。還有人覺得放生越貴的就越有功德,越有「范兒」。

這不比小黃魚和某寶要牛逼?公園裡的池塘,你好好逛逛,說不定品種比小黃魚和某寶還要豐富。而且還可以有機會免費獲得,這豈不美哉?所以你要是逛公園,發現好的品種,不要猶豫,直接領養,你的領養才是真的積累功德。

當然,如果你領養,自己得有適合的條件才行。領養龜類需要一個合適的容器,如玻璃缸、塑料箱等。容器的大小要根據龜類的體型和數量來選擇,以確保它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如果能夠識別龜的龜友,自然會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龜舒舒服服的生存下去。

大家都說自從養龜之後,就有采野的習慣了。那麼既然大家喜歡采野,不妨我們再仔細搜索一下是不是有好的品種在一些池塘里。花個三五塊錢,現場買個網兜,收進自己的手裡,這不比小黃魚和某寶香?

哈,以後就這麼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