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2022-07-26     淮北綜合廣播

原標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點擊收聽

前言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魯迅的一篇雜文,選自《且介亭雜文》。作於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反駁了當時社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以及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論,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誇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誇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於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自欺」也並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我叫李梓東,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平時的興趣愛好有彈吉他 、唱歌、打籃球 、游泳。我也是一個喜歡接觸新鮮事物的人,喜歡新鮮感但不會三分鐘熱度,每當我認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就一定會堅持把事情做完、做好。學習的長跑路上道阻且長,每次遇到困難挫折我都會想起在大一開學典禮時的宣誓:「催生有聲語言典範,承擔繼往開來使命」,我熱愛有聲語言傳播,更不懼學習路上的風雨。立德、敬業、博學、競先,我時刻準備著。

談及魯迅,總能讓人想到他文章中那犀利的語言。他的文章總讓我們讀起來非常之繞口,可又覺得其實他寫作的每個字都是經過精雕細琢的,缺了那個字就少了那份韻味。

在播讀《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時再次深刻感受到了魯迅先生利用自己精巧的文字雕琢和鋒利的筆鋒喚醒一批又一批國人沉淪的心,激勵著一批又一批國人愛國主義精神的甦醒。而在播讀文章時,心靈上也得到一個提升,從他的文章中深深感到他的愛國情懷。我們在播讀這篇文章時也在時刻提醒著自己不要失去自信力,要堅定不移的相信自己,朝著一個方向勇往直前,必定必定會創造美好的未來。

監製/丁偉 朗讀指導/陳曦 音頻合成/姚靜

微信編輯/張珊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02e8a7a4c33934b84ed7365f37a2a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