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保健報訊:坐落於該區鳳城六路中段的西安華瑞醫院,是一所綜合性醫療機構,尤以擅長治療「蛇纏腰」為特色。主治醫師為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雪娟。孔氏藥墨「蛇纏腰」療法,其歷史可追溯到孔子第七十四代孫孔繁華,他在清光緒至宣統年間雖為七品文官,但始終秉承「仁術精誠,仁心博施」的古訓,一直都在該學科探索、總結,不斷完善,形成了一套獨家特有的治療「蛇纏腰」病的方法,後將此療法傳承於其子孔祥鑫,並由其子孫從蘇魯、豫等地移到了陝西,迄今已歷經四代有序傳承,近一百二十年歷史。
孔氏藥墨「蛇纏腰」療法主要包括:中藥炮製、病情診斷、墨藥診治過程和禁忌輔助治療等四個部分。中藥炮製指蜈蚣和白指甲花泡酒等多種藥材炮製與墨的配製;治療過程主要是利用患者身體的投影找出蛇纏腰的頭尾部(用西醫的說法就是沿神經的走行)後,用毛筆沾上藥墨水從病灶頭部向尾部塗抹,每間隔2-8小時塗抹一次。治療周期根據患者病情少則一天,多則幾十天。需注意的是,治療期間必須重視的帶狀皰疹飲食禁忌。忌食辛辣溫熱及發物性的食物;慎食肥甘油膩之品和酸澀收斂之品。
孔氏藥墨「蛇纏腰」療法歷史悠久,且對其發病機理已有獨特的認識,常見中醫臨床多分肝膽濕熱型、脾濕肺熱型、氣滯血瘀型三種類型。而孔氏藥墨「蛇纏」療法,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治療體系。所採用的中醫藥與傳統書畫中的墨進行了有機結合,應用於「蛇纏腰」的治療,可以加速皮膚癒合和神經恢復的進程,尤其是對於預防蛇纏腰後遺神經痛的發生,治療效果確切,遠期療效好,在這方面充分顯示了中醫藥的優勢。「蛇纏腰」引起的後遺神經痛,是世界醫學難道,俗稱不死的癌症。孔氏藥墨「蛇纏腰」療法能解決部分後遺神經痛患者的痛苦,對攻克世界醫學難題具有其歷史價值和醫學參考價值。文\圖:劉輝 王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