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茶飲的新鮮事越來越多了。
5月第三周的朋友圈,屬於喜茶的「喜悅黃」。喜茶聯手FENDI,徹底刷屏,全國到處售罄。
整個朋友圈都在談論奶茶盛況,有日子沒見到了。茶飲,似乎又找到了和年輕人雙向奔赴的新路子。
朋友圈突然沸騰
「都在搶喜茶的FENDI黃」
在茶飲變得越來越日常的今年,喝奶茶這件事,突然又讓朋友圈沸騰起來。
5月17日,喜茶和FENDI聯手,讓年輕人十分興奮,一早點進小程序就出現系統癱瘓,到中午已經多地售罄。
喜茶微博頭像背景換成了「喜悅黃」
喜茶在各個平台的頭像、背景都換成了「喜悅黃」,黃色的杯子、杯套、手提袋在朋友圈形成刷屏勢頭。
曬一張產品圖到朋友圈,迅速被連續詢問,「你是怎麼點到的?」不少人還發來了前面幾十杯等待的截圖。
「感謝喜茶讓給了大家全款買FENDI的機會」、「整個朋友圈都在喝FENDI黃」,小紅書上已經火速出現了喜悅黃杯子做的檯燈、插花等。
小米創辦人雷軍,也在微博跟上了這波流行。
就在同一天下午,一向低調的CoCo都可也皮了起來,發出了一個「搓搓渡口,喝搓搓奶茶」的海報。
這個促銷來自於一則短視頻:一位騎手大哥,第一次送奶茶訂單,在路口詢問「搓搓渡口在哪裡?看到眾人迷惑,他還十分可愛地拼了一次「C-O搓」,把一眾網友笑翻了。
再往前一周多,在迪士尼100周年節點,7分甜正式宣布牽手迪士尼。「到底會聯名哪個IP,推出什麼產品?」網友們都在期待。
這兩年,隨著茶飲行業成熟度提高,一杯奶茶越來越日常了,仔細一想,整個朋友圈都在談論奶茶的盛況,有日子沒見到了,不由得感到振奮。
因為一杯奶茶而沸騰的時代,又回來了嗎?
品牌集體進化
為一杯飲品的「社交貨幣」加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茶飲的品牌打法又升維了。
首先,聯名從人無我有,到「人有我多/深」。
跨界聯名,似乎是出圈的金科玉律,從消費品到影視、動漫,遊戲,連汽車、護膚品都在其中,甚至WPS都沒放過。
據不完全統計,喜茶從2022年到今年4月份,聯名次數17次,差不多一個月一次;奈雪在這個時間段內的聯名有23次,高峰時期一周一次。
有人感慨,茶飲聯名已經從人無我有,快速過渡到了「人有我多」。而且,除了頻次提升,聯名的高度和深度都不太一樣了。
比如聯名對象,已經從熱門影視到小眾動漫,把年輕人的圈層「逐個擊破」,奈雪年初和鈴芽之旅的聯名,就讓一眾00後們為得到一個周邊跑斷了腿。
又如此次喜茶和FENDI聯手,是茶飲為數不多的「奢侈品合作」,讓無數小夥伴享受到「全款拿下」的快樂。
除此之外,在聯名的深度上,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logo放在一起,再加個諧音梗、做個包材那麼簡單。
喜茶此次和FENDI的合作,除了產品和周邊,雙方攜手在北京·Temple東景緣的FENDI'hand in hand'匠心藝術展中,帶來「hand in hand茶室」及具有中國彝族特色的限定產品體驗。
7分甜在本月宣布迪士尼聯名時,其品牌負責人透露:未來聯名新品將會從精神內涵、產品原料、主題設計等多方面深度契合。
其次,活動從贊助音樂節,到「自辦音樂節」。
講完跨界聯名,再來說說線下活動。憋了3年的消費者,迫切需要一次熱烈的相聚 ,而音樂節現場,就是一種最in的年輕人面基方式。
在往年的各大音樂節上,茶飲品牌一般會通過參與贊助、在現場開快閃店等方式露出。
但在今年,自己辦一場音樂節,邀請歌手,成了一種更硬核的方式。
比如今年五一期間,蜜雪冰城在武漢辦的「冰淇淋音樂節」,從4月開始,就在線上預熱,還和網友徵集「希望雪王在音樂節現場做什麼」。
而五一前後辦音樂節的品牌,除了蜜雪冰城,還有元氣森林、隅田川咖啡和江小白。在票務平台上,每場音樂節都有上萬人關注。
茶飲品牌已經不只是活動贊助商,而是站到了 C 位,把音樂節辦成了自己的大型品牌 campaign。
根據《2022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數據,目前演出市場消費主力正是 18-34 歲的年輕人,與茶飲客群幾乎完全重疊。當品牌把一場音樂節做成品牌專屬活動,從參與者變成制定者,就能更好地釋放品牌影響力。
就像冰淇淋音樂節現場8米的大雪王,就被年輕人直呼「泰酷啦」,而現場當雪王上台打鼓、下場蹦迪時,氣氛燃到極點,年輕人的驚喜、分享慾望被激發到了高潮。
第三,茶飲最「可愛」的地方,就是在營銷維度越來越高之時,在畫風上卻越來越接地氣,隨時都能和網友們呼應上。
比如,無錫一個叫做「淡馬茶坊」的品牌,在喜茶聯名當天,也火速以「卷是卷不動,但我蔬得起」為主題,曬出了自己的海報,官宣果蔬產品,以一種「承認弱小但又不甘平庸」的姿態,博取了一波好感。
不得不說,從靠新水果、小眾水果、新奇小料出圈的茶飲,已經轉換新賽道,進入到了靠品牌價值主張取勝的時代。
品牌通過與自身契合的聯名、線下活動、主題店等,讓消費者獲得社交、陪伴、分享等多重體驗,幫助品牌和年輕人玩在一起,不斷為一杯奶茶的社交貨幣價值加碼。
今天的商業,今天的品牌,不懂信息交換、不懂商業本身的社交貨幣化屬性,一定會落後這個時代。
一杯奶茶
永遠能激發年輕人最天然的熱情
這兩年的大環境,出現了很多速生速死的新消費品牌,從驚艷亮相到快速擴張,只有短短一兩年,很多人還沒把其打法研究透,品牌就涼涼了。
倒閉、跑路、欠薪等新聞屢見不鮮,在媒體圈也有一些唱衰新消費的聲音出現,甚至有一些打擊範圍波及到了茶飲行業。
事實上,作為一個始終沒有停止進步,換盡各種姿勢,不斷疊代的行業,茶飲品牌真的很「拼」。
從產品到營銷,從衛生到服務,從運營到數字化,大家「卷了又卷」,儘可能地讓每一個方面都做到沒有短板。
這也是茶飲到今天,仍能喚起全民熱情、引發現象級討論的原因。
而在消費端,一杯奶茶,永遠能激發年輕人最天然的消費熱情,一杯奶茶是TA們回歸內心平靜的需要,也是TA們閃閃發光的儀式感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