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經濟損失6億元,太給力了!
四川:就地解決矛盾 夯實平安根基
12月1日,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龍泉驛區分局民警成功化解一起糾紛。曾文康攝
「對頭,都聽這位警官的!大家莫慌,排隊……」12月22日,蓉城歲暮冬深,華西醫院門診大廳人頭攢動,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區分局華西壩派出所副所長王畯帶領「涉醫矛盾調解天團」不時穿梭其間,運用「綜合會診法」就地熄滅糾紛火苗,讓病人及家屬安心待診就醫。今年以來,華西壩派出所創新「五方聯動」治理機制,轄區警情同比下降60%。
這是四川公安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社會治理向「深耕善治」轉型的一組鏡頭。近年來,四川公安聚焦防範化解經濟社會領域各類風險,以就地解決矛盾問題為牽引,厚植社會治理根基,築牢公共安全屏障,初步構建了由事後反應、被動應對轉向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的工作體系,穩步推動社會治理向「深耕善治」轉型,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四川築基固底。
多元共治,拓展「蜀警新楓」外延
四川省公安廳高度重視矛盾糾紛就地解決,以此推動基礎防範工作向「深耕善治」轉變。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和「防範化解矛盾風險工作法」評選活動,建立健全突出矛盾糾紛、風險隱患研判處置新機制。近年來,四川14個派出所被命名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帶動引領各級公安機關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規範化,化作一道道「蜀警新楓」。
成都公安深融社區「微網格」,機關黨員民警到居住地社區報到;樂山沙灣公安創新「深耕哨」機制,今年以來,1324條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實現3天內就地解決……在四川,各地豐富基層治理「毛細血管」,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就地解決,畫出基層社會共治「同心圓」。
行走在蜀地,隨處可見門樓牌或警務公示欄、村務公示欄中貼著「四川e碼」。群眾用手機掃碼舉報各類矛盾糾紛,由社區民警簽收查閱,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指導處置。變「層層交辦」為「一鍵直達」,四川公安以「信息賦能」矛盾糾紛預警研判,暢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實現社情民意「未動先知」。
主動預防,書寫「蜀警之治」新篇
四川是西部經濟大省,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四川公安深入思考「風從哪裡來,險在何處生,防用哪幾手,控出什麼招」,深入落實「派出所主防」要求,健全完善公共安全治理體系,推行主動警務、預防警務,持續打造「三為三要三強」風險防控體系,不斷延伸平安觸角。
把風險隱患「見底清零」落實到「就地解決」最後一公里。四川公安精準研判轄區社會治安形勢,聚力於「打」,統籌「打早打小」與「打深打透」,築牢城鄉公共安全屏障。今年以來,全省公安食藥環偵部門建立案件偵辦風險反饋機制,探索發布預警提示,推動行業系統開展事前風險防控。
四川公安有力有效提升民生小案打擊質效,今年1月到10月,全省公安機關破獲傳統侵財犯罪案件25448起,打掉犯罪團伙743個,追繳涉案財物摺合人民幣1.1億元,發案率同比下降42.71%。
「推動基層治理的關鍵是人。」四川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公安聚焦於「防」,以「人」為核心,建立風險預警模型,形成預防警務與基層治理相嵌互融的新型就地解決機制。省廳持續優化「技術+傳統」精準預警機制,建立易受騙人群庫,及時預警勸阻,今年以來共下發預警數據4856萬人次,避免經濟損失6億元。
溫情服務,講好「蜀警為民」故事
四川各級公安機關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搭建密切警民關係第一道橋樑,就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用心用情當好群眾「解憂人」。
推廣「智能安防」場景應用,指導企業完善內部安防措施;協調企業做好新進員工、合作方等安全背景審核……放眼全省,各地公安機關就地謀劃、靠前服務,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頻出新舉措。近年來,四川省公安廳研究出台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30項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創新活力15項措施等。
就地解決重在就近解決。在廣元昭化古城,昭化派出所踐行「四端四聯」矛盾糾紛就地化解機制,近3年來,矛盾糾紛調處率達99.1%;在成都金牛撫琴夜市,撫琴派出所民警針對噪音、醉酒等矛盾糾紛警情「對症下藥」,做到就近、現場、快速處置,做好繁華鬧市「守夜人」。
民有所呼,警有所應。建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創新推出100餘項出入境、戶政等便利舉措;全省110萬輛機動車享受免檢改革紅利……一系列接地氣、沾泥土的溫情服務贏得了民心,人民群眾對平安建設的滿意度達98.85%,連續五年居全國第一方陣。(記者 譚廣濤 胡雪)
編後:下好基層治理先手棋
群眾掃描「四川e碼」,隨時隨地舉報矛盾糾紛,社區民警迅速簽收及時處置;黨員民警到居住地社區報到,深融社區「微網格」;創新「深耕哨」機制,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就地解決……近年來,四川公安以就地解決矛盾糾紛為牽引,厚植社會治理根基,築牢公共安全屏障,穩步推動社會治理向「深耕善治」轉型,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四川築基固底。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堅持大抓基層、大抓基礎是加強新時代公安工作的重要導向。各地公安機關要下好基層治理先手棋,樹牢「派出所主防」理念,創新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構建由事後反應、被動應對向關口前移、源頭治理轉變的工作體系,下大力氣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構建同城鄉治理體系相適應的新型警務機制,著力提升守護轄區平安、維護轄區穩定的能力和水平。(萬廣朋)
來源:中國警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