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級孩子,3個補習班8個興趣班,真的有必要嗎?

2023-03-21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2年級孩子,3個補習班8個興趣班,真的有必要嗎?

最近小區對面新開了一家培訓機構,只要交1200塊錢的保證金就能讓一個孩子免費學10門興趣課程,並承諾,孩子完成所有的課時後,將退還所有的保證金,現場異常火爆,每天都是人滿為患。

那天,剛好看到對門的鄰居,就上前問他,幫孩子選了幾門課,鄰居很興奮地說,8門。

聽到這話,我心裡一驚,因為我知道,他家孩子今年才剛上二年級,因為成績一般,周末和晚上都在上補習班,好像有3個,現在又給孩子加了8個興趣班,這樣的方式真的好嗎?

面對我的質疑,鄰居滿不在乎的地說,時間擠擠總是有的,我也陪著他,又沒讓他一個人去上課。

作為家長,總擔心自己比別人落後一步,人家上興趣班,我也要上,人家報三個,我就一定要報5個,多學一點總沒錯。

可上興趣班真的有必要嗎?報這麼多的興趣班,對孩子真的沒有任何壞處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上興趣班幾乎已經成了一件普及的事情,如果你沒上,可能會被周圍的人瞧不起。

作為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之前,一定要正確理解,興趣班到底能對孩子起到什麼有益的作用,不要最後勞民傷財,卻沒有任何效果。

1、開闊眼界,接觸更多人事物。

學齡期的孩子,每天除了學校就是家裡,很少有接觸其他事物的機會,興趣班無疑是讓孩子接觸新知識的同時,幫助他了解學習以外的其他世界,接觸到更多有共同喜好的同學,開闊自己的眼界,心胸變得更寬廣,也更助於幫助孩子擁有更多正向的性格。

2、挖掘特長,增加自信。

生活中總有一部分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愛且擅長的事情,這是一件很可惜也很可悲的事情。

對於孩子來講,學業太重,幾乎沒有機會去挖掘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而興趣班的嘗試,會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深入挖掘,可能幫助他找到自己最喜愛的方向,並能讓他在後期的學習中,逐漸找到自信,對自己的學習和成長也是另一種助力。

3、學會堅持,磨鍊韌性。

興趣班一般會在周末開課,如果能引導孩子每周堅持上課,風雨無阻的話,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慢慢減少惰性,不為自己找藉口,學會堅持,變得更堅韌。

4、給自己的未來多一種選擇。

就像我大學同學,畢業後,他並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而是選擇了他在小學時就喜歡的畫畫,並通過幾年的打磨,最終成了一名非常出色的網絡漫畫家,收入很不錯。

最重要的是,「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壓根就不覺得累,真的太幸福了!」

興趣班不一定會為你的成績加分,但將興趣變成特長,甚至是擅長,無疑為孩子的未來多一種選擇,多一種實現夢想的方向。

由此可見,興趣班對孩子來說,還是有非常多的幫助,尤其是在孩子的性格塑造上,優點更明顯。

過多興趣班對孩子有哪些危害呢?

凡事都有度,興趣班也一樣,適量的興趣班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變得自信,但興趣班過多,不僅讓孩子無法兼顧,更有可能造成厭學心理。

1、累到極致。

這幾乎是所有家長和孩子的心聲,每個周末,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得很早起床,奔赴於各個興趣班之間,不到半夜不回家,累得眼睛都睜不開。

2、沒有休息娛樂時間。

原本應該是好好休息的周末,卻不得不待在各個興趣班,這就導致生長期的孩子,沒辦法及時鍛鍊,容易引發肥胖等其他疾病,同時沒有足夠的休息,也會讓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影響學習效率,得不償失。

3、厭學,抗拒心理。

長久的疲累和缺乏休息和娛樂,都容易讓孩子逐漸對興趣班產生抗拒,覺得興趣班剝奪了自己原有的休息時間,繼而不願意去學習,變得煩躁,難以溝通。

4、親子關係變差。

當孩子不願去上興趣班時,家長常常會用「交了錢、孩子不自律」等理由,強行要求孩子去上課,殊不知,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更加怨恨父母,覺得父母不為自己著想,繼而心生怨懟,親子關係愈加疏遠。

所以,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學業和身體狀況來定,儘量做到保證孩子有充分的休息時間之後,再來選擇興趣班,而不要本末倒置。

如何科學地引導孩子選擇興趣班?

作為家長為孩子選擇興趣班,可以參考以下4個方向,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

1、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特長。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孩子喜歡,他才願意堅持,願意付出,如果父母不遵照孩子的意願,而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想法做選擇,不僅讓孩子感覺到不被信任,更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更不願上課。

2、家長提前預習。

在為孩子選擇興趣班之前,家長一定要提前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為孩子選擇興趣班的目的是什麼?

有的家長是為了幫助孩子找到興趣所在,發揮挖掘自己的特長,比如繪畫,書法等;有的家長則是針對社會需求為孩子多一門技能,比如編程等,目的不一樣,選擇的方向也不一樣。

第二,結合孩子的表現來初步敲定範圍。

每個孩子的性格和外在表現不一樣,家長在為孩子做興趣班初選時,一定要分清這點。

比如,有些孩子活潑好動,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體育運動,競技類的方向,相反,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更喜歡安靜,家長就可以選擇一些益智類的,思考類的,動腦類的。這樣的目標會更明確且精準。

3、先嘗試,多觀察,及時調整,不勉強。

建議家長做最終決定前,可以讓孩子先多去試聽幾節課,不要盲目報班。

在試聽的過程中,多觀察孩子的表現和心理狀態,多問問他的感受,結合孩子的狀況,及時調整,發現不合適,立馬放棄,絕對不要勉強,等發現孩子真正喜歡的興趣班後,再下決定也不遲,

4、3個誤區要避免。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選興趣班時最容易犯的三個誤區,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第1種、別人學什麼我們也學什麼。

這就是盲目跟風,別人說這個好,我們就去學,別人都在學,我們也不能落下,這類家長壓根就沒有觀察過孩子喜歡什麼,適合什麼,更別說徵求孩子的意見,只是盲目隨大流而已。

第2種,我家孩子沒特長,什麼都必須學。

這類家長一般都聲稱,自己的孩子好像什麼都不喜歡,為了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於是就漫天撒網,所有的興趣班都挨個來一遍,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疲於奔命,就算喜歡也會變成討厭了。

第3種、孩子不夠沉穩,要補。

這類家長的想法就是,孩子缺什麼我們就補什麼,比如有些孩子很好動。很想去學武術或者跆拳道,可家長往往就會認為,孩子不夠沉著冷靜,會讓他去學圍棋,書法,畫畫等等。這樣的方式只會得到孩子的強烈抗議,最終達不到效果。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對於興趣班,家長千萬不要盲目選擇,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和特長,多嘗試,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擁有足夠休息和娛樂的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所在,最終達到開闊眼界,塑造正向性格的目的。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0a0819ae2c97d6f6add4c7ccc18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