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保健報訊(買秋霞 屈姝利 記者 門孝成)1月2日,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院成功開展西北首例耳內鏡下雙手操作鼓室體瘤切除術。
40多歲的張女士在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耳持續性「心跳聲」耳鳴,聽力逐漸變差,嚴重影響了她的日常生活。在外院診斷為中耳炎並行手術治療,術中發現鼓室內血管瘤樣腫物,為進一步尋求治療,轉投二附院,以「頸靜脈球瘤(鼓室體瘤)收住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治療。該腫瘤富含血管,範圍較大,充滿整個中鼓室,侵犯下鼓室、後鼓室、上鼓室、鼓竇和部分乳突腔,而且系二次手術,術中出血多、手術難度大。吳寶俊教授組織團隊術前討論,制定詳細的術前準備和手術方案。元旦收假後第一天,手術在吳寶俊教授的指導下由李陽副教授主刀,在麻醉科張珍妮副主任醫師、手術室張曦主管護師、耳鼻喉科楊飛輪,加偉、強茵醫師的全力配合下順利開始,並全程在耳內鏡下經耳道雙手操作完成,耗時3小時40分,完全切除腫瘤,並同期進行聽力重建,出血不到50ml。術後第一天患者耳鳴完全消失,聽力提高,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
鼓室體瘤,即鼓室頸靜脈球副神經結瘤,臨床少見。根據其來源和範圍,分為FischA、B、C三型。本例患者系B2型,既往需要耳後切口行顯微鏡下手術,創傷較大。而傳統的耳內鏡手術,因單手操作難以控制腫瘤的洶湧出血。本例手術採用雙手操作,有效的解決了此問題,也是吳寶俊、李陽副教授團隊自2018年成功開展西北首例耳內鏡下單手操作鼓室體瘤(B1型)切除術後的又一次創新,手術創傷更小、時間更短、出血量更少。近年來,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院在任曉勇主任的帶領下,不斷開展耳內鏡下創新技術、挑戰疑難手術,樹立耳外科微創手術的品牌形象,不斷帶動了學科的整體發展,也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診療方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c76d3fd5258641c46ad93cc9d3c6a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