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刷朋友圈,看見同事曬了張臥室的照片。
原木色的床,鋪著整齊的深灰色床單,旁邊的民族風地毯是整個臥室最俏皮的色彩,水母造型的落地燈將整個房間照耀出一種暖黃色的「微醺」。
剛進公司的實習生在底下評論:「哇,你的臥室也太好看了,剛換房子要請教你如何布置了~」
想起這位男同事前幾個月在朋友圈裡大膽出櫃,偶爾會曬一些家裡的照片,讓人不禁羨慕,做自己的感覺真好,單身男同志也過得太精緻了。
有酒有音樂,會認真把家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朋友打趣「過生活就要學gay啊,他們才是精緻生活的範本」。
是呀,他們是身邊過得最精緻的一群人,一個人也總把自己照顧得很好,認真用心地對待自己,在家把平淡的小日子滋長出愜意。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單身gay的家裡都有什麼?
本文無任何商業軟性植入
「純粹個人好物推薦」
格外講究的大牌護膚品
懶惰、隨意、不整理自己,在gay的身上幾乎是不存在的。他們出街總是精緻得體,對自己的臉蛋管理也絲毫不馬虎。
gay的家裡少不了護膚品,據說每一位gay都擁有一瓶sk2神仙水。除了是大牌,神仙水還是真好用,對於偏油的男性肌膚來說,能做到上臉清爽自然是本命水。
除此之外,精華也是他們必備的護膚單品,嬌蘭復原蜜、sk2小燈泡,gay在護膚上的講究不只是基礎的補水,抗初老或是美白,都得提前保養。
gay的精緻來自他們對身體的細心。博朗的剃鬚刀必不可少,再認真一點的男生,會特別注意修剪自己的鼻毛。
在gay的家裡,自我護理的小東西可不少,對他們來說,生活就是要精緻和再愛自己多一點。
舒服又乾淨的床
幾乎身邊的gay友都對自己的床特別講究,畢竟這是漫漫長夜的港灣,床一定要夠舒服,床品一定要耐看整潔。
床品一般是冷色系的,或條紋、或純色,且一定是成套的才看起來舒服。
偶爾也會在床上放一些可愛的抱枕,躺著看書,或是打遊戲,將枕頭墊得高一些,通常更舒適。
不虧待自己是gay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睡不著時,他們會在枕頭旁噴一些助眠噴霧,幫助自己更快入眠。
放滿衣物的大衣櫃
都說男生穿著很隨便,打開衣櫃找不到幾件好看的衣服。在gay的家裡,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因為他們有一個很滿很滿的大衣櫃。
春夏秋冬都要型,不然怎麼對得起斥巨資用在臉上的護膚品。
gay最愛的品牌非hollister莫屬,這個來自美國加州的休閒品牌,從T恤到襯衣、基礎中又帶有點潮流陽光的味道,並且hollister愛打折,正好中了下懷。
gay的衣櫃里,除了hollister霸占大半江山,夏天的標配少不了不過膝的短褲,無論是運動的、工裝還是休閒,不過膝才能展現在健身房苦苦深蹲的腿啊。
說到健身,衣櫃里當然少不了運動的衣服,秉承「型」的氣質,gay的衣櫃里,通常只有這三個牌子的運動衣:Nike、Adidas、Under Armour。
速乾衣和短褲、顯身材的緊身衣、Nike最新的跑鞋,運動時穿得夠帥,才不辜負擼鐵時流下的滴滴汗水。
除了滿滿的衣服,gay的衣櫃里還有一樣「秘密武器」,如果你覺得他身上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抱歉,那不是洗衣液沒洗乾淨的味道(這在gay身上是不存在的),而是衣物香氛。
將衣物香氛輕輕噴些到衣櫃里,擺放整齊的衣服就會「沾惹」上清新的味道,像是大雨後的青草香,也有可能是淡淡的檸檬香。
營造氛圍的小物件
gay對自己有多好,從他們的家裡就看得出來。我有個朋友,專門買台小冰箱,用來存酒。
夏天精釀啤酒喝得多,冬天就來點紅酒,雖然是單身,一個人住也不妨礙夜晚的微醺爛漫,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搖晃著酒杯,再點上香薰蠟燭,一個人也要有生活的儀式感。
在臥室再配上一台可攜式投影儀,窩在床上看電影,或是坐在床邊地毯上,一邊小酌一邊觀影。不看電影的時候,打開飄窗旁的馬歇爾音箱,又能切換到聽著音樂獨自放鬆的時刻。
在製造氛圍這件事上,gay有著天生的浪漫細胞,有情調的趣味生活,每分每秒都不浪費。
用心打理自己的洗護用品
走進gay的洗手間,你一定會再次感嘆,天吶,他們過得也太細心了。
洗手台上有些擁擠,飛利浦電動牙刷、ecostore的佛手柑洗手液、歐萊雅的髮蠟......牙膏是「貴族」品牌馬維斯,不僅包裝好看,味道還出奇的好聞。
走進淋浴間,沐浴露用的是diptyque柑橘浴液,有淡淡的柑橘橙花香,作為一名精緻gay是不會滿足普通的沐浴露的。
對髮型格外嚴格,在gay的世界裡,髮型就是他的第二張臉。染髮相當於家常便飯,雖然頭髮短,但過多的染髮依然會對頭皮有影響。
除了普通洗髮水,頭皮也需要很好的護理。gay的洗手間少不了法國護理品牌Christophe Robin。清潔敏感頭皮,有助於染髮後清除刺激性染髮的殘留物。
看完gay的家裡都有什麼,你會發現他們比你想像得還要精緻。出門得體,在家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合理管控自己的身材,每一個單身gay才是寶藏男孩啊。
今 / 日 / 互 / 撩
你買過最精緻的東西是什麼呢?
圖片大部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極物原創,轉載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