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早晚高峰在1號線上的年輕人

2023-02-21     成都地鐵

原標題:那些早晚高峰在1號線上的年輕人

最近大家可能都有一種感覺,成都的人好像「變」多了。

早晚高峰的成都地鐵1號線,街邊熱鬧的餐飲店鋪、公園裡賞花的眾多遊客、商場裡逛街的市民……

(圖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成都地鐵強勁的客流數據就是活力城市的有力證明——

成都地鐵單日客流量(2.6-2.16)

最近兩周時間,成都地鐵工作日客流呈常態化「600萬+」。數據的背後,是成都經濟與活力全面恢復的信號。而1號線 作為成都地鐵的「老大哥」,最近的客流表現也成了許多網友談論的話題。

1號線承載了許多城南上班族的日日夜夜。都說沒有擠過1號線的年輕人不足以談人生,在繁忙的1號線上,或許可以窺見他們的青春和夢想。

2023年的春天,來得比以前稍晚了些。

2月底的成都,地鐵上依然隨處可見穿著羽絨服的乘客們。他們還沒有來得及思考明天是不是要脫掉自己的秋褲,隨著「滴滴」開門聲響起,就已經被「備戰狀態」的候車乘客「友好的」帶進車廂奔赴旅程。

網友@是兔子的星星呀 在社交平台發布動態稱, 「好久不見,晚高峰的成都地鐵1號線。上一趟都沒擠上去。」

這是最近很多市民口中1號線的常態。都地鐵作為城市繁繁榮的「晴雨表」,客流從側面反映了城市經濟活動的活躍程度。 2月20日,2月最後一個工作周的周一,成都軌道交通線網總計客運量623.43萬乘次,1號線客流表現不俗。

(2月20日成都軌道交通線網總計客運量)

在客流表現不俗的背後,有許多只有在1號線上才能遇見的梗,也是每個城南上班族心裡專屬的「坐地鐵經驗之談」。

「每天早高峰坐成都地鐵,都要三省吾身: 我要從哪兒上(換乘最快),我到哪個站了(換到門邊),我要在哪兒下(離電梯近)。」

不管是精準對接直升電梯的屏蔽門編號,還是直線距離最近的換乘車廂。仿佛只有早晚高峰坐過1號線的上班族,才懂什麼是真正的1號線。

在成都地鐵1號線上,許多年輕人都有著對未來的憧憬。跨越南北的天府大道不僅是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城市主軸,更擁有成都新的機會和爆發點。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去年大學畢業的羊羊每天坐1號線通勤於城北和城南,40分鐘的通勤距離對現在的她來說「將將好」。去年羊羊拿到了自己心儀已久的Offer,終於實現了大學時期的動漫夢想。「我心儀的公司在這裡,雖然常常加班,有時也會抱怨。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手裡這一部自己特別喜歡的漫畫做出來,希望能有人看到我的作品。」

與羊羊相對應的,則是已經工作快9年的星星。從大學畢業來到成都,9年間「蓉漂」星星更換了3個工作,但無一例外都選在了城南地區。目前 星星在一家醫美機構上班,每天需要8號線轉1號線通勤。在她看來,城南提供了年輕人最多的機會,也賦予了未來無限的可能。

(圖據攝影師@AnsonPhoto ,已授權)

在剛剛出爐的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一些數據可以看懂成都:

過去五年極為重要、極不平凡。成都成為全國第1個常住人口突破2100萬人、第3個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副省級城市,成都連續14年位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1名。

五年來,國家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全面躍升,地區生產總值均增長6.2%,總量跨過7個千億級台階、達2.08萬億元。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達1.14萬家、增長2.6倍。

(據成都發布)

在這座「造夢」的城市裡,在每天通勤在1號線的年輕人眼中,他們看到更多的是機會、是挑戰,是成都這座新城帶給他們全新的視角。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成都人才總量已達622.32萬人、居全國第4位。在《財富》雜誌「大學生和青年求職者吸引力城市」榜單上,成都榮登榜首,並連續4年榮獲「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成都發展,成都也猶如人才蓄水池,吸引來更多人才前來。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破。在成都,每個人都是夢想的鑄造者。

在大客流的背後,是成都地鐵全力以赴的守護。

成都市早高峰通勤客流整體呈現「漏斗狀」,龍泉驛、溫江、新都等各個城區乘客通過乘坐2號線、3號線、4號線、7號線、8號線等線路向城市中軸迅速彙集。廣大乘客經過騾馬市站、天府廣場站、省體育館站、倪家橋站、火車南站換乘至1號線。

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成都地鐵多措並舉,為這股朝氣蓬勃的城市活力提供科學穩固的安全保障。

01 多種選乘方式

城東、城北往城南通勤的乘客可以選乘6號線,抵達金融城東站後換乘9號線直達孵化園站,再選擇換乘18號線前往高新南區及天府新區。

城西、城北往城南通勤的乘客可以選乘5號線,抵達錦城大道站後換乘9號線直達孵化園站,再選擇換乘18號線前往高新南區及天府新區。

乘坐7號線在火車南站換乘的乘客,以及乘坐9號線在孵化園站換乘的乘客, 均可以選乘18號線南行

溫馨提示:早高峰南行,不只可以選擇搭乘1號線,還可以選乘5、6、18號線。

02 多重行車模式

A.跟進客流動態,提升運輸能力:結合客流數據分析,針對性增加列車開行頻次,壓縮行車間隔,1號線最短行車時間壓縮至2分鐘,候車乘客將能更快坐到下一班列車。

B.做好通勤保障,優化空車開行:優化大站空車投放, 從調整投用時間點,提高空車利用率增加開行班次等方面入手,提升出行效率。

C,加強現場聯控,動態調整行車:時刻關注重點站客流動態,通過加強行車聯控,延長站停時間、上下行列車不同時到達、適時加開備車,全面做好大客流應對。

03 文明有序乘車

高峰客流乘車時,請大家積極配合車站工作人員引導,不要擁擠,有序排隊,注意安全,按照站內指示牌以及廣播指引進站乘車。一次禮讓,一次等待,都是文明的體現,千萬不要吵架過孽。

未來,還有無限想像。

近日,成都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按照「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雲上一座城」理念,聚焦 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智慧治理,制定完善導則、標準等空間管理體系,為重點片區規劃建設發展提供技術指引和支持。指導重點片區完善城市設計,著眼集約高效、低碳綠色發展, 推行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開發(TOD)和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

打造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公園城市,成都軌道TOD給予我們更多可能。開拓「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協調發展之路,一直未曾停下腳步。

為提升通勤效率,成都軌道TOD以「站城一體」為理念,在項目設計中,打造立體交互的現代交通網絡,建設地上、地面、地下三層立體慢行系統 構建「BMW」(公交+地鐵+步行)綠色出行體系,服務引導人流在「城市樞紐——功能片區——公園社區」各層級疏解分流,有效調節城市運轉節奏,有力提升城市運行效率。

今年,成都軌道集團還將在實現雙鳳橋、崔家店、幸福橋、雙流西等首批TOD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主體結構封頂的基礎上,再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數千套。

一幅幅公園城市的美麗畫卷,正躍然紙上。

(圖據成都發布)

我們常感嘆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但卻在奔赴的路上馬不停蹄、義無反顧。不管是通勤路上的一束鮮花、回家路上的無縫連結……也 給通勤奔波的出行路也賦予了N種可能。

復出甘之如飴,所得歸於歡喜。這座城市從來不會辜負努力前行的年輕人,時間也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撰文︱皮 蛋

校對 | 木木 廖小川

部分數據來源:成都發布

01

校招+社招!成都地鐵2023年首次招聘來了!

02

1.78億乘次!成都地鐵有多「忙」?

03

不是吧?寒假作業又丟了!

點個「在看」,一起努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c15f75ac344d03176600b4ecc2aa1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