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最愛的電影,主角竟是一頭豬
時光撰稿人:崔汀
宮崎駿最愛自己的哪部動畫電影?
答案應該是《紅豬》。
因為《紅豬》是中年宮崎駿的自畫像,也是他的半自傳式作品,故事中融入了他的成長背景。
11月17日本周五,《紅豬》將在中國內地影院重映。
影片問世已有31年,但是它的思想內涵與藝術水準,依然值得我們久久回味。
1.中年宮崎駿與會飛的豬
《紅豬》1992年公映之際,日本剛經歷了泡沫經濟破裂,市面經濟蕭條。
中年人在經濟下行中遭遇重創,他們此前是投資市場的活躍群體,經濟泡沫破裂之後,很多投資者面臨破產危機。
宮崎駿生於1941年,他當時人到中年。他雖然沒有陷入破產泥潭,但是躲不過中年危機。
宮崎駿創作生涯前期的作品,譬如《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等,主人公都是少年或少女,他在努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電影童話世界。
這些作品中具備宮崎駿鍾愛的元素,比如成長、反戰、環保等。
《天空之城》
可是,這些作品是傾向於市場化的影片,無法讓宮崎駿直抒胸臆。同時,他一再為市場和小觀眾的口味而奮力創作,工作壓力不言而喻。
宮崎駿已年過半百,他決定為自己和中年人群體畫一部作品,希望將主人公樂觀積極的精神傳遞給大眾。
1990年,一部名為《飛行艇時代》的短篇漫畫完成,內容僅15頁。
這部短篇收錄於《宮崎駿的雜想筆記》一書,全書包含13個獨立的故事,《飛行艇時代》是其中篇幅最長的一章。
吉卜力工作室的製片人鈴木敏夫看完《飛行艇時代》之後,驚訝地問道:「主角為什麼是豬啊?」
宮崎駿回答道:「有什麼關係?我就是想畫豬。」後來,《飛行艇時代》成為電影《紅豬》的創作基礎。
紅豬本名波魯克,原是一名義大利空軍的王牌飛行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甘願成為紅豬,不想捲入法西斯發起的二戰。
波魯克雖然是豬,但是他精神自由,是不受約束的飛行員角色,也是宮崎駿的理想化身。
《紅豬》最初是一部動畫短片項目,原定在日本航空公司的飛機上播出。
影片投入製作之後,在宮崎駿匠人精神的主導之下,影片情節不斷豐富,空戰場面也越發複雜宏大。
吉卜力工作室索性將《紅豬》擴充為94分鐘的電影長片,確定會登陸院線公映。
影片的不少細節和現實關聯緊密。比如紅豬拿著一大袋子鈔票去保可洛飛機工廠維修飛機,工廠老闆表示這些錢還是不夠,感慨最近鈔票就像廢紙一樣。
這裡有暗指日本低迷的經濟環境之意。
還有飛機工廠除了老闆是男性之外,工人全部是女性。
老闆表示,男人都出去工作掙錢了。
一方面,這些男人可能是去參軍,暗指二戰前局勢緊張的歐洲;另一方面,這個細節也是出自宮崎駿童年的所見所聞。
影片被視為宮崎駿的「半自傳」式作品,正是由於保可洛飛機工廠的出現。
因為宮崎駿父輩的家族經營過一家飛機工廠,他自幼就對飛機和藍天充滿嚮往。
宮崎駿把自己的成長經歷繪入了故事,同時藉助紅豬的飛行員生涯,揮灑出他對飛機和藍天的憧憬。
2.空戰場面嘆為觀止
《紅豬》是需要在影院觀賞的電影。電視、手機、平板電腦,都無法真正展現出影片空戰畫面的神髓。
宮崎駿深諳電視動畫與電影動畫的差異,他的電影作品以宏大的視覺奇觀帶給觀眾超乎想像的震撼。
《紅豬》之前,《風之谷》的人蟲戰爭,《天空之城》的空中城市,這些奇絕的畫面和場景,無疑是當時動畫電影製作的標杆水準。
《風之谷》
《紅豬》把動畫電影最具發揮空間的奇幻、科幻元素壓縮至極低的水平,宮崎駿把現實中的飛行科技發揮到了極致。
影片中的空戰場面對於宮崎駿而言,是一次汪洋恣肆般的創作。他畫筆下的飛行艇(水上飛機),在空中矯健靈活地飛翔,是亞得里亞海上空最美麗的身影。
他把對飛機最熾熱的情感,都投入到了飛行和空戰場面的描繪中。
《紅豬》中精彩的空戰場景不勝枚舉,每一場都有鮮明的特點和獨具巧思的設計。有兩處華彩段落不得不提。
其一,波魯克在雲海平原告別戰友。
這是影片中最夢幻的場景,也是紅豬心中最傷的痛處。
他作為人類波魯克的進行最後一場空戰,他的戰友們全部陣亡,波魯克在恍惚間飛到了生死邊界的雲海平原。
波魯克抬頭看到了猶如銀河般瑰麗的長線白雲。但是,他仔細一看,那一道白雲其實是由無數損毀的戰鬥機組成。
這一段場景中,宮崎駿將壯觀與精細兩種繪畫風格融合。
壯闊的長線白雲無邊無際,鏡頭拉近之後,每一架飛機的外觀清晰可辨。無數陣亡飛行員駛向生命終點,導演在此仍然是宣揚戰爭的殘酷。
音樂家久石讓為這段壯美的畫面譜寫了哀傷的配樂,將波魯克的痛苦情緒渲染到了頂點。觀眾由此也能理解,波魯克甘願成為紅豬的心情。
其二,紅豬和卡地士的空中決戰。兩位王牌飛行員為了榮譽而戰,宮崎駿在這段場景中,窮盡他對飛機的想像力。
紅豬與卡地士的戰鬥機猶如兩隻雄鷹在空中纏鬥,紅豬戰鬥機的超低空飛行,以及漂亮的空中翻跟頭,都是能夠印刻在觀眾腦海中的絕美畫面。
兩人在空中你追我趕,機槍的掃射與戰鬥機引擎的轟鳴,仿佛是節奏感極強的鼓點,將整場戰鬥戲份的氛圍烘托至高點。
這場空中決戰從動作設計到氛圍渲染,都彰顯出宮崎駿對戰鬥機的喜愛和熟悉程度。
他在現實科技的基礎上注入合理想像,描繪出這一段令人嘆為觀止的空戰場面。
3.樂觀精神和反戰思想
《紅豬》擁有兩大主題:首先是弘揚樂觀精神,其次是反戰思想。
影片構建了一個「全員好人」的角色群像,對立雙方都透著善良本質。
片中,即使是紅豬的對手美國飛行員卡地士,他也是一名行事磊落、心胸坦蕩的人物。
片中貫穿始終的空賊「曼馬由特隊」,則是由一群鬍子拉碴、不修邊幅的中年大叔組成。
這群空賊一開始就被宮崎駿賦予了喜劇底色,每次登場都自帶幽默效果。
《紅豬》是宮崎駿的一次「矛盾式」的創作。
宮崎駿力圖將這部影片獻給中年觀眾,希望中年觀眾能夠看到,王牌飛行員變成豬之後仍然能夠翱翔藍天,空賊負債纍纍依舊苦中作樂。
這些充滿樂觀精神的角色,蘊含著宮崎駿傳遞給觀眾的正能量。
不過,宮崎駿從出道以來就專注於青少年動畫的創作。《紅豬》在製作中就會有意無意地注入童趣、天真、浪漫的色彩。
紅豬步入中年,仍然心存少年般的冒險精神,敢於信任初出茅廬的飛機設計師菲奧。
結尾處,紅豬和卡地士為了贏得比賽,從戰鬥機比拼到拳擊,彰顯出兩人任性、執拗的少年氣。
最終,《紅豬》成為宮崎駿又一部老少咸宜的作品。
反戰主題貫穿《紅豬》電影始終。影片的背景設定在二戰前的義大利,片中真正反派是隱性設計,那就是發動戰爭的法西斯政府。
紅豬始終巧妙地避開和義大利空軍、秘密警察的正面交鋒,那些狂熱的法西斯分子沒有在片中正面亮相。
紅豬那句著名的台詞,也成為宮崎駿的反戰標誌。紅豬說道:「要我變成法西斯分子,我寧願當只豬。」
《紅豬》表面上是構建了一個法西斯政府窮兵黷武,紅豬獨來獨往,空賊我行我素的奇特共存世界。
影片內核卻是在暗示,這是二戰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歐洲。
紅豬、義大利空軍,他們在二戰爆發後都會捲入戰爭洪流。宮崎駿不希望描繪紅豬的悲慘結局,所以故事就停留在那個美好又平靜的年代。
因此,《紅豬》的思想主題分為兩層,顯性主題是帶給觀眾樂觀精神,希望中年觀眾能夠勇於走出人生低谷;隱性主題是批判戰爭對人類的傷害,期盼世界和平。
《紅豬》上映之時,海灣戰爭結束不久,世界各地仍是戰火四起。31年後的今天,俄烏戰爭、巴以衝突還在持續。
可見,《紅豬》具備了超越時代的經典屬性。影片中包含的樂觀精神與和平願望,會伴隨每一代觀眾成長,希望帶給世界一點美好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