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就業收入高又穩定,年輕人不想當公務員

2024-05-27   抱朴財經

現在日本最優秀的年輕人都去了私營企業,國家公務員面臨招募危機。

作者:李捷(抱朴財經評論員)

日本有一些我們這些中國人看起來很「怪」的想法與現象,我雖然知道是我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的問題,但它們確實是看起來很怪。

比如,日媒5月24日消息: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及文部科學省最新調查顯示,今年日本3月份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8.1%,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水平。

又比如,日本年輕人不想當公務員。

我確實很low,我認為他們都瘋了。

01 遊客消費創單季歷史新高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8.1%」這事兒靠不靠譜?

《日經中文網》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此次調查的覆蓋範圍極廣,囊括了全國62所國立、公立和私立大學的4770名應屆生。如此廣泛的樣本,使得這一數據具有極高的可信度和代表性。

那麼,日本大學生的就業率最近幾年怎麼樣呢?是不是今年才略好一點,我帶著羨慕忌妒恨的心情去查了一遍:

2021年,96.0%;

2022年,95.8%;

2023年為97.3%。

也就是說,最近這些年日本沒有崩潰,日本大學生沒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有大把的工作機會,不用去開網約車送外賣,因為他們的就業率一直在95%以上。

我很不服氣,但事實就是事實。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日本的經濟起來了,通脹起來了,日本央行甚至把負利率調整為正利率。

通脹起來了就證明經濟有點活力了,可以開始各種折騰了。而且,隨著旅遊的恢復,日本的酒店和旅遊業人滿為患。

3月的數據已顯示,入境日本的外國遊客達到約308萬人,單月首次突破30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69.5%。

最讓我嫉妒的是,這些人不是窮游:

今年第一季度訪日遊客的旅遊消費總額達到1750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19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遊客對「高附加值旅遊」興趣最濃厚,「那些在日本尋找獨特旅遊體驗的遊客數量正在增多,比如在寺廟裡過夜、親手做壽司、嘗試做陶器等。」

日本旅遊現在擁有了人氣過旺的煩惱,真的是很得瑟:

目前,日本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一處網紅打卡點就選擇通過修「牆」來阻止蜂擁而至的遊客在此拍攝富士山。

當地一名官員對媒體表示,在此打卡的遊客有的亂扔垃圾,有的為拍照無視交通規則,建屏蔽網實屬被逼無奈。屏蔽網高2.5米,寬20米,用來遮擋富士山;今後如果情況好轉,可能拆除。

有不是「窮游」的遊客,就有酒店和旅遊業的持續發達,光這一塊就會創造大批的工作。

現在日本的大學生很拽,都要人家求著他們去上班,畢竟,年輕人少,工作機會多。

02 公務員收入沒有誘惑力

日本的大學生拽到什麼程度呢?

中國國內年輕人趨之若鶩的「為人民服務」的崗位——公務員,他們是不想乾的。

近日,日本人事院公布數據,2024年度日本國家公務員考試一般崗位(大學畢業程度)的報考人數為24240人,比去年減少了7.9%,更是創下了2012年度採取現行考試以來的報考人數新低。

十年來,報考國家公務員綜合崗位的人數,減少了近一半。東京大學曾被譽為「公務員搖籃」,但在2022年,東大只有217名學生考上公務員,創造了1998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

日本人急了,七嘴八舌在網上留言。其中有兩位網友評論說,現在日本最優秀的年輕人都去了私營企業,國家公務員面臨招募危機。

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的智商不夠,確實看不懂,他們不想做人上人?他們不想年終績效幾萬十幾萬?他們不想退休金高高在上?

日本年輕人不想當公務員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收入沒有誘惑力。

既然年輕人不愁工作,當然就要比較一下工作的收入啦,誰高誰牛。

國家公務員考試錄取信息網站對日本公務員進行了透明的工資公示。剛入職的大學生公務員,平均薪資約為24.3萬日元(約為人民幣12100元),這比日本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20.6萬日元)高。

但是,日本有不少大公司的收入在平均起薪之上,而且大公司的上升空間比公務員體系高,收入更是高太多。

2021年,日本國家人事院進行了一項調查,經過調查,25—30歲的公務員的平均年收入為378萬日元(摺合人民幣17.9萬元),而同一年齡段的勞動者的平均年收入為424萬日元(摺合人民幣20.1萬元)

像豐田這種大型企業,這個年齡段員工的平均年收入達到858萬日元(摺合人民幣40.7萬元)

所以,2023年8月,日本人事院向國會和內閣提議:給公務員加薪。一般職位公務員的月薪平均提高0.96%,即3869日元(約為人民幣194元),這是26年來的最高增幅。

不加薪,公務員隊伍更留不住人。

錢少,誰干?這裡是日本,是資本主義國家日本啊。

03 公務員加班很瘋狂

第二,加班到昏死。

日本的公務員是真忙,加班加到昏死,又沒有加班費那種,簡直是要命。

據媒體報道,24歲日本女孩山口美子此前在日本司法部當過兩年國家公務員,「我以為能5點準時下班,現實是大家都得加班到深夜。我每天只能睡3小時,午飯時間也很短,想去廁所也得問上司。」

這和包身工有什麼區別?不,連包身工都不如!

2022年有疫情,厚生勞動省加班最為嚴重,2022年4月加班超過「過勞死亡線」的員工約830人,占整個部門的1/5,更有員工一個月加班時間達到226個小時。

這和黑煤窯有什麼區別?應該直接報警。

一名30多歲的厚生勞動省公務員向朝日新聞透露,他經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回家,忙的時候部門七八成的人在末班車結束後也在工作。他表示,「我感覺這份工作會影響我生命健康,休息日也會很緊張,這根本不是一個能讓人保持健康的長期工作環境。」

圖源:日本NNN電視台

根據2020年日本內閣人事局對5萬名國家公務員的工作調查,在超過20歲的公務員中,每月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的占30%;其中,每月超過100小時的員工就逾三千人。

日本社會界定的「過勞死警戒線」,是發病前1個月加班超過100個小時。在這種畸形的工作環境下,很多公務員不得不犧牲自己的生活,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價。

1周工作時間:

20小時以上,40小時以下,53%

40小時以上60小時以下,60%

超過60小時,69%

在NHK的走訪中,有做公務員的丈夫在凌晨4點47分才有時間回復幾小時前妻子發來的簡訊,並表示已經在打車回家了;有的因為處理500封郵件,在晚上十點多才吃上第一份正餐——便利店的義大利面;也有抱著一腔熱血進入體制的年輕人,因為扛不住長期超額加班的壓力,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只留下了一封寫有「我是不孝的兒子,真的很抱歉」的遺書。

命都沒了,還談什麼工作和收入?

更可怕的是,在日本,國家公務員並不適用於《勞動基準法》,因此不受「加班時長規定」的保護。雖然日本人事院有出台過相關規定,但並不具備法律效力。

如果一個年輕人準備去做日本公務員,他真的是準備去做貢獻的,精神境界很高。

結果也很簡單:

2023年6月,日本人事院發布2022財年年度報告(也被稱為「公務員白皮書」),其中一項調查,是國家公務員和私營公司雇員的工作意識。只有25.8%的國家公務員,願意「向親密的朋友或熟人推薦目前的工作」。

相反,在僱傭300人或以上的私營公司中,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有36.5%至40.9%的員工,願意推薦自己的工作。

根據公益網站走進日本(nippon.com)2022年發布的數據,2013年至2017年間,做不到10年就離職的公務員,每年不到100人。然而,在2018年,離職人數上升至116,2019年進一步攀升至139。

不想加班,只想逃離。

04 日本企業工作很穩定

第三,企業穩定性不輸公務員。

很多人也許會說,公務員崗位至少很穩定啊,沒錯,是很穩定,可是日本的企業工作也很穩定啊。

很多日本人在公司一干就是一輩子,除非公司垮掉。

日本企業利用資歷制度、終身僱傭和內部工會三者相結合的方式,來培養對公司高度忠誠的員工。簡單說,你在公司乾的越久,收入越高。

想解僱一個人很難,員工受到《勞動合同法》的嚴格保護。

員工除非嚴重違反合同或者違法犯罪,一般來說是不會被解僱的。

而且企業的工作相對而言,成長性更高,更容易學到技術、技巧,趣味性更多一點,可能性更多一點,規矩更少一點。

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搞的,你要他聽話,你要他整天加班,怎麼可能?又不是沒得選擇,又不是奴隸社會。

現在是年輕人少,工作機會多,就該年輕人挑挑揀揀。

既然去企業上班長期來看收入比公務員還高,加班有錢,或者不用拚命加班,穩定性都差不多,如果是你:喜歡錢,喜歡少加班的你,你選啥?肯定不想當公務員啊。

利益,大家考慮的都是利益。

既然如此,既然有選擇,看在企業收入的份上,我為什麼要去當公務員伺候人民?在日本是真的點頭哈腰伺候啊。

連市長都要站在地鐵口給市民鞠躬,這有啥好乾的?

綜上,在日本,年輕人不想當公務員是因為無利可圖,還要賠本,賠上健康,這才是理性的選擇。

反之,如果所有的行業里,只有公務員收入穩定,且收入高出民企人士一大截,年輕人也會做出理性的選擇,傻子畢竟是少數。

利益,一切都是因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