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封針療法」深陷質疑風波的鄭大三附院兒童康復科已全員停診,醫院官網也刪除了此前有關的所有內容。
面對質疑輿論,據《新京報》報道,鄭大三附院於10月23日表示當地衛健委已介入調查,未出結果之前不便接受採訪。截至目前,當地衛健委的調查暫未公布結論,關於「封針神術」的種種疑雲,仍未散去。
雖然關於神乎其神的「封針療法」已經被叫停,但是關於「封針療法」如何深得腦癱患兒、自閉症患兒家長深信不疑?「封針療法」如何「瘋行」27年無監管部門管理,直到如今出事後才暫時停診?之前被「封針療法」診治的腦癱和自閉症患兒究竟怎麼樣了?為什麼被國內眾多中醫專家質疑甚至否定的「封針療法」卻在醫院開展了27年?
據《新京報》調查關於「封針療法」的報道介紹,「穴位注射」是針灸技術的一種。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8年發布的《針灸技術操作規範第6部分: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的定義為,「以中西醫理論為指導,依據穴位作用和藥物性能,在穴位內注入藥物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1992年,萬國蘭在國內創製「位點加穴位藥物注射」治療小兒腦癱、腦損傷缺氧缺血性腦病等,但是,鄭大三附院兒童康復科不止一位專家對媒體否認「封針」療法為萬國蘭首創,穴位注射早已存在,萬國蘭只是有所創新。
2004年7月,在佳木斯舉行的中國康復醫學會首屆兒童康復學術會議,萬國蘭等人的一篇回顧性文章總結了11年藥物注射治療腦癱的作用。自1991年6月至2004年2月,萬國蘭的腦癱治療方法分為四個階段,針灸、按摩階段,穴位注射階段,以穴位為主加位點注射階段,以位點為主加穴位注射階段。1991年11月至1992年9月,萬國蘭等人採取針灸加按摩治療腦癱。1992年10月至1996年6月,萬國蘭第一次改革治療方案,穴位藥物注射治療,選擇頭維、神庭、百會等傳統的穴位,維生素B1、B12加生理鹽水進行藥物注射。
根據河南一家媒體2011年的報道,萬國蘭創新療法的靈感來源於一篇外文醫學文章,「一天,她在一本外文醫學專著上看到一篇文章,文中記述說,大腦脊髓損傷,如果不給予一定的強刺激,就不能出現明顯的療效。」
據上述報道,萬國蘭在工作之餘,先是買來雞、鴿子開始了動物實驗,後來依據人體神經肌肉解剖生理往自己身上扎針,反覆進行試驗,經常把自己身上扎得血流不止。1992年10月把這種新方法投入臨床使用。
第二次治療方案改革是1996年8月至1998年11月,以傳統穴位為主加上腰椎間隙進行藥物注射。第三次治療方案改革是1999年2月至2002年10月,頭部基本是按照腦神經解剖及神經生理功能選注射位點,四肢大部分按局部肌肉功能選位點,配少量傳統穴位。
從萬國蘭的多篇期刊論文和學術會議文章來看,她的研究方向一直在於「封針療法」和傳統針灸治療的對照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封針療法」比傳統的針灸加按摩治療腦癱的療效更好。
如今,風行了27年的「封針療法」因部分患兒出現疼痛和不良反應被媒體報道後引發關注,被叫停。
很多曾經接受過萬國蘭診療和聽說過的患兒家長也講述了他們帶孩子診治的經歷。很多家長也深受其害,多年未見患兒好轉,嚴重的反而導致孩子加重腦癱。
鄭大三附院的「封針療法」治療兒童腦癱受輿論質疑後,也在醫學界引發討論。一項醫生群體的調查顯示,超7成受調查的醫生反對「封針」療法。
多名醫學專家表示,「封針療法」缺乏科學依據。
那麼,為什麼當疑似「封針療法」的騙局被揭穿後,患兒家長才幡然醒悟,甚至不惜親身說教,而當初他們為什麼又對此深信不疑呢?
其實,在康復領域存在以下情形,直接或者間接地導致了患兒家長一再被騙,甚至讓患兒付出了更加慘痛的代價。
1、包括腦癱、自閉症等精神類疾病的患兒,目前國內外沒有明確且完全的說法證明可以完全治癒,於是,這些「不治之症」就成為醫療欺詐的目標,成為不確定療法的「試驗田」,並且越是難治,宣揚可治癒的廣告反而越常見。
2、患兒家屬尋醫問藥的渠道太少,患病後不知道該去哪裡醫治,不知道哪家醫院權威,不知道什麼治療方法有效,不知道該向誰求助。一旦出了問題後,又不知道該向何處投訴,不知道投訴會招致怎樣的打擊。
這就必然導致了患兒家長的盲目,尤其是來自農村信息閉塞的家長,只是相信那些來自民間的土方和「神奇」療法,當這些療法無法治癒甚至起到反作用後,他們又開始道聽途說聽信所謂大城市大醫院專家的診斷。
3、患者家屬盲目自信,總覺得醫院就是最權威的。權威效應讓他們不願意相信私營康復機構。很多在接受「封針療法」的家長表示,都是「在熟人的介紹下,」「有一種治療手段,孩子挺疼的,但療效挺好的」。
4、諸如腦癱、唐氏綜合徵、自閉症、智力發育落後等問題兒童越來越多,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正規的、能申請國家補助的康復機構卻嚴重不足,兩者之間的矛盾就必然導致市場環境中供需不平衡,所以一方面是這樣的患兒越來越多,耽誤不起;一方面無良機構就越來越多,吹得神乎其神忽悠無知和盲目的家長,形成了可怕的利益鏈和無良無德康復機構、醫院招搖撞騙。
尤其是面對自閉症患兒,據2016年12月發布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Ⅱ》中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自閉症人數超過1000萬,並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
為數龐大的群體相對的是截至2016年9月底,在中殘聯註冊的自閉症服務機構共1345家,其中近50%的機構由家長特別是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創辦。
因此,自閉症本身終生無法治癒和眾多中小機構不成熟的訓練方法和特教老師也在無形中延誤甚至耽誤了孩子。而家長又沒有更多辦法,這就必然導致不斷的被騙財騙力。
5、醫院所謂的研究和自創某種康復方法,魚龍混雜,無人監管,一旦出現醫患糾紛和死亡事件,相關部門只是關門整改、罰款了事,風波過後,又開始換個馬甲繼續治療。
6、在毫無議價權利和處於弱勢的患者面前,醫院私有化或者國營屬性外包私有化運營依然成為一種心知肚明的行業亂象。一些醫院毫無底線,一些醫生道德淪喪,唯利是圖,看病只為錢。
部分醫院是看似正規化的外衣,內部承包私有化運營的科室則早已被赤腳醫生、甚至庸醫壟斷。莆田系就是規模最大的商業化不良醫院。
而據了解,一部分醫院也將所屬的康復科外包給很多私人康復師或者特教老師,而這些康復師和特教老師有一部分沒有經過專業的康復技能訓練就上崗醫治,因為有醫院的保護,所以常常還人滿為患。
而眾所周知,腦癱患兒、自閉症家庭承受的經濟和精神壓力往往更大,需要的是減負和診療指導,而不是成為那些不良醫院和庸醫的搖錢樹。
(註:圖片來源新京報)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