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啦!沒有星標,以後有可能就看不到舌姐了…為了能長長久久攜手吃瓜,辛苦大家點點星標
最近哈爾濱一天800個熱搜,毫不誇張成為2024年的開年頂流。
本地人說,請叫它爾濱,因為實在哈不出來了。
現在的他們belike:
相比之下,南方人在飛機還沒落地時就暴露原形,一個個激動得哇哇哇。
今年冬天,潑天的富貴終於輪到了哈爾濱。
2023年12月份以來,南方遊客猶如「北伐大軍」一波又一波湧入。
元旦第一天的的旅遊訂單就比去年增加了200%。
此前,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退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甚至有人開始惡意分享如何「薅景區羊毛」。
而對於退票問題,冰雪大世界就一個字:「退!」
後續大波志願者還排隊給遊客送紅糖水。
這波退票操作,給哈爾濱圈了大粉,南方網友們立馬訂機票「聲援」。
而爾濱人,也讓大家見識到它是如何狠狠寵壞南方小土豆、小砂糖橘。
小土豆,是爾濱人給南方朋友打造專屬愛稱。
辨別方式很簡單:淺色羽絨服,可愛的小帽子。
而小砂糖橘,則是廣西的友仔友女們。
源於11位廣西幼兒園小朋友勇闖哈爾濱。
一時之間,引來了無數雲南小菌菇、貴州小茅台、河南小豫米…
無論誰來,爾濱通通歡迎。
這場盛大的宴會,從落地那一刻就開始了,機場、商場,交響樂安排上。
誰叫這裡曾是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文藝復興式、巴洛克、拜占庭、新文藝運動派和俄羅斯式文化的交匯處。
走在街上,爾濱怕小土豆們不抗凍,大手一揮直接安排上溫暖驛站。
曾經如履薄冰的中央大街,
現在鋪上了地毯。
來了爾濱,不僅人不能磕著。
行李也不能磕到。
這一回,爾濱是鐵了心讓南方小土豆、小砂糖橘們吃好、喝好、玩好。
在這裡,南北之爭徹底消除,因為甜豆腐腦已經稱霸街頭。
把凍梨都做成擺盤。
有遊客想體驗「月圓人團聚」的極致的浪漫夢幻,於是聖索菲亞大教堂上空便有了人造月亮。
有姐妹想拍「在逃公主」,馬術協會那匹「長翅膀」的黑馬申請出戰。
不僅是馬,連常住深山老林的鄂溫克族的鹿,都願意出山給大家擼一把。
其他的什麼狍子,
白狐,
東北虎,
駱駝···就更不用說了。
一個個都變成討好型濱格動物,申請加班。
有些動物還不是哈爾濱自家的呢,這回爾濱確實玩大了,它不僅掏空自己家,還企圖掏空東三省。
動物們都這麼賣力,當地人就更誇張了,那簡直是一鍵開啟「全民寵寶」模式。
但凡打不著車,隨手就能招來私家車,認準了「南方小土豆免費順風車」的標誌,都是司機們自發免費搭客。
感受不到男友的愛,那就去哈爾濱吧,司機大叔會給你開車門,還會給你夾著聲音說:公主請下車。
甚至,還有機會在路上隨機攔到勞斯萊斯哦!
異父異母的親姐妹,在街上發暖寶寶,生怕大家一個不小心凍著。
185帥哥給大家倒紅糖水,養眼又暖心。
買根紅腸,大爺還要手舞足蹈說一堆祝福語,情緒價值拉滿。
在這裡,小土豆們無論多少歲,都能放心做小孩,放開玩也不怕。
因為大爺們都在邊上盯著,還會不時大喇叭溫馨提醒「各位親愛的『小土豆』,請注意腳下安全」。
小土豆、小砂糖橘們這回在哈爾濱玩的有多歡?
在冰雪大世界,大家集體蹦野迪,在一片片聲浪中迷失了南方人的內斂和嬌羞。
遊樂場裡,雪地胎起飛,快樂超級加倍。
不是土耳其去不起,而是爾濱的熱氣球更有性價比。
別說裹著東北棉襖的雪地車,
連坦克都來接客。
只有北歐才有聖誕老人車?爾濱那款還會呲花冒火星子!
只要你想玩,爾濱統統給安排上。
看這文案,勾起了多少南方人的思鄉之情?
誰懂,爾濱,我素未謀面的第二故鄉!
有網友說,哈爾濱現在給人感覺就像一個東北男人,處了一個溫柔似水的南方妹子,然後把自己家底全拿了出來,天天嬉皮笑臉討好新對象,本地人就像前女友。
實際上呢,爾濱更像是歷盡千帆的大姐,對軟糯的南方小妹慷慨以待。
曾經,哈爾濱是國內最重要的重工業和裝備製造業基地,是多少人都為之嚮往的土地。
什麼繁華,什麼驕傲它都經歷過。
可如今,它的GDP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墊底。
面對十年中千萬人口的流失,它從來就沒有彎下它挺直的脊背,依舊保有這自發的善意、主動的熱情、誠實的志氣、向上決心。
這一回,無論哈爾濱收入多少,都是它應得的!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毒舌一姐
更多娛樂新鮮事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