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傲驕。為躲避中午的熾烈,偶遇一叢綠,我不由自主地靠近,原來是玉簪花。
玉簪花在大樹的庇護下,每一片心形葉子都泛著黝光,碧綠可人,它們簇擁在一起竊竊私語,借正午細碎的光澤向風吟誦秋天的美好。傳說這種植物是王母娘娘為監護私自下凡的女兒而扔下人間的玉簪,不想落地化為植物,在人間成簇密長,許是不想再回天庭,它們躲著王母也躲著太陽,在陰濕之地悄然打坐,生在熱鬧中,卻是自取心地一片寧靜。它們淡然地生,陽光稍顯燦爛,葉片便覺不爽,像被灼燒一般,邊緣開始泛黃,由外延向內侵蝕。站久了,你會聽到它們細微的呻吟。天地之大,玉簪只取一瓢的,恐怕只有月光了——皓月來臨,才有萬斛濃香,在醉里流霞。
所以,這樣的不凡之物自有天趣,它被稱作世界上最鹹的植物,它的拉丁語名字譯作漢語,詼諧譯為:齁不住。我有種衝動,想摘下一片放進嘴裡試試,終究在遲疑中走過去了,回來翻閱資料,竟嚇了一跳,它的整個植株都有毒,食入葉子,牙齒會掉。險呀!衝動是魔鬼!仙境掉入人間的物什,還用這麼強的自我保護?看來,人才是天地間最無敵的。
秋天宜靜心開卷。剛讀完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這位用自己殘缺的肢體寫圓滿人生的漢子,他把一生的悲苦與淒涼都力透紙背地化作明朗與陽光。
秋,是成熟、是沉澱,更是人生的一種冷靜。當我從史鐵生對母親的深深懷念與內疚中體會他的情感時,不由潸然淚下,明明內心已洶湧澎湃了,而字裡行間卻內斂沉靜;明明要大聲吶喊遠去的母親了,卻隻言片語如敘家常地平淡。但母愛已彰顯,母親的無助、無奈與堅強,全在她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輕柔的話語裡:好好活著,好好活著……自己已病入膏肓,卻不讓癱瘓的兒子知曉,無限容忍兒子的任性與暴躁……母子一起去看菊花的約定竟是一生兌現不了的遺憾。母親中年而去,在秋天,史鐵生的思緒沉澱了,他終於懂得了母親的話語含義,懂得了對生的留戀就是對親人的最大安慰。我們常常以為明天有很多,殊不知,有多少遺憾恰恰等不到明天!
花語即人言。菊花怒放,生命也應煊爛,也應有不隨風雨凋零的自信!
秋天別有韻致,「秋入一簪涼,滿庭風露香。」玉簪花在自己的世界裡心向明月,菊花在陽光下凌風灑金。
人亦如花,無論在哪個季節,遇到,即是美好;開放,就要自如。
紫簫
(責編:劉洋、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