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行原創丨去有風的地方玩心跳(散文)

2023-07-04   真言貞語

原標題:周長行原創丨去有風的地方玩心跳(散文)

去有風的地方玩心跳

文/周長行

我們的雲南之旅就要轉入下一個階段。4月19日,我和夫人要去大理,然後再去麗江和香格里拉。「一個有風的地方」。

遺憾的是,老尚和老徐都不能與我們同行。老尚要回山西老家祭祖,老徐要送外孫去深圳就學。17日晚上,我們從滇池回到昆明,在一個叫「一族」的飯店喝酒,席間,我和老尚老徐一口說定:你們去做你們的事情,明天我們做些準備,後天就到大理去。到時我給哥們報個平安就是。

然而,老尚老徐前腳走,接著便是我兒子周瀟湘的電話。他決不同意我們去大理。我說已經買票了(唬他,實際上沒買)。他卻態度堅決得很,求我把票退掉!

他說,大理去不得,麗江香格里拉更不要想。那地方不適合你們這把年紀的老人。能在昆明耍到這種程度,實乃萬幸。

瀟湘一口氣說了許多我們不能得寸進尺的理由,主要是兩條:一旦出現高原反應怎麼辦?香格里拉海拔高度三四千米,有些年輕人還吸氧氣瓶哩;一旦遭遇「不確定性因素」怎麼辦?不測風雲難測,山高皇帝遠,鞭長莫及,他又不能立馬從山東飛過來。不出情況則已,一出就是大事。他頓時說得我幾乎啞口無言。我只好答應他考慮考慮再說。

瀟湘說得不無道理。我們曾試著在昆明找了三家旅遊團,一看我們的身份證,都斷然拒絕了我們。兒子提出的兩個「怎麼辦」倒是有廣泛代表性。譬如,我攜夫人遠遊的信息在圈裡傳開後,收到大量祝福、問候的帖子。我大致估量了一下,差不多百分之九十的帖子裡,末了都有一句:千萬注意安全,盼望平安歸來!有些朋友還替我們祈禱哩。

然而,我硬是想出了一套說辭,竟然把兒子給說服了。

第一,進入雲南,我們就登上了高原。況且我們已經在昆明周圍,甚至元陽梯田那麼遠的地方玩過,沿著紅河谷和哀牢山等高山大川遊歷過,至今依然沒事人一樣,能吃能喝能睡,並不知高反為何物。這說明我們具備往大理再走一步的身體基礎。

第二,往大理去,儘管不再具備老戰友照顧的那些優越條件,但是我們鼻子下面有嘴,凡事多問,多動腦,目前並非旅遊旺季,乘車住宿,吃喝拉撒都不成問題。一旦有情況,要麼找警察,要麼撥打110,要麼學學聰明的「一休」。事在人為,好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嘛。

第三,我們既然到了昆明,不去一趟大理,實在是可惜。過了這個村,再無這個店呀!我還列舉了我和夫人2019年5月旅遊歐洲七國的例子。去了就去了,若失去那次機會,當年年末開始的三年大疫,就會將我們永遠擋在歐洲的大門之外。同樣的道理,這次錯過大理、麗江和香格里拉,將再無機會。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周瀟湘口氣變得寬鬆了些許。嗯嗯了幾聲,嘆了口氣,他接著補充了第四條,他說,那好,你們試一下吧。走到哪裡,感覺不對勁兒,就往回返,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們想到一塊去了。

……

商量來商量去,功夫都花在了說服對方上。倒也有一個好處,把角角落落的問題都想全換了,解決辦法也隨即產生。瀟湘還給我們整理出12個「怎麼辦?」比如遭遇強買強賣怎麼?遭遇無良司機怎麼辦?遭遇極端天氣怎麼辦?18日這天我們所謂的「準備」,時間都花在討論「怎麼辦」上了。網上購票僅用了15分鐘。

我之所以執拗地要到大理去,到麗江去,到香格里拉去,其實是多年來埋在我心中的三個心愿:一是試試我們的身體狀況到底如何?讓大自然替我們做一次真實的體檢。二是看看這些地方的風光到底多麼迷人?我在昆明老街曾看到過一條廣告:去有風的地方——大理。三是看看我們還有多少獨自遠遊的能力。

接受檢驗不能沒有風險,處理得當卻可以化險為夷。我決定去試試。此次橫跨大西南行程上萬里歷時39天的旅行,就是我們一步一試的結果。儘管家人和親朋好友都替我們懸著一顆心,捏著一把汗,但我們畢竟是順順溜溜地返回到了濟寧。

說到底,也是我們的心玩野了,不肯,也不甘心放棄或錯過一切皆有可能的機會。

註:39天旅行記之十七。寫於7月4日。插圖:圖一為參觀昆明老街,尚根發拍攝;圖二為在西南聯大老教室觀看當年實況的紀錄片,前排左為徐宏,右為周長行,後排右為姜淑華,左為工作人員,尚根發拍攝。

【作者簡介】周長行(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記者、詩人。著有長篇紀實文學《鵾鵬騰飛的地方》《大山的呼喚》《大京九解說詞》《趙忠祥寫真》《喬羽戀歌》《不醉不說喬羽的大河之戀》《大國詞人喬羽傳》《偉大的我們》《大浪淘金》;中篇報告文學《岩石歲月》《悠悠玉蘭情》《巷道雪洞》。詩集《句子的隊伍》。作品曾獲《解放軍文藝》大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