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剛開始,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
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讓所有中國人都陷入恐慌和焦慮,雖然足不出戶,但還是忍不住擔心會被病毒侵襲。
而連續十幾天的陰霾,終於隨著武漢火神山醫院的竣工而有所消散;
更令人驚喜的是,火神山醫院已於昨天正式接受被感染患者。
這對所有處於黑暗邊緣的人,無疑是最大的好消息!
武漢火神山醫院是什麼?
是一個只用了十天十夜就竣工的大工程,是所有被感染患者生的希望,更是醫療界歷史上一個奇蹟!
1000餘個床位,3400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竟然被7000餘名建設者,只用了10天就正式建成。
這是火神山速度,更是奇蹟般的中國速度!
再來回望一下這場與時間的「拔河」比賽:
除夕夜當晚清除地面障礙,第二天正式開工,第三天第一間樣板房建成......
第五天,雙層病房初具規模,第六天,300多個箱式板房骨架安裝完成。
第九天,全面展開醫療配套設備安裝;
第十天,火神山醫院,正式竣工!
……
簡直令人震驚!
不少國外網友紛紛留言:
「哇,中國總是讓我感到驚喜!」
「中國在國家建設方面的決心和果斷總是讓我吃驚!」
就連美國脫口秀主持人也在感嘆:
「建一所醫院,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這麼神速。」
在疫情面前,我們雖然有過未知的驚慌,但更多的是同舟共濟的支援與配合。
這是一個國家在災難面前的眾志成城與快速響應,更是背後無數默默付出的人對國家深沉的愛。
大姐胡曉紅,正在吃年夜飯的她聽說需要人,二話沒說帶著自己的工人就趕過來了。
提起在家熱切盼她回家的孩子,她滿眼想念,但言辭里還是藏不住的堅韌:
「沒有什麼捨不得,既然我們是中國人,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去哪裡!」
有個山東大哥,在來武漢之前,偷偷寫了「遺囑」。
他說,我也怕自己出什麼意外,如果真有個萬一,就讓我兒子朝著武漢的方向磕個頭就行,不用難過。
因為我就是抱著拚死的決心來的。
這位樸實的山東大漢,說完笑了笑,沒有後悔和猶豫,此刻的他仿佛是在守護自己的生命一般。
漢學家費正清說:
「在中國的黃河上逆流行舟,你往往看到的是曲彎前行的船,而沒有注意到那些在岸邊拉縴的人們。」
那些平凡的普通人,那些不起眼的無名之輩,他們平時里,默默無聞地生活著。
可一旦國家有難,他們會像磐石一樣堅硬,像戰士一樣穿上鎧甲、自願逆行。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中國人的夙願,更是中國的宏偉志願!
2020年1月23日,一個會被歷史記住的時間。
在這一天,武漢宣布封城。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千萬級別大城市採取最嚴厲的防疫措施。
這一舉措,封斷了病毒的肆意傳播,但並沒有隔斷千千萬萬心系疫情的偉大英雄。
「你留在城內為守護全國和世界的健康,我守在城外傾盡所能供應你的一應所需。」
1月24日,在這個萬家團圓的除夕之夜,支援武漢的白衣天使們緊急搭乘飛機趕赴救援。
「願你們平安歸來,在你們平安回家時,我們去接你們回家。」
乘務長在說這句話時,還沒能控制住情緒,哽咽了。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
其中,很多都是奮戰在2003年非典一線的優秀的醫護人員,17年前他們救死扶傷,17年後,他們依舊當仁不讓!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
同時,面對疫情發生後口罩「一罩難求」的情況,很多公司主動停止休假,自發加班加點生產。
僅大年初一當天,就有30多家企業復產,產量達到一天800萬隻以上,為疫情的全面防控增加了信心和底氣。
聽聞武漢疫情,多個企業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魯迅先生說: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事實上,所有國人在這場生死保衛戰中,都蓄勢待發,時刻準備著奉獻自己的力量。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
「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
但其實,也是因為中國人被中國保護的很好;
所以我們才願意把疫情當成命令、把現場當做戰場,只要能夠為國出力,就願意拼盡最後一絲力氣。
之所以說國人被保護的很好,是因為我們出生在中國,體會到了太多的安全感。
因國外航空公司停飛,滯留在海外的湖北籍同胞,因簽證過期和被歧視的湖北親人,也不必感到害怕,因為:
祖國的專機,永遠都會接他們回家。
2月1日,中國通過專機,從東京接回了111名滯留在海外的湖北同胞。
一位女士哽咽著說道:
「這是我們的祖國,我很愛我們的祖國。
這幾天,想家,想國家,想知道家裡的情況怎麼樣,想知道武漢的情況怎樣?」
聽過一句話:
「一本中國護照,不能帶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卻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帶你回家。」
謝謝你啊,我的祖國。
謝謝你讓人民的意志永遠向前,謝謝你對我們永遠像熱氣騰騰的太陽一樣,溫暖而充滿力量。
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雖然讓所有國人都處於恐懼之中。
但中國的給力出擊,讓在黑暗邊緣徘徊的病患和憂心忡忡的老百姓們,再一次找到了相信的理由。
如果說,火神山醫院的給力建造,讓無處安放的心有了歸宿。
那麼科研工作者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究更是給所有國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你敢想像嗎?
我國只用了一周時間,便從第一例被發現的病人的病毒樣本中,分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並且檢測出了病毒全基因組序列。
同時,還及時向全世界公開了全部信息。
這一舉措成功向國際醫學界證明,我國在病毒學方面具有非凡的造詣和能力。
面對疫情,各個地區的科研團隊都在努力。
上海科研團隊也研製出一種抗病毒噴劑,它直接通過人體喉嚨給藥,就可以起到預防效果。
李蘭娟院士團隊也發布了兩種抑制病毒藥物,它們不僅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
而且能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反應,這些所有突出性的成果給控制疫情打下了堅實基礎。
就連世衛組織駐中國代表高登·加利亞亦也忍不住表示:
「短時間內初步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是一項矚目成就。」
你看,中國速度已經不僅僅是火速,更是神速!
生長在這樣的國家裡,怎麼能不讓人自豪?
災難衝擊著我們,但我們的祖國會小心守護起所有受傷的心,給予無窮的慰藉和體恤。
曾有一句話說:
「儘管這裡曾經戰火紛飛民生凋敝,縱然這裡猶有疏漏,但這裡是震古爍今永不凋謝的華夏。
是世界為之側目不容小覷的神話,是我們有且僅有的中國,這一點,毋庸置疑。」
是啊,中國受到的磨難數不勝數,但它都一次次的站了起來。
所有打不倒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
正是這樣一呼百應的國,才孕育出所有生性勇敢,機智聰慧的人!
2月3日零點5分,在成都市青白江區發生了5.1級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震感強烈。
通過現場圖里可以看出,家家戶戶搖晃的厲害。
興許是見慣了這樣的大場面,因為疫情憋在家的成都人再一次化身為段子手,難掩搞笑本色。
在成都的朋友給我報平安時還帶著戲謔的口吻說:
「莫得擔心,所有跑下來的人都相隔至少一米,並且戴好了口罩。
因為我們覺得,這分明就是地震使得調虎離山之計!我們才不會上當。」
我們一邊看成都人耍寶,一邊也忍不住替他們擔心,倒是他們見慣不慣,樂在其中。
後來我在一位成都網友的微博里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我們之所以不怕,不是因為我們心臟大。
而是因為我們有完善的地震預警制度,它給我們避險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而且,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國家一定會來救我。
她就像守護神一樣,站在我的身後,巋然不動。」
他的這段話,讓我熱淚盈眶。
事實上,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成都市消防地震救援支隊就立刻進行部署,並及時調度各個救援隊力量。
17車120人只用了55分鐘的時間就集結完畢,並順利趕赴震中。
同時,四川省地震局也連夜組織多名專家對此次地震進行評估和分析。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在中國,這絕不是一句空話,它切實體現在人們的生活里。
所有輕鬆的背後是底氣,是生長在這個強大國家裡濃濃的自豪感。
這份自信,是國家給的!
即使我們正經歷著困難,但傲骨和樂觀,早就印刻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骨子裡。
煎熬算什麼?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我們來日方長!
就在去年國慶大閱兵時,我看到有人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五千年前我們和埃及人一樣直面洪水;
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鑄造青銅;
三千年前我們和希臘人一樣思考哲學;
兩千年前我們和羅馬人一樣英勇征戰;
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
而現在我們正和美利堅人一較長短。
五千年來,我們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注視著一個又一個對手的崛起與消亡。
中國正用它不卑不亢的精神,踏實進取的態度,往民族復興的大路上越走越遠。
從前我們任人宰割,如今我們可以在國際舞台上運籌帷幄,指點江山。
中國速度不僅僅是面對災難的反應速度,而是我們崛起和騰飛的速度!
我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我們不僅愛她偉岸的身軀,也愛她堅持的位置,更愛她足下的土地。
雖然疫情還沒有消散,雖然被感染人數的增加讓我們心力交瘁,但你知道嗎?
這一個又一個鼓舞人心的好消息,讓我們有理由堅信:
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光臨,所有災難也都會過去!
江河滾滾向前,我們終將在中國的帶領下,揚雄風,挺傲骨,傲視群雄!
如果有人問我,你下輩子還想當中國人嗎?
我會驕傲地告訴他:
「當然,因為你上輩子已經這麼問過了。」
註:本文為有書原創,轉載請後台私信有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