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孕吐」和「沒孕吐」生出來的孩子有啥不同?過來人:差距太大

2024-09-23     大果小果媽媽

導言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有關懷孕的劇情都會有這樣的經典橋段:女主角正在吃飯,覺得食欲不振沒胃口,突然捂住嘴巴沖向洗手間,作為反胃的動作,接下來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懷孕了。

這種劇情安排似乎讓人覺得懷孕的女性一定會經歷「孕吐」。事實上,很多准媽媽在懷孕初期確實會有孕吐反應,但也有一些女性在整個孕期都沒有經歷孕吐。這不禁讓人思考:孕吐和胎兒的發育會有關係嗎?

但是有過來人,特別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長輩會說,這有「孕吐」和「沒孕吐」生出來的孩子不同,差距可大了。

01

孕吐越激烈孩子智商越高?

小美是一位懷二胎的准媽媽。懷孕已經18周了,她這次的妊娠反應似乎比懷第一胎時輕了很多。

而就在她去醫院產檢時,遇到了另一位年輕的准媽媽,妊娠反應十分劇烈,甚至幾次跑到洗手間嘔吐。

年輕的准媽媽看到小美如此輕鬆,滿臉羨慕。而就在她們閒聊時,年輕媽媽的婆婆卻說了一句:「你不知道吧?孕吐越厲害,孩子越聰明呢!」

小美聽了這句話,心裡不禁犯嘀咕:自己不孕吐,難道孩子智商就不高嗎?

關於孕吐和胎兒智商的關係,確實有一些研究支持這種說法。加拿大的科學家曾對孕吐和胎兒發育進行了研究,發現孕吐越厲害,體內的某些激素水平越高,而這些激素能夠促進胎兒大腦發育。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的樣本量並不大,只有100多名孕婦參與。而且,專家也指出,這樣的結論並非決定性。

因此,准媽媽們不必因此過度擔心。畢竟,孕吐的存在或強度並不是衡量胎兒智商的唯一標準。

02

對於孕吐的正確認知

很多人將孕吐視為一種負面反應,認為這是懷孕帶來的「痛苦」。但科學研究表明,孕吐實際上是人體在孕期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胎兒在發育初期非常脆弱,孕吐反應能夠幫助孕婦避免攝入某些可能對胎兒有害的食物或氣味。這是一種自然的保護行為。

數據顯示,60%至80%的孕婦在孕早期都會經歷孕吐反應,通常持續到16至18周。

少數孕婦甚至會持續到分娩結束。而為什麼有些孕婦的孕吐反應很強烈,有些卻幾乎沒有反應呢?

這是由於每個人的體質、激素水平和味覺、嗅覺敏感度不同。一些准媽媽味覺和嗅覺在懷孕後變得異常靈敏,甚至聞到某些氣味就會引發強烈的孕吐反應。

所以,如果你在懷孕期間沒有經歷孕吐,也不必過於擔憂。這並不意味著胎兒的健康有問題。

關於「沒有孕吐反應就代表胎兒生命危險」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每個人的孕期體驗不同,重要的是保持健康和愉快的心情。

03

孕吐期間的注意事項

即便孕吐是一種保護機制,但它帶來的不適感確實讓人頭疼。那麼,准媽媽在孕吐期間該如何應對呢?以下幾點建議或許可以幫助緩解孕吐帶來的不適:

選擇清淡且有營養的食物

孕吐期間,許多孕媽的食慾會受到影響,甚至感到虛弱無力。為了保證營養攝入,建議儘量選擇清淡、有營養的食物,避免油膩、辛辣的食物。一些乾燥的食物如餅乾、蘇打水等也有助於緩解噁心感。

避免接觸刺激性氣味

很多孕婦的孕吐反應是由氣味引發的。像廚房的油煙味、香水味等刺激性氣味都可能加重孕吐。因此,家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風,減少刺激性氣味的殘留。此外,外出時也要避免接觸煙霧等刺激性氣體。

孕吐後及時清理

孕吐時的感覺很難受,嘔吐物的氣味也讓人更加不適。為了避免二次噁心,准媽媽在孕吐後一定要及時清理污物,並儘快漱口。同時,可以選擇空氣清新的地方稍作休息,幫助恢復。

保持愉悅的心情和適當運動

情緒對孕吐也有一定影響。保持愉悅的心情,適度放鬆有助於緩解孕吐。一些准媽媽發現,吃一些酸甜的水果或零食也能減輕孕吐。此外,適當的運動不僅有助於緩解孕吐,還能提高身體素質,為分娩做好準備。

果媽寄語

孕吐雖然是大部分准媽媽都會經歷的,但它的存在與否並不能決定胎兒的智商或健康情況。每個人的孕期體驗不同,重要的是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積極應對孕吐帶來的不適。同時,如果孕吐反應過於強烈,就不要硬扛了,及時就醫是非常有必要的。

圖源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果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022e11b6273bfc130152c5e5c8333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