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風」強勢襲來!醫藥行業新變局,哪些布局機會要注意?

2023-11-21     騎牛看熊

原標題:「港風」強勢襲來!醫藥行業新變局,哪些布局機會要注意?

美聯儲連續2次暫停加息,美債收益率恐仍高位震盪,而港股進入政策密集出台後的階段真空期,內地經濟數據出現邊際回暖,政策面的回暖有望推動經濟向好。從海外流動性來看,美債收益率持續高位壓制港股,巴以衝突升級給全球金融風險偏好承壓,後續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加劇。港股歷經數月回調已接近歷史底部,下方具備充足保護空間,可以關注觸底反彈的新機會了。

近一年時間,港股創新藥公司下跌幅度普遍在80-90%,恒生生物科技指數處於歷史低位,港股醫藥板塊於近期出現築底反彈階段,創新藥政策邊際轉暖。隨著我國疫情防控的優化,醫藥企業經營進一步恢復,疊加外部不利因素的緩和,港股醫藥板塊有望迎來板塊性機會。從季節效應來看,港股在四季度往往具有不錯的表現,最後美聯儲加息已接近尾聲,海外流動性的釋放利好於港股的修復,當前經濟企穩回升趨勢已經明朗,港股後續有望持續回暖。

根據醫保局最新表態和醫保續約規則,11月中下旬進行的醫保續約預計降幅有限,對創新藥構成實質利好。政策端釋放利好信號,今年醫保局進一步調整優化了談判藥品續約規則,有利於目錄內創新藥的持續放量。騎牛看熊認為現在是呼聲高,「喊口號」的現象比較明顯,實際上對於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參與度較低,目前來看2024年醫藥行業增長確定性較高、PEG 有優勢,醫藥值得戰略加倉配置,港股更具比價優勢。

從3季度基金公司披露的整體倉位看,公募基金對港股有所增持,截止23Q3 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股中港股持股市值占比為10.1%,相較23Q2 環比上升1個百分點。從細分行業角度看,23Q3 基金主要加倉港股醫藥生物、銀行和非銀金融,主要減倉港股傳媒、通信和汽車。

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加速期,醫藥需求發展空間巨大,醫藥具備潛在長牛基因,長期向好趨勢不變。醫藥板塊進入中長期配置區間,港股醫藥公司極具創新屬性,具備長期價值投資潛力。港股醫藥的成分股數量集中於中小市值和製藥行業。市值分布方面,港股醫藥成分股共83 支,總市值小於500 億的股票數量達64 支。

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隨著常規診療的快速恢復,相關醫藥企業業績端有望恢復良好增長。在醫改持續深化的背景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保支付中對創新的持續鼓勵,創新藥械處於疫情後復甦的過渡階段,可能成為未來投資主線。

2024年醫藥有望戴維斯雙擊,關注宏觀流動性改善,醫藥行業整改後,市場未來或將有所表現。經濟增長正從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中國擁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也是第一大消費市場,對於醫藥的需求也是重中之重。港股醫藥板塊於近期出現築底反彈階段,醫藥估值和持倉仍處於歷史低點,投資者在底部震盪中等待醫藥板塊催化,特別是這一次的行業整頓,有望改變上市公司的估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cd8c5ac569e5a1e1beceac550b10c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