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實現再突破!科大訊飛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24-06-24     上游新聞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記者了解到,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牽頭,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及行業領軍企業聯合完成的「多語種智能語音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據悉,這是深度學習引發全球人工智慧浪潮以來,過去十年人工智慧領域的首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據了解,多語種智能語音技術對於支撐人機互動、人類語言互通及國家安全等需求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具有十分廣闊的產業前景,是當前國際科技競爭的核心焦點之一。然而,智能語音也面臨著如何突破複雜場景語音技術大規模實用門檻,如何基於自主可控的平台、實現國產軟硬體的語音產業鏈自主可控等問題。

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科大訊飛聯合各單位、企業持續攻關十餘年,通過提出複雜語音信號解耦建模技術、多語種共享建模技術、語音語義聯合建模技術、國產異構硬體平台訓練及推理加速技術等,實現了國產多語種智能語音的關鍵技術突破,構建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智能語音技術體系。據悉,科大訊飛也是唯一獲得本屆國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民營企業。

記者了解到,多語種智能語音技術是包含多語種語音識別、多語種語音合成、多語種翻譯技術等在內的綜合技術,也是新一代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之一。目前,該技術支持全球69個主流語種,除了6個聯合國通用語言(漢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之外,還包括挪威語、丹麥語等小語種54個,均達國際通用標準。

如今,該技術成果不僅在博鰲論壇等重要政務和商務交流場合得到廣泛應用,更在中國品牌「走出去」戰略中發揮了關鍵推動作用。以近年來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海外出口為例,中國汽車出口企業十強中,有八家搭載了科大訊飛的多語種智能語音技術,涵蓋23個語種,服務範圍擴展至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汽車行業的國際化進程提供了有力支撐。

記者了解到,近三年,多語種智能語音技術產業化項目累計實現直接經濟效益521.28億元,並帶動由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以科大訊飛為核心的「中國聲谷」產業集聚發展。

6月27日,訊飛星火V4.0也將正式發布,底座能力全面對標GPT-4 Turbo,語音大模型也將迎來全新升級。

上游新聞記者 張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3b1165c7315938ff8afd682176aaf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