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歐美股市暴跌,道指重挫約880點,納指下挫4.7%,標普500指數跌入熊市。美債收益率大幅攀升,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恐慌指數大漲逾25%。美債收益率倒掛閃現經濟衰退訊號。
截至收盤,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跌,道指跌2.79%報30516.74點,標普500指數跌3.88%報3749.63點,跌入熊市,納指跌4.68%報10809.23點,創2020年10月以來收盤新低。分析人士表示,人們擔心的是,通脹正變得太熱,央行將不得不以收緊政策的形式給經濟澆一盆冷水。
歐股收盤全線下跌,德國DAX指數跌2.43%報13427.03點,法國CAC40指數跌2.67%報6022.32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1.53%報7205.81點。
美債收益率普遍大漲,3月期美債收益率漲29.61個基點報1.669%,2年期美債收益率漲29.3個基點報3.367%,3年期美債收益率漲24.9個基點報3.493%,5年期美債收益率漲22.3個基點報3.488%,1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20.6個基點報3.368%,3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15.5個基點報3.352%。消息稱美聯儲或批准加息75個基點。
紐約尾盤, 美元指數漲0.99%報105.23,創近20年新高,非美貨幣多數下跌,歐元兌美元跌1.05%報1.0407,英鎊兌美元跌1.54%報1.2125,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513個基點報6.7826。
消息稱美聯儲官員可能批准加息75個基點。美聯儲官員們此前曾表示計劃加息50個基點。美聯儲掉期顯示,到2023年中期,美聯儲終點利率將達到4%。美聯儲6月加息75個基點的機率為76.6%。
紐約聯儲公布的月度調查顯示,5月份美國消費者對未來12個月的通脹同比增速預期中值回升至6.6%,與3月份的數據並列歷史新高;美國家庭對未來12個月的支出增長預期中值飆升至9%,也是紐約聯儲跟蹤該數據以來錄得的最高值。
6月13日,亞太市場普跌,韓國綜合指數跌3.52%,日經225指數跌3.01%,紐西蘭NZX50指數跌1.9%。
澳大利亞股市因為節假日休假,躲過一劫。海外市場普遍大跌之下, 北向資金出現超百億拋壓,但A股表現仍然相對強勢,滬深三大指數跌幅都不到1%。截止到收盤,滬深兩市共有2408家公司股價上漲,2277家公司股價下跌,90家公司股價漲停。
具體到行業,新能源車產業鍊表現優異,汽車整體仍然是市場最靚的仔。在線教育、工業機械和農業表現也優於其他板塊。餐飲旅遊、房地產、航空運輸等行業則深度回調。
連續10日凈流入之後,北向資金在6月13日大額賣出,全天單邊凈賣出135.19億元,單日凈賣出額創近2個月新高,滬股通凈賣出80.15億元,深股通凈賣出55.04億元。
// 全球市場顛簸在前//
通脹高熱不退,衰退預期不斷上升
6月10日,美國5月CPI通脹數據公布,錄得8.6%的同比增速,環比增速高達1%。數據公布後,美債收益率大幅飆升,美國兩年期美債收益率本周一已經高於3.15%,為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6月13日,美國2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自4月以來首次出現倒掛,市場對衰退的恐慌情緒不斷蔓延。
美債收益率飆升,對亞太市場影響重大。日本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了0.25%,這是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線控制的上限。紐西蘭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2014年以來首次站上4%。
中信證券認為,油價和食品價格高企、夏季出行需求激增以及住宅項增速不減可能導致6月美國CPI同比增速仍在8.5%左右的高位,且三季度美國通脹或仍將處於磨頂過程。預計美聯儲9月加息50bps的機率較大。通脹創新高令市場對於後續美聯儲緊縮預期升溫,同時對遠端經濟衰退預期也有所提高。預計10年期美債利率可能突破3.2%的前高,但上行空間有限;後續美股市場或將延續大幅波動,較難出現持續反彈。
中金公司認為,5月幾乎全面超預期的通脹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後果」,其中一個主要的「麻煩」便是美聯儲可能需要引導市場「相信」一個更為陡峭的加息路徑,進而給資產價格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其邏輯和形式類似於3~4月美債利率和美元急升向美聯儲希望引導的緊縮路徑「靠攏」。
該機構認為,結合最新的通脹數據預測今年底的CPI同比可能依然在6%以上(此前為5.5%),近似對應全年PCE約為5.8%。參照3月美聯儲給出的預測的對應關係,年底的加息目標至少要提高到3%~3.5%左右,也就是比之前的2.5~2.75%高出50~75bp。
美聯儲加息預期上升,美元強勢不可避免。6月13日,美元指數已經快速上漲,超過104逼近前高,這對A股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全球市場和A股面對的壓力,不止美聯儲
本周,除了美聯儲還有另外4家央行公布利率決議。此外,歐央行和美聯儲多位官員發表講話。在通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央行們的決議備受市場關注,一旦有任何超預期的鷹派信息,市場大幅波動在所難免。
央行「意外加息」,在最近半年並不罕見,已開發國家央行意外加息,會對全球市場產生影響。
6月8日,澳大利亞聯儲意外加息50個基點至0.85%,當天亞太市場普跌,A股也跟隨調整。
4月13日,紐西蘭聯儲意外加息50個基點至1.5%,此前市場預期加息25個基點。當日A股市場小幅下跌。
另外,新冠疫情並沒有過去,A股也會受其影響。
// 壓力與機會//
至少在本周,海外市場的壓力不可小覷,但並不意味著A股市場會亦步亦趨,毫無機會。
華安證券認為,從市場方面看,外通脹、內疫情雙反覆,短期風險偏好持續提升受抑制。展望6月第3周,受外部通脹再度上行美聯儲緊縮預期進一步加強影響,全球科技板塊承壓。在情緒傳導疊加前期反彈幅度巨大的背景下,儘管中長期依舊看好成長風格行情,但市場短期分歧可能將有所加大;5月出口高增長、社融總量超預期,市場對於經濟底部反轉信心進一步增強, 上市公司盈利修復持續成為市場交易主線。
東北證券稱,社融超預期提升盈利企穩預期,海外緊縮預期再起,風險偏好偏中性,反彈進入尾部行情。反彈後半段補漲和超跌修復是主邏輯,當前已進入尾部行情,還未上漲的大金融、TMT、消費等可能有修復。具體來看,其一,預期改善和補漲角度,受益於政府採購、政策放鬆和疫後修復的計算機(政府採購)、傳媒(元宇宙、遊戲等),市場反彈下盈利預期改善的券商值得重點關注。其二,政策導向角度,保增長政策導向的新舊基建相關的建築建材、電力設備等也值得關注。其三,超跌高景氣角度,中報業績較好且超跌的軍工、電新和部分消費等也可關注。
相對於華安證券和東北證券的謹慎,國海證券和國金證券則顯得「非常樂觀」。
國海證券在研報中寫道:儘管中美貨幣流動性的背離仍將持續,即「外緊內松」,但經濟的趨勢至關重要,下半年中國經濟將企穩,在貨幣流動性寬裕的過程中,A股有可能演繹美股在2011-2012年表現,即歐債危機衝出了「黃金坑」,這一次A股則是「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的衝擊,估值的調整已經較為充分,後續經濟企穩、國內流動性寬裕疊加政策積極,估值將迎來修復,市場將迎來不錯的投資機會。
國金證券表示,當前A股市場幾乎不存在宏觀阻力。政策密集出台穩定市場情緒,中期基本面支撐底部區間,外圍因素或呈現積極變化。後續市場由守轉攻,A股或迎來成長時刻,景氣賽道和消費共舞,不排除市場創新高可能。
(Wind綜合自Wind金融終端數據、券商研報等)
Wind用戶在金融終端輸入
WIN(萬盛專家)
以專家為核心的全新知識分享平台
重點覆蓋醫療、金融、TMT、消費、工業自動化等行業
對話萬盛專家、發現市場新機遇