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納稅430億的寶馬如果「滾出中國」,後果是什麼?

2023-04-24   抱朴財經

原標題:一年納稅430億的寶馬如果「滾出中國」,後果是什麼?

放過在中國直接創造兩萬多就業崗位的寶馬吧,瀋陽需要這家企業,中國需要這樣的企業。

作者:今綸

遼寧省會城市瀋陽的第一納稅大戶是誰?是移動還是煙草,又或者是某個石化公司。都不是,是華晨寶馬。

2021年,華晨寶馬納稅金額超過430億元,華晨寶馬連續16年成為瀋陽最大的納稅企業。

瀋陽2021年的總稅收是多少?612.4億元。也就是說寶馬的稅收占了瀋陽當年總稅收的70.2%,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所有企業交的稅加起來還沒寶馬多。

在有疫情的情況下,過去4年里,寶馬在瀋陽新增了6000多個就業崗位,如今的寶馬集團在華機構總人數已超過28000人。

有眼光又機敏的瀋陽人當年為了拿下寶馬新工廠,如今為了壯大寶馬,到底有多拼?我們今天講講瀋陽與寶馬的故事。

01 高溫下徒步勘測200萬平方米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05月23日,註冊地位於瀋陽市大東區山嘴子路14號。

2003年5月,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圖源:中國經濟網

2003年3月27日,華晨汽車與德國寶馬集團簽訂合資合作協議時,寶馬把產能慎重地規劃為3萬輛,這個數量其實有「試水」的意思。

當時,寶馬沒有獨立廠區。華晨金杯與華晨寶馬共在一個廠區,實行部分部件共線生產,寶馬的意思很明顯:租用生產線,如果不行就撤了。

從2003年10月第一輛BMW上市,到2007年第5萬輛轎車下線,華晨寶馬僅用了42個月時間。

2003年10月首款國產寶馬——華晨寶馬BMW 325i上市。

2006年,華晨寶馬成為瀋陽納稅狀元。一切順風順水,雙方皆大歡喜。

2005年,華晨寶馬公司準備興建總產能30萬輛的新工廠,各個城市都想搶,因為這是寶馬公司,大家都知道意味著什麼。

遼寧省、瀋陽市當然也希望拿到這第二塊寶馬「蛋糕」,因為第一塊寶馬「蛋糕」本來就在瀋陽,於是派了鐵西區參與角逐。

上世紀90年代是鐵西區最困難的時期,相關場景在電影《鐵西區》已經有呈現,下崗、沉默、蕭條、哭泣是關鍵詞。

電影《鐵西區》劇照

從2002年開始,鐵西區開始了 「東遷西建」的改造,進行全面轉型。這個時候,如果華晨寶馬的新工廠能落在鐵西區,那絕對是巨大的推動力,鐵西人民需要工作,需要鈔票。

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鐵西區、瀋陽市就拿出了「捨我其誰」的精神,拼盡全力要為華晨寶馬提供最好的服務,為自己爭取一個優質企業。

經過不斷接觸,拿出數據、方案表達誠意,寶馬公司終於鬆口,表示要在鐵西開展項目地勘。

這是一個極好的信號,鐵西人高興壞了,做了充分準備。

大家在近40℃的高溫下,徒步勘測了200萬平方米,胳膊和臉被一人多高的野草刮出血痕,每天從早8點走到晚8點,除了吃飯,基本不停,膠鞋穿不了幾天就被磨破了。

結果,德國專家說預選地址向東南方向平移410米。

這是一件天大的事兒,這意味著拆遷、征地的部分工作要從頭開始,畢竟又涉及兩個村和幾百戶人家。

工作人員沒辦法,硬著頭皮挨家挨戶去做工作,磨破了嘴皮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該怎麼賠償就怎麼賠償,終於把土地的問題解決了。

本來要四個月辦完的事兒,鐵西人一個半月就幹完了,這就是了不起的「瀋陽速度」。

這也得益於市民的大力支持,他們很清楚,瀋陽需要寶馬的新工廠,因為很多人要吃飯、要就業。

02 博弈激烈,節省5000萬

德國專家快要回國了,如何增加鐵西區的勝算?那就是「快」,因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工作人員連續熬了3個通宵做出了1萬多字的基礎設施方案,在德國專家登機回國的一刻交到了他們手中,專家非常驚訝。

圖源:瀋陽政協公眾號

最終,中英文對照、圖文並茂、詳實完善的方案折服了德國專家,德國專家甚至向工作人員深深鞠躬,他們佩服這幫瀋陽鐵西人,他們不知道鐵西人真的是窮怕了,吃過太多苦,所以逮到機會就要全力以赴。

隨後的談判是艱苦的,因為不可能無原則退讓,該爭取的利益要爭取,該節省的成本要節省,在所有條款的談判中,最艱難的要數圍繞標高問題展開的較量。

對於寶馬項目用地防洪問題,鐵西區已按照防百年一遇洪水的標準制訂了規劃方案。但寶馬堅持項必須按照德方百年一遇洪水位進行施工,即30.4米。這涉及到巨大的成本付出,不能答應。

沒辦法,說服對方必須要有數據,要有案例。

鐵西區的技術人員發揮了「拚命三郎」的精神,接力奮戰15個晝夜,收集瀋陽歷年防洪資料和寶馬其他工廠資料。

最終,技術人員不但拿出歷史數據說話,還拿出國外其他寶馬工廠的建設標準說話,因為他們深知,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最終合作成功。

鐵西人知道,必須在科學的前提下省錢,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後面麻煩很大。

幸運的是,標高問題最終達成一致:由30.4米變成了最終的29.6米!節省投入達5000多萬元。

艱苦卓絕的折騰結出碩果:

2009年11月12日,華晨寶馬新工廠項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約。

簽完這份厚達100多頁,每頁「角簽」歷時3個小時的合同,多少瀋陽人在感嘆,多少鐵西人在落淚,確實太不容易了!

時任遼寧省省長說,協議簽署標誌著華晨與寶馬合作進入新的歷史,同時遼寧省對寶馬的服務也進入了更高階段。

這一切,多年後,高喊「寶馬滾出中國」的網民和自媒體當然難以有切身體會,他們壓根不知道這些故事和細節。

03 一個半月內完成艱巨任務

一切都是值得的,但一切才剛剛開始。

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留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必須在一個半月內完成35.4萬平方米的一號地塊的整理工作。但土層一直未解凍,寶馬專家認為至少需要3個月的施工期。

鐵西區人急了:成立寶馬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專設新城建設辦和寶馬項目辦兩個機構,專門為寶馬項目進行建設協調和服務。

這是一場「戰鬥」,只能贏,不能輸,因為完全輸不起,背後就是懸崖,退一步就全盤皆輸。

鐵西人頑強求生,絕地反擊,為了自己的飯碗,為了子孫後代的福祉再一次拉開了「打硬仗」的架勢:

4月15日,施工隊伍全面進場,幹部輪流24小時現場辦公。

每天2000車的砂石回填量,平均每分鐘就有2輛25噸載重的運輸車進入施工現場;

30台大型夯實機械同時起落;

每人每天都要在施工現場走上二三十里,汗水混合著泥沙,大家都如同「泥人」一般。

開始施工的前15天有12天下雨,工人就千方百計邊排水邊搶工期。

汗水、雨水、泥水混在一起,鐵西人艱難前行,完成了任務。

2010年5月31日,寶馬計劃開工日期的前三天,一號地塊土地整理工程如期高質量完工,創造了寶馬建廠史和瀋陽建設施工史的奇蹟。

2009年,《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2018年9月,鐵西區獲2018年中國百強區稱號。

鐵西人能獲得這些支持和榮譽,是因為鐵西人很務實,很拚命,在關鍵項目上絕不含糊,也是因為他們非常重視和珍惜寶馬這樣的項目。

多年之後,他們也很難忘記那些為了項目進度而穿越的艱難歲月,那些不眠之夜,真的很苦很累很缺睡眠。

鐵西人拼一把,拼出了自己的美麗新世界。鐵西人拼的是事業,是未來,是一座城市的命運。

這樣的心緒,豈是高喊「寶馬滾出中國」的網民與自媒體可以體會?

04 企業與城市雙贏

奮鬥之後的碩果是顯而易見的。

2021年,寶馬在全球市場共交付約252.2萬輛汽車,其中84.6萬輛寶馬和MINI品牌汽車在中國交付,同比增長8.9%,這意味著寶馬集團每生產3輛車就有1輛交付中國。寶馬時隔6年再次榮登全球豪華車銷量之首。

這個數據背後,是寶馬與瀋陽共同進步的過程,瀋陽為了寶馬的發展,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力求完美。

瀋陽「愛」寶馬「愛」到什麼程度?

從交通到醫療,從教育到日常生活,都提供了符合規定且力所能及的優質服務。畢竟寶馬是本市的第一納稅大戶,一年幾百億的稅收,寶馬值得尊重和厚愛。

瀋陽地鐵三號一期工程示意圖

瀋陽地鐵三號線直通寶馬鐵西里達廠區院內,將地鐵口直接開在廠區;

寶馬動力電池項目所在的中德產業園內,一條新的地鐵線路正在建設中;

寶馬工廠廠區外修建了一個大型生態公園;

為了解決職工居住生活問題,瀋陽建成了寶馬花園住宅小區;

瀋陽引入了北京三甲醫院——積水潭醫院;

瀋陽引入了著名的德國盍碧璽曼詹國際學校,這是東北地區唯一12年一貫制的德制國際學校,此外,還建設了勛望小學分校、杏壇中學分校、啟工二校……

寶馬也是「愛」瀋陽的,寶馬「愛」瀋陽「愛」到什麼程度?

寶馬鐵西工廠里達廠區

2014年7月,原協議還有四年時間才到期,寶馬宣布提前續約,確認寶馬與華晨汽車的合資協議延長10年至2028年

2022年2月11日,寶馬集團宣布,將完成總額約279.41億元人民幣的股權交割,寶馬在華晨寶馬的股權占比將由50%提升至75%華晨寶馬的新合同也延長至2040年。

2022年4月,華晨寶馬瀋陽大東工廠產品升級項目落成。

2022年6月,寶馬斥資約150億元的鐵西工廠里達廠區在瀋陽正式開業,這是寶馬歷史上最大的單筆對華投資。

當時間來到2022年底,寶馬又宣布全新動力電池項目在瀋陽正式簽約,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

據《羊城晚報》3月1日的報道:自2010年以來,華晨寶馬在華總投資累計已超945億人民幣,創造超過26000個高質量工作崗位。

寶馬用945億投資瀋陽,這是海枯石爛的鑽石級真愛。

寶馬不斷加碼瀋陽,還帶動了當地產業集群的發展。

2021年華晨寶馬的本土零部件供應商增長9% ,達436家;本土採購額增長30%,達714億元,其中60%的份額來自遼寧當地供應商。

這些供應商絕大部分是中國企業,從業者絕大部分是中國人,所以說寶馬之於瀋陽製造業,當然是擎天柱一般的存在。

寶馬為瀋陽貢獻了大量稅收,瀋陽為寶馬提供了一流的營商環境和服務。

企業與城市獲得了雙贏的結局。

05 沒有經歷艱難,不知飯碗重要

我們為什麼要講這樣的雙贏故事?

因為目前仍在持續的寶馬冰淇淋事件中,某些網民和自媒體不顧寶馬已經道歉的事實,也不願把事件定性為一個公關促銷策略的錯誤,而是無限上綱上線,居然高喊」寶馬滾出中國」。

瀋陽這樣的省會城市,一年70.2%的稅收來自於寶馬(2021年,寶馬納稅金額超過430億元。數據來源:《人民日報》2022年11月09日第08版如果寶馬「滾出中國」,這個窟窿誰來填?是某些網民還是自媒體?

寶馬在華創造的直接崗位是2萬多,間接帶動的銷售、供應商等環節的就業有十幾萬人或者更多,如果寶馬「滾出中國」,這些人如何就業?現在的工作很好找、生意很好做?

當年的瀋陽人頂著烈日勘查建廠地址,在大雨中一身泥水完成施工任務,熬通宵拿出方案,甚至接力奮戰15個晝夜為國家省下5000萬,是為什麼?

難道不是為了留下優質企業,創造就業機會,創稅於瀋陽嗎?

如今因為冰淇淋風波,何況寶馬已經道歉,就要口嗨趕走寶馬,某些網民和自媒體是不是故意來砸瀋陽人的飯碗?瀋陽人和你們有仇?

一年納稅430億的寶馬如果「滾出中國」,後果是什麼?請口嗨者認真想想。

有人說寶馬也在中國賺了錢,可是如果寶馬不賺錢如何交稅?如何給工人發工資?如何維持運營?難道中國企業「出海」不是去賺錢的,是去做慈善的?你們問問曹德旺先生是不是出去做慈善的。這都是些什麼邏輯和思維方式?

招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是招到寶馬這樣的巨頭,一年能有幾百億稅收,放到中國絕大多數城市,當地人做夢都會笑醒。

現在為了一杯免費的冰淇淋,在寶馬已經說明情況且道歉的前提下,依然有網友大喊「寶馬滾出中國」,既沒有修養和格局,也顯得自己無知。

沒有經歷過世事的艱難和坎坷,不知道飯碗和鈔票的重要,或者什麼都明白,就是要故意帶節奏賺流量。這樣的網民和自媒體都是在傷害中國經濟,在砸普通人的飯碗。

高層在今年3月13日的記者會上曾言:「去年出現了一些對民營經濟發展的不正確言論,使一些企業家心存憂慮」。

值得慶幸的是,如今,對民營經濟的鼓譟之聲已經小了很多,但是對外企的近乎瘋狂的批評似乎越來越烈,這並不正常,同樣值得高度警惕。

誰是真正有利於中國的經濟建設力量?是一年交稅幾百億的寶馬,還是某些瘋狂的網民和自媒體?

放過在中國直接創造兩萬多就業崗位的寶馬吧,瀋陽需要這家企業,中國需要這樣的企業。

繼續咆哮「寶馬滾出中國」的網友不妨想想這樣的場景:如果兩萬多工人失業了,他們站在你家門口,排很長的隊,那絕對是個大場面。

何況,德國經濟的兩個強大引擎——汽車製造商福士偉根和全球領先化工公司巴斯夫正在擴大在中國的投資,這後面又是不錯的稅收和就業機會,不要影響它們的信心。

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們的朋友才能越來越多,機會才能越來越多,這是多麼簡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