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偷吃鄰居外賣被辣到住醫院,家長上門要求賠償:存心害人

2022-05-21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熊孩子偷吃鄰居外賣被辣到住醫院,家長上門要求賠償:存心害人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網友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著實讓人無語。

張先生平時習慣點外賣,可令他鬱悶的是,最近外賣放在代收點上,總是莫名其妙地消失,一個月點了15次外賣,居然被偷8次。

於是,張先生點了3個蛋撻,特意備註要求「變態辣」,他心想,本身自己也愛吃辣,如果這次沒被偷,自己也能吃,萬一又被偷走的話,就當給對方個教訓。

結果這次外賣又不翼而飛,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隔了兩天,鄰居竟然找上門要求賠償。

原來鄰居家孩子吃了張先生的「變態辣」蛋撻後,被辣得住進了醫院,光醫藥費就花了2000多,鄰居認為張先生吃蛋撻還要求「變態辣」,是在存心害人,讓他賠錢。

而張先生對此感覺很荒唐,偷吃我的外賣居然還讓我負責?我喜歡吃辣又怎麼了?反懟鄰居稱對方不是第一次偷外賣,果斷拒絕。

於是鄰居眼看要求賠償未果,直接將張先生告上了法庭。

比熊孩子更「可惡」的,是背後的「熊家長」

在這次事件中,熊孩子的做法固然錯誤,但最讓人無語的,其實是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

從對話中可以發現,這位家長明知道孩子偷外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可他從未有過阻止行為。

而且當孩子真出事情後,居然還不辨是非去找對方索要賠償,可以說,正是因為他沒有為孩子做好榜樣,才直接導致了孩子的偷盜行為。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況不在少數,因為熊家長縱容,而養出熊孩子的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有個孩子在公共廁所附近隨地大小便,環衛工看到後上前阻止,結果反被孩子的父母毆打一頓,甚至一邊打一邊叫囂:「如果你再說,就把屎糊到你嘴上。」

環衛工事後接受採訪時回憶,滿臉委屈地說道:「那男的拉著我的頭,她媳婦一直對我吐口水。」

再比如有戶人家一直蹭鄰居無線,孩子在家上網課,也是用的鄰居家wifi。

結果某天鄰居改了無線密碼,這位孩子的母親居然去上門理論,氣沖沖地表示:「你改密碼為啥不通知我?你耽誤我孩子上網課,考不上清華你負得了責嗎?」

鄰居聽完無言以對,實在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所以很多時候熊孩子之所以「作惡多端」,背後大多站著一個三觀扭曲的熊家長。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沒有給予正確引導,而是去放縱、溺愛、一味包庇他們的錯誤行為,很容易讓孩子沒有禮儀公德,不分是非對錯,成為禍害社會的「洪水猛獸」。

育人先育己,家長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盧梭在《愛彌兒》中寫道:「人的教育在他出生前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就已經受到教育了。」

確實,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品行,培養其端正純良的家風,關鍵在於家長要從小為孩子做好榜樣,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要先「育己」。

2020年,上海一對年輕夫婦帶1歲兒子乘飛機外出,因為擔心孩子在旅途中哭鬧,夫妻倆為所有乘客貼心地準備了耳塞和小糖果,還附帶了一張小卡片,提前細心做了解釋。

試想有這樣優秀的父母做「榜樣」,又怎麼會養出熊孩子呢?

很多時候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習慣於為孩子講道理,等孩子犯錯時,還會一味地包庇,拿「他還是個孩子」作為藉口,殊不知「身教」遠勝於「言傳」,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每個孩子的本性不分善惡,關鍵在於家長的引導方式,跟有教養的父母在一起,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會成為有教養的人,反之如果父母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孩子也只會難以管教,很難太有素質。

老苗結語:

托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在榜樣上。」

我們要想避免自家娃成為熊孩子,就一定要規範好自身的行為,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育人前要先育己。

今日話題:你都見到過哪些熊孩子?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