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答疑|星漢:致章雪芳

2023-06-24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留言答疑|星漢:致章雪芳

致章雪芳

雪芳吟兄:

您主辦的《小樓聽雨詩刊》公眾號2023年6月12日的《小樓周刊(346)》,佳作甚夥。中有星漢歪詩七律一首,能附驥於此,甚為高興。謝謝我兄青目!全詩是:

有感高考1977作

記得寒冬行路難,自行車走意懸懸。

雪連紙上千言盡,墨水瓶中五味全。

修整棟樑憑只手,搬遷歲月賴雙肩。

玉門關外春風過,不悔教書四十年。

「留言」中,有「來自北京」的菊莊先生的文字,道是:

星漢(新疆),是新韻編委的星漢嗎?

記得寒冬行路難,此句第二字采入聲,第五字必須上聲或入聲,才合七律或十二律,否則,此句無律。若用新韻,第二字到笫五字,沒有任何旋律,那就是七字白話文,當然,達到了新韻效果。不知道這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雪芳兄,前些日子賤恙復發,沒有及時回復。近日向愈,簡復我兄:

這首詩用平水韻,首句用鄰韻。

菊莊先生的留言,大概從音樂角度上說的,自有其道理。但要求七言律詩的格律嚴到這個份兒上,我覺得有些過了。他說「(如果)此句第二字采入聲,第五字必須上聲或入聲,才合七律或十二律」,且不說這樣的句式的其他用詞,就是單單查七律帶「行路難」三個字的句子,這樣的平仄(第二字用入聲,第五字用平聲),古人多有。如:

陳師道《送林朝奉》:「歸翼仍愁行路難」;

張耒《舟中書事》:「久客益知行路難」;

孔平仲《席上送孫知損通直廣東漕》:「度峽經瀧行路難」;

洪炎《公實示閒字韻詩悵然有感次韻奉和》:「輟哭人歌行路難」;

李綱《過紫溪值雪 》:「遠謫方知行路難」;

曹勛《山中》:「不覺山頭行路難」。

所以,「記得寒冬行路難」這一句的平仄,並沒有出格兒。

但是,菊莊先生一說,倒使我發現這首詩有兩個「行」字。為避免重字,我還是把第一句改成「猶記深冬去路難」了。

有感高考1977作

猶記深冬去路難,自行車走意懸懸。

雪連紙上千言盡,墨水瓶中五味全。

修整棟樑憑只手,搬遷歲月賴雙肩。

玉門關外春風過,不悔教書四十年。

謝謝雪芳兄!謝謝菊莊先生!

這句詩的平仄,和詩韻改革沒有必然的聯繫。咱們打了盆說盆,打了碗說碗,一碼歸一碼,沒有必要把兩件事兒混到一塊兒嘛!星漢確為《中華通韻》課題組成員之一,但是,《中華通韻》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2019年發布、試行的語言文字規範。至於「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星漢就無須置喙了。

星 漢

2023年6月24日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5a9dac8db4e84f1d7593f5d372ff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