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深藍入局「內卷時代」的第一年。彼時有人說:深藍入局晚了,風口變了,潮水退了,窗口關了,市場已經容不下了……
2022年7月25日,首款車型SL03上市,33分鐘訂單破萬;12月,SL03單月交付破萬,創造新能源品牌最快月交付破萬記錄。
到了2023年,「深藍速度」更是席捲市場——在剛剛過去的9月,深藍汽車交付達成17370輛;品牌成立14個月達成10萬銷量,成為最快達成10萬銷量的自主新能源品牌;深藍S7上市35天交付破萬,刷新了最快上市單月交付破萬的紀錄,並實現連續兩個月單月交付破萬……
從質疑到肯定,深藍的只有一個秘訣——開場即決戰、起跑即衝刺。
產品立形象、技術樹品牌
講產品的時候,不能只講產品,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產品的競爭對手。無論是深藍SL03還是深藍S7,在它們攜手實現「10萬+」的路上,靠的就是「不與人同」。
人與人的區別,大多是外在的活力與內在的修養。而產品與產品的差異也大抵同樣如此,表露在外的是價格,而深埋於心的則是誠意。
為什麼深藍S7能夠在上市35天就實現交付破萬,比前輩特斯拉Model 3足足提前了5個月,其中所折射出的產品力和品牌戰略分外清晰。而首當其衝的,就是上市當天就引發業界一片驚呼的價格。
前文說了,我們講產品應該關注對手。那麼深藍S7的對手是誰?答案應該非常明顯。所以,當深藍品牌把S7的起售價定在14.99萬的時候,業界的普遍反應大概就是「深藍S7贏在了起跑線」。作為消費者,我們很容易就能查到目前國內銷量最高的某品牌PLUS車型,其冠軍版的價格為15.98萬,也就是它全系車型的起步價,足足比深藍S7貴出1萬元,而最為直觀的純電續航里程還低了11km。
孰強孰弱已一目了然。
再來看看深藍SL03的對手,當然就是一眾老牌合資品牌轎車。14.59萬,是深藍SL03的起售價。而這個價格放在3年前,能買到合資A級轎車的中高配車型;而放在今天,也就能買到A+級中高配,頂多還有一些銷量不佳的「丐版」B級車。但如果用軸距劃分車型級別,那麼深藍SL03所擁有的2900mm軸距,已經是妥妥的C級轎車水平,再不濟也是一台B+級轎車。
拋開所有一切,只看價格和車型級別,深藍SL03顯然已經「贏麻了」。
當然,產品代表的是一個品牌的表象,為什麼這個品牌能把產品做到「好而不貴」,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擁有了技術獨立研發,設計不斷創新的實力。而這樣的實力秀出了「硬功夫」,更是能牢牢把握住「定價權」的關鍵。
一直以來,深藍汽車不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致力於打造行業第一的增程技術和品牌。今年6月,在深藍品牌戰略發布會上,深藍給用戶帶來了超級增程系統,徹底解決用戶的里程、補能和安全三大焦慮,為用戶帶來全場景、真安全、低能耗和超靜享的四大價值,這也是深藍堅持做超級增程的初心。
正是在強大技術研發的支撐下,深藍S7聚焦「超級增程」1大核心技術,「高配置」、「高顏值」2大核心價值驅動行業變革,以5大行業首發、2大同級首發、31大同級領先、60+大同級優秀的優勢,超越用戶期待,快速贏得市場和用戶的高度認可。
更為重要的,與很多造車新勢力只能找代工廠生產不同,深藍擁有自建的南京智慧工廠。其規劃年產能20萬輛,並在自動化生產、智能製造技術、柔性生產、質量控制、綠色環保等方面均處於行業一流水平。
當然,出自智慧工廠的「超級增程」技術,同樣是深藍品牌立足市場的一大「殺手鐧」——其以純電驅動、長續航、低能耗、真安全為核心利益點,打破使用場景限制,並且始終站在了用戶的角度思考,從而能夠更加完善的解決新能源用戶的里程焦慮、補能焦慮和安全焦慮,占領行業領先增程技術高地。
同時,「超級增程」技術的誕生與落地,也代表著深藍品牌在技術上持續疊代研發的決心力和使命感,使得每一個深藍用戶始終能夠擁有最前瞻和進階的產品。
從市場價格、產品技術,到品牌誠意。深藍SL03以攪局者身份持續衝擊固有轎車消費市場;而深藍S7則以亮劍之姿進入新能源SUV競爭市場,從三大維度全面開 「卷」,5大行業首發、2大同級首發、31大同級領先的越級產品配置,不僅快速開啟交付的深藍誠意,也強勢占領行業領先增程技術高地。
產品「硬」、技術「強」,深藍品牌除了這兩點之外,還擁有一個許多品牌所不具備的特質——速度快。在深藍之前,從品牌誕生,到首款車型上市,行業普遍耗時大概需要三年左右。深藍連一年都沒用。從去年4月品牌誕生,到7月首款戰略車型SL03上市,深藍只用了3個月!
與此同時,無論是上文還是各種行業消息中,提到深藍的銷量幾乎都用到了「交付」二字,相比其他品牌高「銷量」、低「交付」的「報表式成績單」而言,深藍品牌用14個月完成的「10萬台」,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從「一封信」,看深藍精神
「從0到10萬,我們用時14個月,這無疑是行業最快速度……我們向用戶、夥伴、股東、行業展示了成長為世界級品牌的潛力」。深藍汽車總經理鄧承浩在9月22日公司內部的一封公開信里,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親愛的戰友們」,鄧總在信中這樣稱呼深藍人。
是的,除開親情、愛情之外,最讓人動容的就是戰友情。甚至在真正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人看來,戰友情遠超愛情。
而為什麼鄧總要稱呼深藍人是他的戰友?信中這一段或許能看到答案:
「11月,疫情來了,我們被迫中止了生產和交付衝刺。但來不及多想,我們得快速反應,開闢另一個戰場。一夜之間我們近千名小夥伴從全市各小區主動趕回公司,有騎共享單車趕來的,有背著被褥走來的。我們吹響集結號,突破重重困難向南京投遞上百名S7項目組成員。一個月的駐場辦公,大家井然有序,一邊抗疫,一邊研發,吃住在一起,硬是為S7搶回來一個月關鍵的研發周期。尤記得每層樓晚上坐在一起看世界盃的歡笑,還記得健身房打桌球的颯爽,當然更記得大家封控在公司卻時常為家人安全和生計的擔憂。」
4月品牌誕生,7月SL03上市,「90天奇蹟」的締造者,就是這群「戰友們」。
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而是這一點一滴所匯聚,鄧總的信很長,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一段話。所有人同為一個目標廢寢忘食的衝鋒,像極了咱們中華民族歷經苦難,完成偉大復興的過程。
在這樣的精神力量的支撐下,做好品牌、造好產品已然不是難事。而在深藍人看來,未來的「難事」,只是如何突破自己。
寫在最後:隨著9月交付17370台,深藍銷量不斷奔赴著新的高度,這不僅代表著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經歷混沌時代後,正式進入快車道的一種嶄新風貌,更是在「後新勢力」時代的一種大廠風範。
14個月銷量迅速破「10萬」,我們看到了「深藍速度」;上市35天,深藍S7銷量破萬,並連續兩月保持破萬,我們又見證了「深藍奇蹟」。而目前深藍品牌只靠兩款車型就穩居行業領軍地位,未來還有何種令人嘆服的表現?可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