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則華為起訴小米專利侵權的公告,大概意思是華為認為小米侵犯其四項中國專利,分別是「發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載波聚合時反饋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和「一種獲取全景圖像的方法及終端」,「一種鎖屏方法及移動終端」。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這只是一則公告,還沒有最終的定論。所以在這裡我也不想針對華為跟小米之間的這則專利公告有過多的具體評判。但是我想聊一聊,我對於這則公告的一些個人看法。
華為在所有手機廠商里的專利池應該是最為深厚的,即便是交叉授權,華為也有絕對的優勢。不僅如此,華為還擁有全世界最多的5G專利,而且華為也為此投入了巨大的研發費用。
不過,我個人認為,有什麼問題其實都可以坐下來談好,解決好,把專利問題搞定,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才更有底氣。尤其是想進入海外市場,對專利壁壘的要求會更高,更嚴格。藉此事件,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國產手機能否攜手構建專利護城河?
小米如果真存在這些問題,也應該向華為釋放善意,讓自己更強大起來,也讓別人的努力獲得應有的回報。華為的專利池能否通過一些特定的方案,協商好,幫助其他國產手機廠商走得更遠,這可能是意味著華為可以幫國產手機廠商們快速建立專利池,畢竟,如果沒有足夠的專利池,手機廠商們很可能在海外市場上碰壁,甚至遭到別人的為難。
事實上,華為跟其他手機廠商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也是存在的,早在202年10月的時候,華為就宣布跟OPPO、三星都簽訂了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通過付費的方式購買其他廠商的專利與授權也是很常見的行為。
而在華為跟OPPO達成協議之前,其實OPPO就接連遭到了諾基亞的全球範圍內的訴訟,甚至還一度在德國被禁止了OPPO在當地的銷售,時至今日也還沒完全解決,今年2月份諾基亞在巴西又取得了對OPPO的初步禁令。值得一提的是,OPPO認為諾基亞設定的5G專利費用遠高於4G時代與OPPO簽訂的協議,毫無疑問,這是外國公司利用專利對我們本土企業進行的打壓!
要知道,如今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是處於需求下滑的狀態,當華為受到限制的時候,更需要這些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們走向世界去跟蘋果三星的競爭,如果像OPPO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不能夠在專利上形成強大的保護層,那麼很可能會再次遭遇諾基亞的事件。而華為作為國產手機品牌的老大哥,作為全球5G專利最多的公司,如果能夠與小米OPPO等友商通過協商的方式進行收費授權,毫無疑問也能夠幫助其他國產手機廠商快速的建立專利池,避免再次被人欺負。
始終貫徹一個觀點:一切以科技向善,人心向善為原則,方能成就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