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風采】北大荒工匠(四)李彥君:25年耕耘只為這片沃土

2024-05-08     微觀北大荒

原標題:【勞動者風采】北大荒工匠(四)李彥君:25年耕耘只為這片沃土

編者按:

農業是國家基石,作為承載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重任的北大荒集團,有一群勞動工匠始終奮鬥在農業生產第一線,而其中的傑出代表,更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傑出代表,微觀北大荒推出「勞動者風采」專欄,講述這些「北大荒工匠」奮鬥者的故事,感受他們為夢想付出的努力和堅持。

李彥君,1978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現任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水利部總經理。自2000年畢業到農墾勘測設計院工作至今,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5年,始終堅守一線,日復一日地學習和實踐,讓他練就了過硬的本領,先後主持完成項目600餘項,發表論文26篇,獲得全國優秀工程諮詢成果獎2項,黑龍江省優秀工程諮詢成果獎8項。曾主持三江平原灌區環評等重大國審項目,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GEF)和我國共同發起的「中國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課題研究。

李彥君善於思考、敢於創新,從一名基層員工成長為優秀的部門經理,突出的業績使他成為省內生態環境領域中的青年骨幹專家。他專注於黑土地侵蝕溝治理項目,近三年共完成侵蝕溝治理設計方案100餘項,治理侵蝕溝3000餘條,保護黑土地面積約4500畝。

黑土地保護的踐行者

工程設計是工程實施的前沿,在李彥君看來,一名合格的項目設計負責人,不僅要在工作中做到精準和細心,還需要具備長期紮根一線、深耕黑土地保護的堅持和韌性。

為了精準治理侵蝕溝,無論是酷暑還是暴雨,他都親自前往侵蝕地段,分析侵蝕溝形成原因及遠期影響,並根據侵蝕情況按照「一溝一策」的原則進行設計。針對坡向大、發展快、嚴重破壞耕地和道路的侵蝕溝,他採用工程措施與林草措施相結合的辦法,建立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防禦體系。針對坡耕地,他使用複式地埂技術,實現溝坡一體化水土保持治理。針對耕地局部沖刷嚴重、溝道較大的侵蝕溝,他創新性地提出了應用工程防護的辦法。

多年來,無論是從傳統的小流域治理到坡耕地治理,再到侵蝕溝治理,李彥君都能根據積累的經驗,快速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使耕地的水土流失情況得到有效緩解,從而實現黑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傳道授業的領路人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師,李彥君非常重視青年員工的培養。在日常工作中,他耐心地向新員工傳授專業知識和經驗,向「精」處施策、從「細」處著手、往「實」處實踐,讓更多的青年人在歷練中成長。

憑藉著過硬的能力、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敢於擔當的魄力,2022年,李彥君調至公司任務最重的水利部任總經理,並且被提拔為公司總經理助理。隨著角色的轉變,李彥君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他對每一個項目事必躬親,每一處設計做到嚴格把關,在結合過往經驗和銳意創新中不斷破解難題。2023年,公司水利部承接的北大荒集團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設計成果合格率達到100%,獲得了項目領導和業主單位的高度認可。

雙肩如鐵,才能力扛千鈞;初心篤定,才能行穩致遠。李彥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用一個個精準的數據和一項項嚴謹的設計成果,詮釋著黑土地保護者的初心和使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0f3bda71752f09e3410ede8576f6f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