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斷華為手機「生路」 鴻蒙打響「三大戰役」絕地重生

2024-11-04     新華日報

華為近日正式發布原生鴻蒙作業系統,在作業系統研發這10年,走過了歐美同行30多年才做成的事,實現了作業系統的自主可控。王成錄,曾任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主導了鴻蒙作業系統的研發。

華為軟體基礎設施1.0就是後來鴻蒙系統的雛形。正式立項後,王成錄給自己制定了一個5年計劃,但一個意外加速了鴻蒙系統的進程。

2019年5月, 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華為手機從此不得使用美國谷歌公司開發的安卓系統,包括英特爾、高通等在內的晶片供應商也被要求只能在取得美國商務部許可後才可向華為供貨。

那一年是華為手機的高光時刻——以2.4億台出貨量超過蘋果,僅次於3億台的三星。

用台積電7納米工藝製造的麒麟990晶片,也成為國產手機一時難以超越的巔峰。一旦美國政府因中美貿易摩擦而禁止華為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統,華為全球5億終端用戶就會面臨系統無法更新的窘境。

王成錄:2019年美國制裁我們以後,谷歌所有的應用我們就沒法用了。咱們中國有很多應用市場,你看華為有華為的,榮耀、小米各自有各自的,甚至還有一個原來的叫豌豆莢,大家都可以在上面下載應用,這個模式只在中國是這樣,除了中國以外,全世界只有谷歌一個應用市場。那谷歌不讓華為用了以後,咱們華為的手機到海外就沒法用了。

又是「卡芯」,又是「卡應用」,王成錄說:「就是不給活路了。」

如何絕地重生?王成錄表示,生態就得靠自己一步一步構建起來,包括了硬體的量和應用的數量,必須一個一個來。

2019年8月,鴻蒙在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倉促亮相,其1.0版本率先出現在電視類產品「智慧屏」上。

2020年5月,美國制裁加碼。華為手機只能使用高通4G晶片,銷量暴跌。

為市場考慮,鴻蒙一開始就採取了折中策略,採用雙框架系統——既有華為自研的內核,也有安卓開放原始碼項目,使系統既可以運行鴻蒙原生應用,也能兼容安卓應用。

隨著原生鴻蒙的發布,鴻蒙三大戰役,已經完成了底座、體驗兩個,還有一個戰役是生態。生態成,則鴻蒙成。

更多閱讀

王成錄,曾任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主導了鴻蒙作業系統的研發,如今加入深圳開鴻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任執行長,致力於開拓鴻蒙系統的更多可能性。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林惠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18717678f8610d018a2929c2d1447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