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老友記:悲觀者永遠正確,但只有前行的人才會創造未來|甲子引力

2023-12-12     甲子光年

原標題:甲子老友記:悲觀者永遠正確,但只有前行的人才會創造未來|甲子引力

識於微時,莫逆於心,守於經年。

11月30日-12月1日,由中國科技產業智庫「甲子光年」主辦的「致追風趕月的你」2023甲子引力年終盛典在北京舉行。

「甲子光年」創辦六年來,懷著「珍珠一粒一粒收集」的心,結識了無數位好朋友,一起目睹了中國科技產業從「少數人的路」走向「大國重器」,參與推動了很多非共識變成共識,經歷了很多趨勢判斷成為最佳實踐,「甲子光年」始終和科技產業同頻共振,為每一個里程碑事件歡欣鼓舞,也會為某些困難挑戰忿忿不平。

在這個過程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與「甲子光年」「識於微時,莫逆於心,守於經年」,他們是「科技之海」中的「航海者」,也是「甲子光年」的老朋友。

本次大會特別設置了《甲子老友記》環節,甲子光年首席內容官王博與達武創投創始合伙人、CEO 荊濤,紛享銷客創始人、CEO 羅旭,明道雲創始人、CEO 任向暉這三位「甲子光年」的老友,一起聊了聊這一年的變化,以及他們在科技產業中追風趕月的故事。

以下為現場嘉賓交流實錄,經「甲子光年」整理,有刪改。

1.回溯2023,感慨萬千

王博:大家對「甲子光年」和「甲子引力」都比較熟悉,這一場我們可以輕鬆一點。如果用一個關鍵詞形容2023年,你會用什麼詞,為什麼?

荊濤:我的2023還沒過完,但是我也有一個關鍵詞叫「máng」,它代表兩個詞,第一是「茫然」的,第二是「忙碌。確實有幾個月產生了一種茫然的感覺,我們投資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況,因此茫然了幾個月。但是隨後該忙還是要忙的。投資機構也有兩種,一種是卷的,一種是躺的。我們達武創投就是卷的那種,把自己安排得很滿。

羅旭:2023年有一個關鍵詞和我們比較貼切,就是更加「堅定」。今年SaaS軟體領域裡負面的東西太多了,中國的SaaS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坦白講,我們曾經在2016到2019連續四年遇到挑戰,從我自己的體感來講,比今天同行遇到的挑戰要大很多。經常有投資人問,紛享銷客這個公司還活著嗎?那種挑戰是無比巨大的。但是我覺得否極泰來,任何事情都是正反兩面的,要辯證性地看。在那種極其艱難的環境下,反而我們會思考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麼,怎麼做才是對的。

今天我們這個行業出現了很多問題,不完全是外部的環境,也不完全是資本的退潮,是我們自己沒有去做正確的事,沒有走在正確的路上。環境如此變化,為什麼我們會更堅定?因為我們相信數字化企業服務這件事情本質沒有變,軟體智能化的趨勢也沒有變,一定有人需要這樣的服務,一定有這樣的企業能做出來、能做得更好。

紛享銷客創始人、CEO 羅旭

任向暉:我的2023概括來講是「穩定」。大家都知道我們所在這個行業正在經歷「至暗時刻」,整個行業的悲觀情緒非常重。我們自己的企業,又在另外一條時間線上,我們自己的「至暗時刻」發生在三四年前,在這樣的壓力下找到了一些機會,現在正站在機會的前期。剛才一甲講,你是更相信具體的力量,還是會被趨勢所裹挾?我個人是認同一甲的觀點,我相信具體的力量。但是你站在行業當中,面對甲方買家、面對合作夥伴,他們還是會受到行業情緒的影響。所以有時你想去主動發展,但不一定能得到市場的有效回應。所以2023年我們還是追求「穩定」。

王博:今天既然是老友記,我們想聽聽在別的圓桌里聽不到的故事。一甲在開場報告里談到,在過去上百次長達數小時的面對面訪談中,她最常問創業者的一個問題是:過去一年,你是否經歷過一些「magic moment」(神奇時刻)?這個問題我也想提給各位老友們。

荊濤:我的magic moment就發生在前幾天,例行體檢的時候發現得了糖尿病。此前我一直都很注重身心健康,但沒想到我也會中招,所以當時我是有一點暈的。但是現在我覺得科技這麼發達,只要保持良好的習慣,還是能夠控制的。

羅旭:我的magic moment並沒有很強烈的感受,更像是一種穩定。我看了一下我們自己持續的數據,近四年我們從月度到季度、到年度的預測,正負偏差不超過5%。這種穩定帶來的是一種波瀾不驚。今年一線反饋的市場感知是特別艱難的,企業面臨的挑戰非常大,但是我們了解自己對客戶的價值、了解公司的競爭力,一線員工的信心非常足,甚至比公司管理層更足。一線對市場、對客戶、對價值創造力的信心,遠超出我們的預期,這可能是我今年感到比較驚喜的一件事情。

任向暉:我的magic moment也是在幾天前,我看到了一個數字,我們公司今年1月份的員工數和當前的員工數一模一樣,136人。這可能是個巧合,但也說明了我前面講的那個關鍵詞,的確是在求穩。

2.過往未來,感恩相遇

王博:我們來拋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有一台時光機可以穿越到過去或者未來的某個時刻,你們希望穿越到哪個時刻?

荊濤:我還是希望穿越到1998年,那時我是騰訊創始團隊成員,在騰訊剛剛成立的那段時間,我想回去再體驗一把創業的激情,再體驗一把做事勢如破竹的感覺。當然我也想看一看當年的我哪些事做對了,哪些事做的不太對。

羅旭:如果有時光穿越機,我更想向前,而不是往後。我覺得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人生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所以我更想往前看。我們創業和生活的態度,首先就是面向未來。如果我們真的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今天你的行為就會做得更克制、做的更加準確。

任向暉:幾乎每次創業我有想回去更正的時刻,明道雲是我的第四次創業。如果我們做事後復盤,你會知道當時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你應該去糾正。但是這個假設對於創業者來講,是不成立的,沒有意義。所以如果有真有時光機,我想往古代走。我想看看遠古時代、先秦時代,人類到底是怎麼生活的,滿足我這方面的好奇心,我覺得更划算一點。

王博:看來三位嘉賓穿越的時刻都不太一樣。

羅旭:因為人在當下的時候,是不會去做所謂的「錯誤選擇」的。在當下你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件事,你都會覺得「我是正確的」。但過了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做了很多的錯事。所以我覺得時光機的邏輯是不成立的,如果往回走,有太多需要校正和重新做的事了。我們只能向前,沒有機會向後。

王博:我們今天的主題是《甲子老友記》,我也想請幾位嘉賓也回憶一下,在創業過程當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位老友,他是誰?他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

羅旭:回想最近這6年,我覺得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我身邊的幾位合伙人。因為我是一個非專業領域的創業者,從前我在媒體工作,所以對計算機工程、軟體銷售只是略懂皮毛。公司順風的時候,創始人會非常風光;但公司逆風的時候,創始人面臨的內外部挑戰是非常巨大的。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我身邊的幾位聯合創始人,他們更堅定、更包容,像我的老師一樣,帶著我這個外行一點點慢慢往前走,他們給了我很強的推背感。

荊濤: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所謂的貴人。我們人生當中有四個人要超級重視,首先是高人,高人指點,還有一個叫貴人,貴人相助。第三個其實特別重要,它也是變了形的貴人,叫小人監督。最後一個叫菩薩保佑。我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貴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我的貴人肯定是馬化騰,他指引我們方向,在網際網路這條大道上一跑就是20多年。30到40歲之間,是一位老大哥在投資的方向上給予我指引。我現在的觀點和羅總一樣,是我們達武創投的聯合創始人,他們有的正在現場,有的在線上觀看直播。所以,貴人就在我們身邊。

達武創投創始合伙人、CEO 荊濤

任向暉:我有一位貴人,他是我遇到的第一個投資人。那是在中國風險投資的最早期,我估計中國那時候的投資人不會超過5個人,我認識了其中一個,他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自然就是我的一個貴人。後來明道雲進入轉型的關鍵期,當時有一位老客戶給了我們一個訂單。這個訂單讓我們活下來了,如果沒有這個訂單,可能我們的創業就結束了。所以這也是一位對我影響很大的貴人。

3.穿越周期,走向明天

王博:接下來的問題是分別為幾位老友準備的。第一個問題想要問荊濤總,上次我們去了的辦公室,看見掛了一幅字,上面寫著「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為什麼要掛這幅字?

荊濤:那個是杭州靈隱寺的一個對聯,不同的人看到這個對聯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人看到的可能是一種無奈,但在我看來,就是讓自己回歸一個平常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其實快樂的時光、幸福的時刻少之又少,比如甲子引力大會就是我們每年的節日,就是少有的、幸福快樂的時光。所以平時要把自己放平,讓自己心平氣和,去接納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結果。

王博:上次跟羅總聊的時候,了解到羅總之前有媒體從業經歷。從媒體人轉型為創業者,你覺得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羅旭:從媒體人轉型為創業者,我先說不變的部分。大部分媒體人都蠻理想主義的,大部分創業者也是理想主義者。為五斗米而創業的人,很難做出一份美好的事業。他心中一定是有團火,有一個美好的願景。這個是我認為媒體人和創業者特別像的地方。

不太像的是什麼呢?因為我當時做的是綜合日報,日報的節奏太快了,它的產品周期就24小時,早上起來開始規劃,當天晚上要出報。雖然從價值觀角度上來說它是長期的,但從工作節奏上它是短期的。我們做一份報紙,如果一年沒做成功,第二年基本就關掉了。

但是做企業服務軟體我已經做了12年了,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我自己依然在路上。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長周期的事,從體力到心力,再到你的專注力,都需要長期的投入,真的要成為時間的朋友。現在來講,這兩段經歷的反差,確實特別不一樣。

王博:幾年前曾經問過任總一個問題,某一年最大的遺憾是什麼?你當時的回答是:沒有,從來不花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現在你還會思考這個問題嗎?

任向暉:沒有變化,即使真的有遺憾,也不要把它放在心裡反覆嚴肅地思考。一方面是這樣做不利於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往前看,要著眼於未來。

王博:最後一個問題,我們來展望一下明年幾位有什麼樣的期待和願望?

荊濤:我首先希望身體健康,所有人身體都健康。也希望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事業順遂,我所投的一些企業能在明年順利地IPO。

羅旭:我對明年的期望是能夠穩健、健康地發展。2023年行業里確實負面情緒太多了,當初極不理性地看好這個行業的人,也是今天極不理性地唱衰這個行業的人,他們是同一撥人。我認為這種唱衰是不恰當的。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因為它今天的情況差,就否定這個行業。即使它今天爛,不代表它明天依然爛,更不代表它後天還會爛。如果你靜止地去看,那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明天。所以我更希望我們能通過自己的堅持,通過自身企業的健康發展,給這個行業一點信心和希望。悲觀者永遠正確,但只有前行的人才會創造未來。

任向暉:每年的熱門賽道都在發生變化,但對我們來講,你是一個具體的企業,你只能堅持地往前去走。雖然問題是問明年我們有什麼期望,但問題的答案是每年都一樣。每一個浪潮都是從hype(炒作)開始的,企業服務的hype就是2011-2013年,當時我們融資非常容易,也招了很多的人,甚至敢和巨頭去拼戰場,這都是hype的表現。現在AI正在進入這個階段,而我們走過了這個階段。我們現在不是追風趕月,我們是月黑風高。在這個節骨眼,「穩」字的重要性又體現出來了。活下來,選擇客戶,把自己的公司做合理。我相信我們企業服務一定有很多公司能活下來,更關鍵的是我預測2025年企業服務公司一定會普遍盈利。我97年開始創業,迄今也快 30 年了,沒有一個細分市場違背了這個規律。能夠活過10年的公司,它一定會有機會的。

明道雲創始人、CEO 任向暉

羅旭:上一個圓桌是一甲和大家聊大模型,我們這一場講了比較多的企業服務。其實我覺得這兩個領域結合度非常之高,今天的大模型如火如荼。如果你去美國就能看到,美國的很多企業正在用AI去重新定義SaaS,這是一件讓人非常激動的事情。AI加數據、加場景、加自動化機器人,大家普遍共識認為這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始。從內燃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二次電氣革命,再到計算機的出現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次的算力革命可能會把人類的生產力拉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對中國的傳統實體企業和軟體企業來講,這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我們現在每天都在為生存而苦苦掙扎,想的都是如何去做到break-even(收支平衡),無法在安全的情況下發展。如果繼續這樣沒有突破,三年之後我們就會掉隊。這次掉隊相當於農業文明落後與工業文明一樣,很難後發制人去追趕。

所以,對整個企業服務行業來講,我希望明年可以穩健、健康發展。但如果時間拉長到3年,我們還是要在理性和安全情況下,奮起直追,一定要向前,因為這個時代不會給你等待的機會。

王博:上一次跟見面的時候,聊到一個長周期里會有各種各樣的波折

羅旭:是的,其實我們自己的壓力也非常大。經常有人問我,什麼時候裁員,把公司做到盈虧平衡?我經常跟他們說,裁人是最容易的,是最不需要動腦子的事。最難的事情是平衡和發展,找到那個均衡的點,既能保證公司安全,又能夠跟上這個時代的脈絡和步伐。這才是最理性的,也是最難的。

荊濤:其實周期是有魅力的。周期的魅力在於什麼呢?越寒冷的時候,你越容易集中精力去研究你的產品、技術、市場、體驗,還有內部的管理。當這些內功逐漸加強之後,等到周期開始復甦、穩定時,你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過去做網際網路,1999年、2000年那個時候可以說是血雨腥風,每天都有大量的公司在倒閉。但是一些小公司就把自己的力量就集中在產品的研發、技術的改進上,這才有後來的BAT、才有了京東。周期不是壞事情,穿越低谷之後,往往能夠拿到最真的東西。

王博:感謝各位老友的精彩分享,《甲子老友記》就到這裡,期待與各位老友常聚常聊。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096371bbfaafab5812f61399a3691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