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有一個叫孫峻梓的男孩已經連續十餘天背著50斤的消毒水,和身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的母親一起到社區內確診及疑似病例家中,開展消毒工作。
孫峻梓現在是上海外國語學院的大四學生,已經確定保送到清華讀研究生。一個在校學生為什麼會自願參與到社區工作中呢?進入到已經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家中這樣一個危險的工作,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這個媽媽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我覺得多數的媽媽都寧願自己去做,也要保護好孩子,不會讓家中唯一的孩子去做如此危險的工作。
聽聽孫峻梓的媽媽吳振勤是怎麼說的吧:
決定讓他去做這件事情,也是經過了一番內心的掙扎,但最終還是基於兩個方面的考量讓他參與到社區的消殺隊伍當中:
第一個是國難當頭,匹夫有責,作為新時代的年代的年青人,他有必要經歷一場從身體到靈魂的洗禮和考驗;
第二是孩子一直在學校的象牙塔里生活,他有必要接受這樣的一個具體的有挑戰性的工作:如何與需要消毒的居民溝通,如何協調消殺的過程......
抗擊這場疫情人人都有責任,所以讓他參與到抗擊疫情這場戰鬥中來。
母親就是一個非常有社會責任感、深明大義的人,難怪養育出一個如此優秀的孩子:不僅學業成績出色,而且勤勞、有勇氣、敢擔當。
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吳媽媽教導孩子:匹夫有責!將自己的孩子推到防守的前線,接受從身體到靈魂的洗禮,用兒子的付出來守衛人民的健康。我認為單就這一點,她就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媽媽!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媽媽!
同樣處在疫情中,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一個孩子卻與防控執勤人員發生衝突。
這個14歲的男孩去取快遞,對小區的嚴格防控不滿,與防控工作人員發生衝突,不僅破壞防控設施,還向執勤人員大喊「我爸是縣委的!打我啊」。
14歲的孩子已經是初中生了,連基本的管理都不配合,而且還公然挑釁防控執勤人員,拿出自己父親的工作來企圖壓制工作人員,不得不說這個孩子連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都沒有。這樣的孩子,能夠說與父母的教育沒有關係嗎?
孩子的行為已經充分暴露出家長在教育方面的失職。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男孩拿下自己的面具,對著電梯頻繁吐口水,小區居民在乘坐電梯時,發現了問題,因為是特殊時期,就迅速向社區報告。
當警察找到這個男孩的時候,男孩和家人也認可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大家道歉。但同時,男孩家長又在小區群里憤怒發聲:
別再「人肉」他了,他才15歲,你們想毀了他嗎?
毀了孩子的人是誰,可能父母自己真的不知道,但是局外人一看就清楚。我們常說:熊孩子背後肯定有熊家長,毋庸置疑,家長的境界將直接決定孩子的格局。
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決定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裡面,接受什麼樣的精神教導。
平時,我們往往重視孩子在文化知識方面的教育,很可能忽視了孩子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在國難當前的時刻,我深刻地體會到: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人,真正值得我們去敬重的人,養育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則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1、父母要有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常說: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會成為這樣的人。就像湖北襄陽的這位媽媽,她自己就是一位有責任心、高素質的媽媽,她日常無意識的行為就會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這這些精神上的營養輸入到孩子的潛意識當中去。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經說過: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
孩子在求學階段,我們總是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其實這就是目的和結果的背離。孩子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品格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個有價值的人,而不是單純的成績和分數。
2、捨得讓孩子學著承擔責任。
一個人有沒有責任感,往往體現在小事上。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有教育的意義。家長應該多多鼓勵孩子參加公共活動:比如在學校做值日生,為公共活動執勤。這不是吃虧,而是我們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在家裡,讓孩子負責收拾自己的房間,打掃全家的地面,刷碗、擦鞋等活計,都是在讓孩子學著承擔責任。
每個人生活在集體中,不能只是獲取,也需要付出,讓別人感受到他的勞動,也讓孩子感受到付出的快樂。
馬克.吐溫說:「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一個聰明和高尚的目的,必須好好盡我們的責任。」
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責任,這既有道德的要求,也有法律的規範,更有時代的要求。
3、多給孩子一些磨練的機會。
給孩子磨練,並不是故意給孩子製造挫折,我們只需要讓孩子做一些本來他可以做到的事情就完全可以。
教育家李鎮西老師在《做最好的家長》這本書里寫過他教育女兒學會擔當的小故事。上小學時,他讓女兒走二十多分鐘的路去上學,其實李老師完全可以用自行車送女兒上學,或者讓女兒坐公交車,但他為了鍛鍊女兒的吃苦精神,要求女兒走著上學。女兒開始也是感覺累,不情願這樣做,但後來慢慢適應了,並從中得到健康的身體,形成獨立擔當的意識。
我覺得就像孫峻梓這樣能不顧個人安危、沖在前方的孩子,即便沒有家長的鼓勵,他也會以其他的方式勇敢承擔起應負的責任,絕對不會給國家和社會添麻煩,因為他已經擁有了良好的社會道德觀念。
少年強則國強!而一個優秀自強的少年離不開父母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為人父母,任重而道遠,我們不斷學習和進步,孩子才會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