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不喜歡去菜市場?目前2500多個回答里,多數人都承認自己確實不喜歡,作為一個80後,看到一個個把大家阻擋在菜市場外的理由,我真的表示特!別!理!解!
認為菜市場髒亂差
一提到菜市場,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那就是一個又擠又髒還吵鬧的地方。確實,在一些管理水平不高的菜市場,環境是個很頭疼的問題,瓜果蔬菜區還好,賣雞鴨魚肉的地方簡直是噩夢,濕滑的地面和腥臭的氣味讓人一秒都不想逗留。
覺得自己不會講價
很多人覺得去菜市場買菜勞心傷神,不僅要挨個問菜價,還不一定問得出真實的菜價,最怕攤主看人下菜碟,賣給家庭主婦5毛,賣給年輕人和中年男人就2塊,沒有明碼標價,也不知道價格該怎麼砍,幾個回合下來臉皮兒薄就扛不住了,很心累。
工作太忙沒有時間
且不說悲慘的996,就算是朝九晚五有雙休的上班族,也不是很願意在吃飯這件事兒上花費時間。大家都清楚想買新鮮的菜要趁早,可一天的工作已經辛苦了,誰還願意起個大早去買菜,並且還要花更多的時間親手去做,然後還要洗碗刷鍋呢?
網上購買非常便利
當你可以一次選購所有需要的食物,並且不需要討價還價,不需要自己拎回家,還能發表態度和評價時,放棄菜市場也就不奇怪了,雖然選購的時候並不能親眼見到親手挑選,但是基於對平台的信任,很多年輕人還是願意選擇上網購買的。
不想面對社交壓力
和經常同一時間來的街坊鄰居打個招呼聊聊家常,和熟悉的攤主聊聊今天的菜價和質量,這些菜市場很常見的場景對於很多不愛社交的年輕人來說,真是避之不及,「我可以跟身邊的朋友談天說地,但如果去菜市場我只想買完就走,一言不發。」
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人不會做飯,有人不會挑選,有人只認可大品牌…於是一大批年輕人被擋在了菜市場門外,但同樣,還是有一些年輕人樂此不疲地在菜市場遨遊。
喜歡菜市場並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作家汪曾祺說過這樣一段話: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汪曾祺
這兩年三源里菜市場成了網紅,吸引了很多年輕人慕名前往,甭管會不會做飯,認不認識很多菜,都去拍照打卡,仿佛朝拜聖地一樣,倒也是表達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
我雖然很久沒逛菜市場了,但我是真心喜歡菜市場裡的氣氛,大概和我小時候的經歷有關吧。
小時候姥姥總帶我去逛早市,她有幾個熟悉的攤主,甭管買不買,每天一定到那看一眼,問問當天的價格,聊聊應季的蔬菜,偶爾家裡要來客人還會提前讓攤主幫忙預留好菜,買雞買魚的話,攤主一邊聊著天一邊就收拾得乾淨利索,很多熱情的賣家還經常多給搭一些小菜,人情味兒滿滿。
後來超市越開越多,菜市場越來越少,這些情景就慢慢躲進記憶里了。直到去年那次去早市,有個賣調味料的阿姨,看見滿是中老年人的早市裡一個年輕的我拎著一大堆菜還有一桶油,忍不住問了我一句:「小伙子,你是剛準備開伙吧?」忽然腦海里熟悉的情景又浮現出來。
菜市場和那些堅定選擇他的顧客在一起慢慢變老,也許有一天終將被超市、被網購、被更新穎的形式所取代。但只要他還存在一天,他所包含的煙火氣息和市井百態就依然是一座城市清晨最美的風景,依然是無數認真生活的人的情感希望所在。
那五顏六色的蔬果和翻騰游泳的魚兒,那鄰里之間的問候和熱情攤主的叫賣,那滿載而歸的手拉車和心滿意足的腳步,讓人心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jFDdHEBfwtFQPkdah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