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四分之一的河流被抗生素污染

2023-11-27     中國綠髮會

原標題:全球超四分之一的河流被抗生素污染

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MR)是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脅之一。據估計,2019年有500萬人死亡,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對人民和經濟產生災難性影響。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研究表明,未來十年,該計劃每年可使國內生產總值減少3.4萬億美元,並使24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

製藥、農業和醫療保健部門的污染是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當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化並發展出擊敗旨在對抗它們的藥物的能力時,就會發生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258條河流中,超過四分之一的河流被有毒藥物污染。活性藥物成分濃度最高的地區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南美洲。

每年的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以下是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入門知識。

(圖源:綠會融媒)

1.濫用抗生素

過度和不恰當地使用抗生素會導致細菌產生抗生素耐藥性。人們可能會因為沒有完成規定的抗生素療程、使用不正確的劑量或不必要地服用抗生素而濫用抗生素。這種隨意的方法,再加上藥物的不當處理,使更具耐藥性的細菌得以繁殖,並可能導致超級細菌的發展,這些細菌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很難用現有的抗生素治療。

畜牧業、水產養殖、伴侶動物和作物生產中的抗菌藥物濫用也是一個主要問題,存在抗菌微生物發展和傳播的風險。

2.缺乏清潔的水和衛生設施

貧困、缺乏清潔水和衛生條件差使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惡化。生活在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條件有限的地方的人接觸到可能攜帶多種病原體的污染水的風險更大,包括對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當衛生條件差時,動物也更容易感染疾病。

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還加劇了社會內部的不平等。弱勢群體,包括婦女、兒童、移民、難民和生活在非正規住區的人,特別容易受到耐藥性感染,可能無法獲得衛生系統的服務。未經控制和處理的污水加劇了這個問題。

3.製藥公司和農業造成的污染

製藥、畜牧業、水產養殖、集約作物生產和醫療保健部門的污染是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主要驅動因素。儘管製藥行業有助於改善公眾健康,但製藥廠未經處理或處理不當的廢物往往最終進入環境,導致耐藥微生物的積累。對未使用和過期藥品的不當處理也助長了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傳播。

農業中藥物的過度使用仍然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因為世界各地的農民繼續依賴抗菌藥物來維持動物的健康,在某些情況下,還能促進它們的生長。與此同時,水產養殖或水產養殖中使用的抗生素可能會流失到周圍環境中。作物中使用的殺菌劑、抗生素和其他化學物質通常直接應用於環境中,並可能導致這些污染物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影響抗微生物性。

4.群體活動

快速的全球化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和貨物跨境流動。僅在2019年,就有創紀錄的45億人乘坐飛機旅行。人們的大規模流動可能會使耐藥微生物從世界的一端傳播到另一端,從而增加抗微生物耐藥性的負擔。研究表明,人類攜帶的抗微生物細菌在旅行後可能會持續12個月,進一步增加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傳播的風險。

更為複雜的是,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目前全球有1.1億人被迫流離失所。他們中的許多人缺乏基本權利,包括適當的住房、醫療保健、水和衛生設施,這些都是增加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傳播的因素。

5.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

氣候危機正在加劇抗微生物藥物的耐藥性。洪水和氣溫上升等極端天氣事件會有所幫助 在環境中增殖微生物。洪水會導致廢水和污水中充滿抗微生物,淹沒處理廠並污染周圍地區。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使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惡化,因為植物物種的豐富性可能是治療現在對藥物產生耐藥性的感染的關鍵。

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不代表平台觀點。

歡迎轉發(請標註來源)。

文 | Daisy

審 | LYJ

排版 | 綠葉

【原文連結】

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what-fuelling-worlds-antimicrobial-resistance-crisi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0b3d3419aec4756ccbdade561ab3b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