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複習如何進行自我測驗?自測結果反映掌握程度

2020-09-27     翼啟學•無止境

原標題:成考複習如何進行自我測驗?自測結果反映掌握程度

如何樣檢測每一階段的學習成果以及完成情況?可以從以下4點進行查漏補缺。

1.階段性小測抓細節

同學們可以在學完各科的每一章節之後,進行階段性小測,查看自己這一階段學到的東西是否能應對題目,知識點掌握是否牢固,複習的內容是否有漏洞,哪種類型的題目是自己的軟肋,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能在階段性小測中顯現,從而及時解決。以英語為例,應按照單選、閱讀、翻譯、寫作做專項訓練,熟悉各部分題型,而不是一把抓,不但效果不顯著,也打擊敏感時期的自信心。

其實小測不必糾結於結果怎樣,重點是掌握知識,查漏補缺,錯的多是很正常的事。對答案後的工作要認真,要找到出錯之處,深入理解知識點,並做好記錄筆記。

2.做題時間證明掌握程度

做題慢往往是因為對這一塊知識不太熟悉,其次是沒有掌握這類題型的答題技巧。例如數學對解題速度要求很高,假如考試2小時,那你最好用1個半小時基本完成試卷,將剩下的半小時用於檢查修正。

所以在平時做試卷測試時,要嚴格按照實戰標準,不省略解題步驟,以檢測你真正的掌握程度。如果某一部分沒按時完成,說明這一項是你的軟肋,就要多安排這一類型的練習,甚至尋找快速解題技巧提高速度。

3.複述專業知識點

複述對檢驗複習程度非常有效,所以這一方法最好適用於有主觀題的科目,如專業課理論概念等。複述的內容可整理成簡答。最好先手動整理,後期再獨立進行口頭複述。複述內容一定要邏輯清晰,可用口訣、數字、關鍵詞等信息,將內容相互銜接,方便記憶。遇到卡殼的地方要趕緊記下來,對應教材對卡殼內容再度深入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複述和背誦是有區別的,複述不要求機械記憶,而是在對知識點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內容。複述比背誦的要求低。

4.及時總結、對比、分析

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總結自己各科目的複習情況,可以專門準備一個總結本,直觀看到自己的複習進度和效果,然後調整複習側重點。例如高數,沒有太多要背誦的東西,只有自己一步步從頭到尾總結,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比的關鍵是和過去的複習程度作對比。總結和對比之後,一定要分析原因以及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hdjz3QBeElxlkkagk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