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陳從古(3)

2023-06-15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陳從古(3)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陳從古(3)

蝶戀花

[宋]陳從古

日借輕黃珠綴露。困倚東風,無限嬌春處。看盡夭紅渾謾語。淡妝偏稱泥金縷。〇不共鉛華爭勝負。殿後開時,故欲尋春去。去似朝霞無定所。那堪更著催花雨。

陳從古,《宋史》無傳,清·陸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補。《全宋詞》從古小傳較簡略,可補者甚多:

從古,字又作「希顏」「睎顏」。齋名敦復齋,故人稱敦復先生。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閏四月後至二十四年,臨安府富陽縣尉。約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左宣教郎、邵州州學教授。約孝宗隆興元年至乾道元年,丁父憂。約二年至五年,監行在榷貨務都茶場。約五年至七年間,曾任司農寺主簿,坐法免。七年,知蘄州。

乾道七年(1171)十二月,已官左朝散郎、提點荊湖南路刑獄公事。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一〇〇《掖垣類稿》七《左朝散郎湖南提刑陳從古除湖南運判》(乾道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指揮)曰:敕。具官某:去歲湘部有豐有歉,朕以夙宵軫念,惟懼一夫之不獲。布宣惠澤,不在良使者乎?爾家世文儒,才猷峻茂,選繇郡最,擢按祥刑。肇褰車帷,亟易漕節,事權加重,能勿誨乎!夫養民莫如德,理財莫如義。裒多益寡,天之道也;平徭簡賦,朕之心也。毋匿斯指,益圖爾庸。可。

又《陳公從古墓志銘》曰:旋起知蘄州。……到郡期月,上以湖南歲比不登,選君提點刑獄。始至衡陽,民有被誣以淫祠殺人者,更三歲不決,君奏釋之。詔下而雨。教官作《平反堂記》紀其事。時乾道七年也。

宋·佚名《京口耆舊傳》卷六曰:起知蘄州。……到郡期月,擢提點湖南路刑獄。至衡,有囚被誣,更三赦不宥,從古奏釋之。就除本路轉運判官。

按,「湖南提刑」,差遣全稱即「提點荊湖南路刑獄公事」。衡陽,即今河南衡陽市。湖南路提點刑獄司當時設在衡陽。

乾道七年(1171)十二月至八年(1172)十二月,荊湖南路轉運司判官。特除直秘閣。

宋·周必大《左朝散郎湖南提刑陳從古除湖南運判》,見上條。

又《陳公從古墓志銘》曰:上以湖南歲比不登,選君提點刑獄。……時乾道七年也。十二月,就除本路轉運判官。以明年二月視事,專任荒政,蠲欠以萬計。御札令同帥臣收養貧民所棄嬰兒,悉心奉行,楚人多德之。夏秋復憫雨,精禱岳鎮,遂大有年。武岡猺人憑恃溪谷,創立樓櫓,議者欲以兵問罪,君曰:「往連不稔,彼迫飢餓,為保聚計耳。今可文告定也。」遣吏鐫誥,酋長帖帖聽命。其後長沙水溢,穿城郭,敗廬舍,君督吏卒疏理池隍,計戶給土木費,人忘其災。事聞,復下璽書問狀,並論賑濟功,特除直秘閣。

《京口耆舊傳》卷六曰:擢提點湖南路刑獄。……就除本路轉運判官,專任荒政。論功加直秘閣。

清·汪森《粵西文載》卷四一《碑文·寺觀》錄陳從古《舍利碑》曰:從古嘗讀《無量壽主人記》,見載靈感甚眾,恨不一瞻頂相。乾道壬辰仲冬,以歲事歷諸郡,至清湘,道(按,當作「首」)造妙明塔,作禮竟,獲舍利十,其色不一,光瑩奪目。時四眾驚嘆,稱昔未有。長公公請記其事,從古謂曰:人具一性,性具一理,初無諸佛、眾生之別。今舍利之獲,不自外來,本吾性分中物。無量壽主人親為拈出,未免生面呈露。更使作記,大類頭上安頭。姑書此,示後之來者,俾知無量壽主人宴坐道場,初無去來,不當專一靈顯論。

又附僧道囗跋曰:都運直閣大居士斧節來清湘,首造妙明塔,盥手焚香,敬祖師無量壽主人已,獲五色舍利十,光彩燦然。茍非大居士誠心,安能得之?道與大眾合掌加額,歡喜踴躍,得未曾有,請揮筆以紀其實,謹鑱諸石,為山中一段殊勝因緣,俾來觀者知大居士與祖佛同體而無間焉。時乾道壬辰季冬十有四日,此庵道謹書。

按,「乾道壬辰」即乾道八年。「仲冬」即十一月。「清湘」,全州之別稱。宋祝穆、祝洙《方輿勝覽》卷二六《湖南路·全州·事要》曰:「郡名:清湘。」又,全州有清湘縣。宋·歐陽忞《輿地廣記》卷二六《荊湖南路·全州》曰:「望,清湘縣。」

僧道囗跋從古《舍利碑》,稱其為「都運直閣大居士」者,「直閣」指其貼職「直秘閣」,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但稱其為「都運」,卻不盡符實了。「都運」是「都轉運使」的簡稱。從古當時的實際差遣是轉運判官,本不當稱「都運」;僧道囗這裡竟以「都運」稱之,自是奉承之詞。

宋·曾協《雲莊集》卷二《陳晞顏董漕湖南過零陵用簡齋韻見贈次韻謝之又賦一篇述懷》曰:「筆到鐘王意有餘,詩章高古過黃初。班行未上論思地,遠使聊宣寬大書。乞與豐年均飽暖,更申嚴令絕侵漁。肯迂使節存支郡,咫尺猶嫌會面疏。」「平生志不在贏餘,久擬揮毫賦《遂初》。莫問倚牆空甔石,但令盈幾足琴書。倖存茅屋幽堪隱,況有清溪近可漁。剩欲抽簪訪松菊,要憑突兀看扶疏。」

按,「董漕湖南」,是說監管湖南漕運。這正是轉運判官的實際職事。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03c76f0fa3fa4e4761cc6e790dbbc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