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常做三件事,孩子越教育越糟糕,看看有沒有你

2023-09-14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家長常做三件事,孩子越教育越糟糕,看看有沒有你

有關孩子的陰霾新聞,總是讓人揪心無比。

比如近幾年總是出現在視野中的,被家長或老師批評幾句,就選擇用極端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脆弱少年。

每次看到,都覺得又惋惜又生氣,惋惜著年輕生命的凋零,也生氣那些孩子,為何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

是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嗎?無數的家長想要問這個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給大家分享一個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件,也是這件事讓我意識到,或許並不是我們的孩子太脆弱了,而是我們的教育出現在了問題!

有次和閨蜜逛街,她8歲的兒子也跟在我們身邊,一路上閨蜜就在講她兒子學習有多麼多麼差,好多老師講過的知識都不會,簡直要笨死了!

小男孩一直垂著頭,蔫頭耷腦跟在閨蜜身邊,沒有插一句話。

直到路過一家玩具店,裡面擺著小男孩最愛的變形金剛時,他鼓起勇氣扯住媽媽衣角,問她能不能給自己買一個變形金剛。

沒想到就是這一個動作,閨蜜竟然炸了!

「除了吃就知道玩,你是豬嗎!」

「一問三不知,學的東西都進狗肚子裡了?你簡直要笨死了。」

「我告訴你,你要是還這樣,以後什麼玩具都別要了,你不配玩!」

短短几分鐘的時間,我看著如暴風雨般輸出的閨蜜和搓手紅著眼眶的小男孩子,心底五味雜陳。

腦海里忽然就想起了那個被媽媽在學校當眾教育的男孩,在媽媽轉身離開的那個瞬間,毫不留戀的跳下教學樓,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以後,我猛地意識到,教育不該是兜頭澆向孩子的暴風雨,而該是陽光下和煦吹過的春風,讓正向的種子緩緩發芽,蓬勃生長!

家長常做三件事,孩子越教育越糟糕,看看有沒有你。

教育孩子三不要,家長該掌握的黃金法則

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難事,只要家長能牢記這四個不要,就能在教育的時候,避免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1. 舊帳翻爛,孩子翻臉!

「每次你都要拿這件事來說,每次都要說,真的煩死了!」好多孩子都曾在父母教育時,不耐煩的這樣吼。若是深究其原因,並非是孩子不服管教,而是父母在教育時,經常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翻舊帳!

孩子犯錯時,許多父母總是喜歡揪住過去犯的錯不放,反覆提起,反覆批評,即使孩子已經在錯誤中有所改正也視而不見,只要新犯錯誤,前塵舊帳通通都要批評一頓,這樣教育的結果,往往都會適得其反!

2. 當眾斥責,孩子無助

正如我的閨蜜和那位當眾教育孩子的母親一般,雖然初心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進步,但實際上這樣的教育往往都會適得其反,不僅沒有達到預期,還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教育實則是一種正向積極的溝通,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丟面子,孩子處在自尊心萌生和覺醒的年紀,身為父母更要注意教育方式,當眾斥責讓孩子十分無助的做法,也並不可取!

3. 淡出感情,孩子離心

「你這次考試多少分啊,學那麼晚要注意方法。」

「暑假別出去玩了,給你報個補課班上上。」

「今天作業寫完了嗎?」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僅限於此!

親子雙方整日溝通的話題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毫無半點情感價值可言。對於孩子而言,學習到深夜,如果父母送上的不是冰冷冷的考試問候,而是一句累不累的關心,我相信那種力量一定會充盈滿身。

曾有教育專家說過,愛才是孩子成長中最堅實的土壤,一味進行功利性的溝通而缺少情感價值,孩子慢慢也會變得淡漠,和父母的心越來越遠!

教育,是每個家長必須掌握的入門課!

教育,是積極正向的溝通,是用心與愛結出的果實。

對於家長而言,教育無非就是批評和指責,用最強硬的方法避免孩子走錯路。可實際上,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成長,行之有效的溝通方法才更加有意義!

1. 聽一聽孩子的聲音

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聽一聽孩子的聲音了呢?

很多時候,孩子會順從家長的意願進行表達,但實際上孩子到底在想什麼,這件事真正的前因後果,我們是需要引導孩子來進行表達的!

當孩子犯錯後,不要急於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上給予否定和指責,聽一聽孩子的敘述,站在他的角度上想一想問題,你就會發現這件事原來是這樣的!

所以,聽一聽,讓孩子覺得被關心,被尊重,被理解,才是真正的積極正向的溝通方式。

2. 尋找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如果在孩子的眼中,這件事只能用這樣的方法去解決,那麼這就是他的思維方式,強硬扭轉未必會得到滿意的效果,在這個時候,復盤和創新就成了一條非常好的路。

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復盤整件事情,比如別人搶了他的玩具,他動手打了人,這件事發生後,我們可以坐在這裡想一想,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比如,要不要去告訴老師呢?

比如當老師不管時,可不可以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呢?

在比如,有沒有嘗試和搶東西的小朋友溝通,將東西要回來呢?

當我們嘗試給孩子更外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孩子也在接收新的思考模式。

所以,比起批評指責,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不要被思維限定,總有更加優化合理的方法去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3. 不要吝嗇誇獎,哪怕只是小小進步

對於父母而言,永遠不要吝嗇自己的誇獎,哪怕他只有小小的進步,那就是他勇往直前的動力!

當我們的孩子面對同樣的問題,嘗試發生改變時,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並且告訴他要堅持下去,這樣做才是對的!

擁有父母的肯定和鼓勵時,孩子會特別開心,也會成就感滿滿,下次再面對同樣的抉擇時,也會更加容易做出最合理的判斷!

《殺死一隻知更鳥》中,有這樣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

在親子關係中,我們也十分容易被父母這個身份蒙蔽雙眼,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審視孩子,如果想要真正給孩子好的教育,那麼父母一定要學會蹲下身,平視孩子的眼睛,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聲音,這樣的教育才能真正開出花朵,結出甘甜果實!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0583b1cff2a26a5f4b70800fd4a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