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環繞人家,徽派建築如畫

2020-04-01   古村記

安徽,池州,石門高古村落。

位於貴池區棠溪鎮石門高村,以徽派古民居為特色,千年時光穿梭,至今古韻依然無比美好。

這是一座在記憶的頻道里從來沒有顯示的古村,秀美的山水滋養著這方土地的人們,石磚石瓦成為他們禦寒的天然屏障,距池州市區東南56公里處的群山環抱著這裡的古韻。在上千年的風霜侵染中,它卻依舊以淡然的姿態隱逸於群山之中。


石門高的村口真有一座石門,石為柱石為梁再蓋上黛瓦,就成了個徽派門樓。門樓跨路而建,走過門樓,路邊有座四方碉樓式的建築——文昌閣,這兩個建築都是仿著原來樣式重建的。

走進古村落,呼吸著新鮮空氣,走在石板鋪就的路面上,聽著水流潺潺而過。高高低低曲曲折折長滿青苔的石板道,連接著家家戶戶,清澈悠悠的山泉水,淙淙不歇,流向四面八方。有「故園覓得幽居味,屋上青山屋下泉」之句,世代流傳。

這是一個延續自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的古村落,幢幢古宅,各具風姿依山而立,仿似一幅俊美的山中古畫。那用古磚門樓石門坊勾勒的線條,粗曠中夾雜著歷史的厚重。在上千年的風霜侵染中,依舊以淡然的姿態隱逸於群山之中。整個村莊前後都能望得到頭,從這頭到那頭,只需要喊一聲,都能聽到久久的迴音。

在石板路的盡頭,有村子裡面的月沼,一種質樸無華的美。月沼平靜的水面,如一面鏡子,映照著古祠、山峰和村莊,使得村莊有了靈氣,是石門高村的一道美麗景觀。

古村的高氏宗祠——歸隱堂,值得探訪。建於明代景泰六年(1455年),坐北朝南,位於村中心的老牛形前。老牛形,傳說是一條神牛,是個風水寶地。

高氏宗祠連同門樓牌坊在內,共有七進,除倒塌的最後一進享堂外,現尚存六進,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高氏宗祠現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祠堂內,徽派建築藝術風格濃郁,每進上方均有不同道數的駝梁,駝梁兩端雕有麒麟和花草之類的圖案,色彩至今依舊鮮艷。

第三進大廳是高氏宗祠最寬敞、最氣派的大廳,這裡是高氏族人集會之處,也是當年匾額集中之處。匾額有皇上御賜的,有達官顯貴贈送的,也有名家書寫的,顯示這座古建築的榮耀和輝煌,展示著它的文化品位。

高氏宗祠歷時多個朝代、整修不斷,保存了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藝術特點。從前到後依次為門廳、中下廳、中上廳、香火廳、祭祖祠,各進之間以天井相屬,前進到後進依山勢地形逐漸增高,祭祖祠高於孝恩堂0.80米。

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風,名門望族修祠擴宇、營建支祠,規模勝似瓊樓玉宇,以顯示家族的昌盛。因此,高氏宗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表現了高氏先人忠孝勤勞之品德。

石門高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特色。依山就勢,構思精巧,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牆、小青瓦最有特色。

寧靜的山水間,如畫的人家,值得尋訪的美麗村落景致。

古村記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